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英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作为教师,更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即培养全面发展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总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教师的光荣使命。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煅炼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不断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遵循“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只注重学生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强调书本,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偏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积累;忽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的发展、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忽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全面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改变观念,更新思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创建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勇于尝试、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发现事情的“新联系”是创新思维的最本质的特征。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探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首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建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让学生勇于思考。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的教学模式,改变那种一讲到底,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转,学生没有独立自主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有些教师在讲课中追求讲得“细”,讲得“透”,要讲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几乎将所有的问题都讲到了。
  殊不知这样的讲课,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煅炼,也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有创新性的思维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状态。为学生打开一扇思维之窗。最后,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小学生好奇心强,爱探究、爱问为什么。这些都是创新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好奇、好问这些优良的创新品质保护好,并应机智地加以引导。如童年时的爱迪生看见母鸡孵卵后,自己也好奇地做孵卵试验,他的母亲不但不制止,反而加以诱导启发。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始终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引导,为日后爱迪生成为了大发明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针对一件事提出几种不同的处理办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和结论,开拓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发散得愈广,其思路就愈开阔,思维也就愈能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从而使思维富于创造性。比如在教学《跳水》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除了船长用开枪的方法命令孩子从桅杆上跳水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能救孩子。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出不同方法后,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选出最可行的办法,优化思维结果,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不受旧观念、旧知识的束缚,突破常规陈规,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异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有自己创造性的见解,是自己“特有的”看法。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品质。语文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课例,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思维方式就一种很好的求异思维――砸缸放水,使水离人,使人得救。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有利的素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拓展学生思维,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重在“引”和“激”,多给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