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研究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昌曙
摘 要:本文主要对语法化的概念、语法化的研究方法、语法化的诱发机制以及语法化的原则作了综合的阐述。
关键词:概念 研究方法 诱发机制 原则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语法化的研究日益增多,“语法化”被认为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可见的语言演变现象。“语法化”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对“语法化”的概念、诱发机制、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作具体的研究。
一、语法化的概念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被称为“实词虚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中国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提出的,他说:“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西方学者也承认这一观。最先使用“语法化”这一术语的却是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o(1912),他指出,“语法化”指语言中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Hopper and Traugott提出:语法化“无论是从历时还是共时的角度来看,都是研究语言结构及其使用之间关系的理论”。而中国的几位学者是这样定义的:吴福祥“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形成的过程或现象;沈家煊“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石毓智“语法化”指的是一种新兴的语法手段产生的历时过程,语法手段包括语法标记和语法结构两大类;马清华“语法化”其实就是“词汇语法化”的缩略说法。
二、语法化的研究方式
语法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着重研究实词如何虚化成语法成分。(二)章法成分如何转化为构词成分和句法成分。第一种方法主要以Anderson、Lyons和Heine为代表。Anderson和Lyons认为语言中表示空间的词是最基本的词,并提出了“方位学说”。Heine等人认为空间词语还不是最基础的,人对身体的认识才是最原始的,提出了“人类中心说”。第二种方法主要以Givon和Hopper为代表,他们针对先有句法后有章法的一般观点提出了先有章法后有句法的观点,这里不过多论述。目前中国,“语法化”研究由以微观研究为主转向以宏观研究为主,前期注重微观研究,即对每一个虚词作深入细致的个例研究,如朱庆之对语气词“那”的考察,刘勋宁对句尾“了”来源的探讨;后期也重个例研究,但往往将孤立的个例研究提升到对整类句法语义范畴或整个词性类别的研究高度,研究其兴替调整的机制,并作出解释。如石毓智、李那分析时体标记“却、去、了、着、过”的诞生机制;张谊生分析诱发汉语实词副词化的三种句法结构关系等。
三、“语法化”的诱因
“语法化”机制是当今“语法化”学界关注的焦点,综合各家对“语法化”诱因或机制的研究,我们认为“语法化”的动因不外乎词义特点、句法位置、语境影响和认知心理等几个方面:
1. 词义特点
德国语言学家Bernd Heine认为,虚化的先决条件是一个实词的词义本身。某种涉及基本概念范畴的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下,其非焦点义成了主要意思,久而久之,通过约定俗成,经过比喻引申,导致词性发生类变。
2. 句法位置的变化
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用某一实词句法位置改变而致,汉语的虚词多数由动词或形容词虚化而来,动词在句法位置是中心动词到次要动词再到修饰或补充成分。
3. 语境影响
词的意义和功能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体现,所以在词汇“语法化”的过程中,语境是值得考虑的一个因素,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环境都会对“语法化”产生重要影响。
4. 认知心理因素
近年来,借鉴认知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方法和成果,运用普遍适用的认知模式和语用原则来探讨语义演变的动因、机制和模式,总结出很多重要的语义演变的模型和理论框架。如:Sweetser(1990)的“历时隐喻模式”(the diachronic metaphor model)、Geeraerts(1997)的“历时原型语义学”(the Diachronic prototype semantics)、Heine(1991,1997a,1997b)的“转喻―隐喻模式”(the metonymic metaphorical model)、Traugott(1999a,1999b,2000;Traugott&Dasher 2002)的“语义演变的诱使性推理理论”(the Invited Inferencing Theory of Semantic change)。Traugott的理论影响最大,他认为语义演变的机制主要有:
(1) 类推(隐喻与之相关)类推方式主要有:(a)对称性类推(Proportional analogy),(b)拉平(Leveling),(c)规则扩展(Rule exten sion),(d)截搭(Blending),(e)交错感染(Contamination),(f)重组与俗词源(Recomposition and folk etymology)。
(2) 重新分析(转喻与之相关)。
(3) 主观化(元语篇意义的产生以及褒化、贬化与之相关)。
传统上所说的隐喻与转喻、泛化与特化、褒化与贬化并不是演变的动因或机制,而是上述三个演变机制的结果,语义演变最基本的机制是主观化,主观化过程通常体现为下面这个互相关联的单向性路径:
真值条件的>非真值条件的
内容的>内容的/程序的>程序的
程序的以命题内成分为辖域>以命题为辖域>以话语为辖域
非主观性的>主观性的>交互主观性的
5.语法化的频率条件和重复机制
从语言演变的共性角度将语法化的频率条件概括为:“一个语法化的候选者相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候选者使用频率越高,那么它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语言项频率的高低是由重复的频度造成的。
四、语法化的原则
语法化的原则有很多,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并存原则:一种语法功能可以同时用几种语法形式来表达,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后,旧的形式并不会立即消失。②歧变原则:一个实词朝一个方向变成一种语法形式,仍然可以朝另一个方向变成另一语法形式,结果是不同的语法形式可以从同一个实词歧变而来。③择一原则:能够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多种并存形式经过筛选和淘汰,最后缩减到一两种。④保持原则: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保留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⑤降类原则:实词词意的虚化总是伴随着词性的降格,即由主要词类变为次要词类,或由开放的词类变为封闭的词类。⑥滞后原则:语形的变化总滞后于语义的变化,语言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既表实又表虚。⑦频率原则:实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虚化,虚化的结果又提高了使用频率。⑧渐变性:语法化是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⑨单向性:实词演变为语法标记的过程―语义、形态―句法和语音―音系三个过程,所以单向性通常在以上三个层面都有相应的表现。
参考文献:
[1]石毓,李纳.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坚,曹广顺,顺福详.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1).
[3]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第4期.
[5]谭慧.汉语语法化及其原因的探讨.南方论刊,2007年第5期.
[6]马清华.语法化问题的研究.语言研究,2003年第2期.
[7]高秀雪.语法化及其语用动因.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8]Traugott,Elizabeth Closs & Bernd Heine (ed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1.
[9]Hopper,Paul,J. & Elizabeth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 [M]. Cambridge:CUP.1993.
[10]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Grammalicatization[M] .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在读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