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古代诗词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际深
摘要: 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无论是课内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指导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功利的思想观念、偏误的教学实践、滞后的教学研究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些理应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
关键词: 古代诗词 误区 原因
一、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的误区
(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
在课堂上,我们有的教师不是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古代诗词,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诗词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而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带着学生一头扎进十几年高考试题堆中,悉心地去揣摩命题者所谓的“设题技巧”,将一篇篇血肉丰满的古诗词肢解为字、词、句等枯燥的语言零件,机械训练,极尽烦琐之能事。更有甚者,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沉浸于大量的书山题海之中,对那些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标准化题型反复操练,这对文质兼美的优秀古代诗词来讲无疑是“舍本求末”,以至于让学生谈古诗色变,畏难情绪严重,无法领略到学习古诗词带来的愉悦。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另一个倾向,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一面。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促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人文性”。但又带来了另一个片面性,即在加强人文性的同时,又忽略了工具性。有不少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只是空泛地探讨古诗词的精神、感情等,单一地突出人文性,把语文课变成了人文修养课。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辛弃疾的《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整节课没有讲解这首词,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介绍辛弃疾是如何的爱国,是如何的郁闷不得志及其词人的生平,豪放词派的特点,仅仅是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而没有分析鉴赏这首词,尤其是这首词中的用典。也没有使学生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主旨。
由此可见,过于重视应试,偏离课标固然不可,而一谓强调“人文性”,而忽略其“工具性”也不可。很明显,“人文性”与“工具性”不可分割开来。
(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
自从高考恢复了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考查以后,不少教师对古诗词中名句也重视起来了,有的还精心从初、高中的古代诗词中(高考要求背诵的篇目)摘抄出来,搞个什么“冲刺高考名篇名句一百句集锦”,“最后冲刺二百佳句选”之类,这些集锦、佳句选发下去之后要求学生背诵,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告诉学生,今年的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皆出自其内,至于这些名句的含义学生是否懂得也就不闻不问了,至于这些名句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意义更是忽略不计了。
(三)教学手段单一,过分依赖多媒体
不少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么过分依赖多媒体,或者靠串讲。用多媒体课件解读诗词现在很是流行,一堂课下来,目不暇接的电、光、声、画面让学生感到新奇,也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其结果是冲淡了诗歌作品的韵味,减少了学生亲近、触摸文本和体味语言魅力的时间。诗歌的审美体验是感性的,绝不能简单用教师制作的课件以单一的视觉形象,统一学生对诗歌意境及所表达感情的认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尤其是古代诗词,它是高度概括化了的语言艺术,学生必须反复诵读、充分联想、不断体味才能真正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才能逐渐感悟出诗词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师如果过分依赖使用多媒体,终会导致学生感知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力退化。我们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始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一种学习工具。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老师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老师是素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如果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放弃了教师的主体性而过多地利用其他资源,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而单纯地串讲,采用“口耳相授”的单一模式,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表面的文字内容,对古代诗词的意境无法理解或是一知半解,无法领略到诗词给人的美的意境。所以,很容易出现教师脱离学生实际“埋头苦干”、教学效果低效的现状。
所以,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做补充资料之用,进而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闻其声、见其形、感其情,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这才是古代诗词教学的正确方向。
(四)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
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讲解分析古代诗歌时,只注重预设目的,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动态生成效果。在课堂上,你会听到语文教师对一首诗歌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扫清字词障碍、作者简介及交待诗歌写作背景,然后是逐字逐句翻译诗词,接下去是读两遍,唯独忽略了学生是否理解了这篇作品,是否把握了意境,感受形象,进而领悟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内心世界。学生在古代诗词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自由阐释、自主评价的机会和权利。学生能做的只是“听记”教师的“分析”和书后“思考和练习”的答案;或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用学生的口来“复述”那些“分析”和答案,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学生对老师的“分析”和“答案”有所“理解”和“体会”罢了。课堂上这样做的结果,使很多学生沉默寡言,缺少个性。他们往往不敢面对问题,害怕答非所问,害怕自己“别出心裁”。于是,他们就采取最稳妥的方法――按照老师给出的模板,依样画葫芦,以便得到肯定、赞扬。比如,在分析诗歌作品时,教师惯于要求学生挖出作品内在的深刻思想来,久而久之,学生就认为只要把分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上纲上线,分析的方向就一定是正确的了。而作品的具体情况和真情实意倒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
例如:在分析白居易《夜雪》一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不少学生认为,“作者是借环境的寒冷,表现内心的凄凉和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如此“深度”解读,貌似深刻,实质上是压抑了学生多种多样的心得体会和个性解读。
《夜雪》这首诗究竟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又表达了此时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呢?
