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育兰
摘要: 如何寓人文教育于英语教育中是目前英语教育改革中比较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如何从改变教师和学生观念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从而让英语教学真正成为一门人文教育学科。
关键词: 人文教育 英语教育 改变 观念
目前,如何利用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人类文化传承、人文教育、人格塑造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如何发掘大学英语教材中浓郁的“人文教化”色彩,已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此前,如何提升学生外语知识结构中的操作性部分,即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成了圈内人士百“探”不厌的主题。大量先进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外语教学界的引进和推崇也方兴未艾。大学英语成了纯粹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提高外语技能水准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立身之本,其合理性毋容置疑。然而让人颇感忧虑的是,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蕴含的人文性和教育性却被广大外语界同仁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或许是功利使然,或许是市场驱动,大学英语课程似乎在人们脑中陷入了一种工具形态,纯粹的工具化窒息了其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而更倾向于如何使人服从于一种“工具的逻辑”。大学英语与教育其它分支学科“老死不相往来”,也使其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语言教学的“授业”、“解惑”与“传道”、“育人”明显出现了不应有的“断裂”。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英语能力意义固然重大,然而,态度情感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作为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更为重要和根本的含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大力改善和加强高校人文教育,尤其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做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实施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学业进步与情感发展之间形成互动态势。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首先应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用能力,使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包括英语综合素质在内的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并服务于社会,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拿文凭,否则就会本末倒置,急功近利,往往到最后连考试都通不过。有的即使通过考试,却因学习目的所限,失去进一步学习、研究和提高的热情与动力。这样,不仅不会在英语学习方面真正有所作为,而且难于达到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学术要求,更无须说获得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真正享受大学生活的快乐。
从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课程,其潜在和更深层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关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等课程的显性因素,更要关注隐性因素,即超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等因素。同时,将大学英语课程的显性因素改革和隐性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如将对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的改革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结合起来。将大学英语教学定位为人文教育课程,在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人文知识、人文价值观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训练,而不是一味强调技能和应试训练。要使学生既接受显性课程的学习,善于抓住机会用英语进行交际,同时从中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确实提高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要帮助学生澄清观念,明确大学英语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惠互利”式的关系,克服将大学英语学习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广泛的课外阅读视为相互矛盾的心理和做法,自觉提高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学科间的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开阔了视野,又能培养其开拓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此外,我们还应通过课内文化知识讨论和课后大量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树立正确的西方文化观,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并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态度、情感、价值观念和信仰等,提高个体品质,提升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从而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和谐的全面发展,向“完人”的目标迈进。
其次,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努力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就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成功实施而言,其重要保证之一是有一支能担此重任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不仅要能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强化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和语用能力,而且还要能通过教学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做出不懈努力,努力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的要义有二:一是教师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是人皆可师,人易成师;二是这种专业必须经过不断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想不断发展,从而成为教育教学真正的行家里手,必须通过研究,促进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这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研究课程、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大纲与教材、研究大学英语学习,尤其是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既研究作为教师自我提高和发展的方式方法,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研究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观念由“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向“掌握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转变,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发展。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使课堂由不厌其烦地详细讲授和灌输到为学生巧妙地设疑答问,由多讲到少讲、精讲,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参考书、词典及其它各类工具书,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的过程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有博大的爱心和极强的耐心,帮助学生由思想上接受到实践中躬行,从而为其以后践履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准备。
其次,在课程运作中,应研究如何根据篇章内容,灵活安排课堂讲授,充分挖掘教材潜力,将所要传授的知识,尤其是所要培养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等化整为零,潜移默化地融合、渗透于主体课程的介绍与讲解之中。不仅如此,还要研究如何加大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的力度,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启迪。这样,既有利于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促进其听、说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心智,提高素养,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教育。
最后,教师还应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教师首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带动学生,从而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乐于仿效。同时对学生,要用心观察他们的微小进步,将及时的正面激励与适当的点拨有机结合,使道德内化为学生主动和经常性的行为,使学生在知、行、意、信的相得益彰中走向道德自律,实现道德内化。当然,在教学中,教师须付出爱心、真心、热心和耐心,以爱施教,以情育人,既严格要求,又善于灵活处理和对待。同时,应努力创设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配合,力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优化其态度、情感、价值观念、信仰等,不断提升其人文素养。
总之,融人文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潜能,从而具备较好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外语要求,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自我意识和修养,具有主动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集知识、能力和品德于一身。这些人才将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其潜在素质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模范作用,对于潜移默化地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素质都将大有裨益。当然,我们必须知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并非一蹴而就和一帆风顺的,习惯于“灌输式教学”和强制性学习的学生们对此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抵触情绪甚至公开进行反抗。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理论认识和思想准备,并要在实践中妥善加以引导和处理。
参考文献:
[1]戴中明.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1,(3).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刘继平.课程的迷失与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
[5]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本文系宜春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8年)规划项目课题“利用大学英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