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改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宗寿华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新教材的逐步推行,人们纷纷就如何转变学习方式,新教材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等问题不断探讨、研究,大家热情高涨,各地涌现出许多与此相关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听完了这些课,我想提出几点思考与诸同仁商榷。
  
  一、“问题”是否都值得讨论
  
  在我所听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中,似乎都离不开讨论。一思考就讨论,一有问题出现就讨论;大问题讨论,小问题也讨论;模糊的问题要讨论,明白的问题也要讨论……动不动就讨论。我们提倡讨论,但是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讨论,是不是只要讨论就是最好的,只要讨论就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其实,有些讨论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一种转变,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有些问题是否值得讨论,有些问题是否要追根溯源地讨论?不成熟地说,问题如果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那样的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说吧,如果一个问题,它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没必要再展开讨论。记得有一节课,讲长江流域最东面的全国特大城市是哪个,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很积极,讨论后回答:广州、香港、北京、南京、无锡、上海,答案出来了,五花八门,像这样一个答案明确的小问题是否值得讨论?这样的讨论很可能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反之,如果一个问题很高深、很博大、很有理论层次,学生一片茫然,百思不得其解,即使组织讨论,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且课堂时间那么紧,这种形式上的讨论实在是浪费时间。
  如果一个问题,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发展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那么学生才能有话可讨论,也才有意义。我在一次综合实践的公开课中让学生讨论:“从起床到坐到课堂上,你所遇到的东西哪些与自然资源有关?”学生们讨论很激烈:从室内家俱,厨房用具、喝的水、吃的饭、背的书包、书包里的书笔、骑的车、行的路、路边灯……讲得很多,学生自己最终得出:这些东西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等有关。因此,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把握问题的“度”,能及时激发学生的“问题欲”,让他们放手一“议论”,学生就才能真正在合作探究中学到真知。
  
  二、热闹是否就是好课
  
  如今,我们所听的课改课大多很热闹,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合作、互相讨论甚至辩论,气氛热烈,乃至有的同学争着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课给我一种深刻的感受: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他们为备教材、备学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兴趣倍增,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是一种好现象,是以前所不敢想象的课堂氛围。
  可是,是不是课堂上越“热闹”,这堂课就越是好课呢?
  我认为未必如此。有时课堂上的热闹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有些学生的讨论、辩论看起来似乎很热闹,但他们当中不乏有借讨论、辩论的气氛(声音大、杂,老师不易听到)为掩护,讲一些讨论题以外的话题,他们对所学内容并未投入,思维并未得到锻炼,能力并未得到提升,其实这样的讨论是真的流于形式了,因为这种“热闹”外在多于内在,动手和动脑脱节,没有体验,没有思考,更没有反思,目的性差,这种“热闹”已经变味了。
  “热闹”一旦变味。我认为还是暂时不“热闹”的好,不妨“静”一下。因为,静,可以凝神醒脑,集中精力,有一些思考余地,让学生随时为知识“赴汤蹈火”;静,可使理论知识经点拨后“豁然开朗”,让学生感受深刻;静,可以使学生感受美,感受知识的“博”,让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情感升华。如果说“热闹”能使课堂“活”的话,这种“静”不也能达到课改要求“活”的那种境界吗?
  
  三、教材是否还要
  
  随着多媒体不断走进课堂,其图、声、文的交互性、画面的生动、形象、趣味性,界面的友好性及网络性,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堂往往很是好看,但热热闹闹一堂课下来,再一深想,学生从头到尾都围绕着老师制作的课件转,没怎么翻书,或者干脆就没用书,除了讨论,就是回答问题、辩论等等,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对书本上有些什么究竟知不知道?
  我认为,伴随着多媒体的大容量、高速度,教师一个环节刚结束,又急急忙忙进入下一个环节,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书本干干净净,放在桌上只不过做个摆设,甚至笔都不动,对教材具体有些什么东西、教材究竟要告诉学生一些什么,要学生怎么做,可能想都没有想。如果像这样,教材对于学生还有什么用?毕竟教材是一种有结构、有系统的学习工具,因此教师备课、上课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学生自己还有教材。
  毋庸置疑,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纠正以前教学中的种种弊端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实施者,我们在贯彻新课标精神时,如果只从概念上去理解、从形式上去改变,那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吃透“精神”,课改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