诗人此时也许会感到自然环境的寒冷,思念起家乡和家人,然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淡定和恬然、自适的心境,而这不一定关乎政治。因为,这是一个独处的、静谧的、难以入眠美妙的江南冬夜。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的。清代吴乔进一步指出,诗的好处在于“无理而妙”。自古以来“诗无达诂”,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读者,对同一首诗的理解是不会完全一样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对诗歌鉴赏来讲尤为恰当,因此,在诗歌鉴赏时,我们的教师不能只重预设目的,而轻动态效果,忽略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真正做到如方智范先生所归纳的,“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这正是新课标中所强调的“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也是我们在古代诗词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五)求速成而忽基础。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速成,训练学生在回答古代诗词鉴赏题形成了固定的答题模式。如鉴赏“抒情手法”无非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情景交融等;如鉴赏“表现手法”,无非就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如鉴赏“修辞方法”,就是对比、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衬托、双关等;如考“语言特点”就是什么平淡、工丽、直率、委婉、清幽、自然、雄奇、悲慨、奔放、沉郁、洗练等。告诉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就从这些里面对号入座,有的高三教师甚至让学生背下这些所谓的“公式”、“秘籍”,在考试中得分固然不错,但是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鉴赏诗歌那就不管不问了,此种情形,不在少数,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就变成了考试机器,一旦题目有所变化,我们的学生在做古代诗歌鉴赏题时,就不知从何入手了。所以,求速成而忽基础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我们学习古代诗词的初衷。
二、产生误区的原因分析
在中学古代诗词教学中出现上述这些误区,有以下这样一些主要原因。
(一)错误的教学理念。
古人说,有什么样的将军就带出什么样的士兵,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要实现新的课程标准,关键还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当前不少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错误,他们依然以传统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注重诗歌的意象分析,注重对词句的挖掘,注重对诗歌思想内涵的解剖,但他们却恰恰忽视了学生主体性感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忽视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导致学生永远咀嚼着老师的“现成饭”,以致于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本末倒置。
(二)传统教学目的与新课标的不匹配。
传统教学目的认为学习古代诗词教学只要疏通生字词,意思翻译一下,让学生明白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学生背背、写写了。很明显,这与新课标的要求不匹配。新课标是在全国第八次语文教改的大好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适应时代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人”这一学科主体实现于最前沿,最强调“人文精神”,一切都围绕着“人”设计,强调人的创造性与自主性,可以说是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最重要任务,也是一次教育理念的质的飞跃。中学古代诗词教学作为体现“人文性”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承担着“夯实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教育任务尤显重要。从教材的编排中可以明显看出编写者的用意,安排的诗词教学内容,实质是希望将诗词教学贯穿于中学语文学习的始终。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积累,学习只是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诗词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意识。夯实文化底蕴还有另一层面的意义,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对于人类的贡献,真正意义上讲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一旦缺失了“文化底蕴”,没有了这根基,中华民族的振兴恐怕将会黯然失色。
(三)高考的负面影响与功利心。
现在,不少地区衡量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就是看这个学校的高考升学率,高考考好了,什么都好说。高考考不好,什么罪过都来了。校长的位置岌岌可危,教师的荣誉、职称、评优、评先、提干都没门了。所以上自校长,下到高三每一位任课教师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一点大意不得,如履薄冰。所以在他们的脑海里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和功利心作怪,他们主要根据考试说明进行针对性教学,高考考什么,平时就练什么。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平时与上级检查两套拳法。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一些教师在古代诗词教学中过于草率,只让学生会背会写,意思大体懂得不写别字就算大功告成了。对于如何鉴赏,如何品味、感悟,则一带而过。何况历年来高考的古诗鉴赏题目全是选自课外的,题型从2002年以来,以主观题居多,学生读起来难度较大,似懂非懂。如果是选择题还好,学生读不懂可以蒙,蒙不对也不影响大局,如果是主观题,也好办,按照老师平时训练的“公式”、“秘籍”对号入座,随便扯上两句,也弄个八、九不离十,即使不能得到满分,也不至于得到零分,所以,大家对古代诗词教学就不那么重视了。
(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同时也对广大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新课标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学论为中心的语文教师能力构成,从课程论角度对语文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语文教师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有所转换与提升并发展成新的能力。
目前的语文教师队伍与新课标要求有一定差距,高中语文教师整体专业素质偏低,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设计能力较差,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加工和对教学过程的科学预设,备课质量不高,造成授课准备起点低。(2)教学方式转变力度小,大多还运用接受式学习方式,很少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缺乏课程目标细化能力。(4)监控课程目标达成能力不足。(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严重不足,对选修课的认识把握不到位。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师范类院校不能提前录取,毕业出来的师范类大学生整体素质明显下降,不少刚毕业的语文教师,范读古诗时,磕磕绊绊,读错字音的现象不在少数,课堂教学中知识性、常识性错误屡见不鲜,教师允许学生自由发问,却常常被一些简单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
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古代诗词教学的有效进行。
(五)其他。
这几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在贵州、安徽、甘肃、宁夏、四川等地进行农村教师调研。她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这些地区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为600元―700元,初中教师平均工资为700元―800元。许多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基本上只有国拨工资,他们戏称为:“裸体工资”。由于工资水平过低,又没有其他补贴和福利收入,贫困地区教师实质上已成为当地新兴的弱势群体。
山东、重庆等省市都报道过当地贫困地区教师生活难以为继,依靠节假日下矿打工,做泥瓦工、修理匠补贴家用的实例,甚至一些贫困地区出现了“从教致贫”、“干教育不如种大白菜”,教师子女因惧怕贫苦而拒绝报考师范院校等现象。在一些地区,当地山村最穷、最破的房子即是中小学教师的家。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何谈钻研教材?
很多农村学校或县级中学的一个普通教学班学生少则七八十,多则一百一、二十人。学生挤在一个五十多平方米的小教室里,转身说话都很困难,一个学生起身发言,全班学生都要一起挪动桌椅为他腾地方,这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如何开展?如果强行实施小组讨论或自主学习的方式,势必造成部分学生的思维旷课。于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很多农村学校只能成为一句官话。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这次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这一切都能有所好转。
参考文献:
[1]吴文年,舒银根.新课标下的古诗文课堂教学策略浅谈.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6).
[2]别让农村教师再拿“裸体工资”了.中国青年报,2008.3.8.
(作者系徐州师范大学2005级教育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