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读书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利
摘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从读书、学会读书起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提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和善于用书的浓厚氛围,就必须从学校抓起,从教师做起,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的观念,指出了读书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选书 读书 用书 培养 能力
谈到读书,我想不外乎两种类型:其一是娱乐、消遣型读书。这是百无聊赖之人所为,因为无聊,故找本书来消磨时光,至于学到什么,那是第二位乃至第N位的,对于书的要求也不高,什么颜色的都可,严格地讲这是不能称为读书的。其二是研究、应用型读书。读书是为了用书,目的性非常明确、选择性很强、要求也很高、神情也就更为专注了,这样的读书,可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当然也就绝少问津其它书籍了。比如我们的学生,就是这种类型。
一、在读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择一部适合自己的好书。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在治学读书方面主张:“求精求当”,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求精”是选好书,读精品;“求当”是恰到好处,适合自己的水平,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我认为选精品书读固然好,选恰当的书读才是最好。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想读完世间书,是永远不可能的事,因此,有选择的读是最好不过了。如何选择呢?有两种情形:其一是选择精品、名著读。请问读得进吗?这不是人家写得不好,也不是你的水平欣赏不了的问题,是因为你的个性和气质甚至整个灵性与这本书的作者没法沟通,也就是俗话说的不对脾气,如果是这样,我劝你就不要客气了,请别人去读吧。其二是选择适合你的书读,这样的书你每看一遍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也特别感兴趣,这样的书对你的脾气,正好合适,我认为多读几遍也未尝不可。这就要求处理好“求当”与“求精”的关系。
2.善于读书,善于用高效便捷的方法来读书。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有很多人是没有时间去读书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读书,善于读书。何谓会读和善读呢?我认为读书可分为“精读”和“粗读”两种。所谓精读,就是一字一句地读,至少读两遍,仔细领会其含义。读后考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等等。所谓粗读,就是大略地读,不重要的地方一扫而过。像有的报刊上有关新闻人物之类的,只要知道大概就可以了,也没有什么保存价值,也不必要写记录。如果你再去精读就是浪费时间了。最后还要注意,读书时要一本读完后再读另一本,不要在同一个时间段里看几本。读的时候先看书前面的简单介绍,这样你就大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总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读法,不管你用哪种只要收获大就可以了。懂得了什么是精读和粗读,而且也能运用到读书中去,才能称为会读书、善于读书。
3.要学会用书。
读书是为了用书,学而不用,何谓学也。也就是说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将所学的知识外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古人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把书给读死了”,而今更应该提倡“好读书,读好书,将书给读活了”。好读书指的是要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毛泽东同志之所以成为受世人敬仰的伟大人物,与他具有热爱读书的习惯密不可分。据毛泽东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后来回忆说,他见到掉落在地上的一张有字的碎纸,也会抓起来瞅几眼。可以说,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对知识的“贪婪”、对书籍的迷恋,才使他博学多才,才使他和国家的事业拥有后来的辉煌。读好书,就是要求我们选好书进行研读。把书读活了,就是学以致用,使自己不仅要成为读书方面的专家,更要成为用书方面的高手。
二、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原则
关于读书的目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读书中应当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1.书的内容要科学合理:做到博中有专、专中要博。做到知识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
2.坚持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知识和信息含量大的书籍要认真研读、反复研读。对一般的书籍要坚持泛读和速读。郑板桥对精读的书总要反复诵读,常常进入忘我之境,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精读中,郑板桥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3.坚持心记和笔记相结合:在读书时,把重点内容和章节摘录下来,进行分类整理,日后经常温习,使这些知识成为终生难忘的知识。人的记忆力不是摄像机,时间长了就会遗忘。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请记住一句话:“读书不作笔记,如进宝山而空返。”
4.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读书为的是学习和借鉴书本上的东西,但也不要人云亦云,使自己沦为书本和别人思想的奴隶。郑板桥强调读书要“有特说”、“自树脊骨”,万不可为古人所束缚。《论语》中讲到“学而不思则罔”。对一些思想内容要学会批判性的分析、在比较中鉴别,这也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有效途径。
5.坚持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善于把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又要善于从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要善于把书本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头脑僵化、搞教条主义。知识面广则决策力强,知识多的人更容易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书籍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将长久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如果说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的话,那么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则是一个愚蠢的民族。一个只懂赚钱而不愿读书的民族不会有持久的辉煌,只有善于读书、善于学习和具有高品位文化的民族才会真正无敌于天下。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和善于用书的浓厚氛围,就必须从学校抓起,从教师做起,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这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