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英语课堂互动的教师提问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琳靓 刘 炜

  摘 要:加强课堂互动是提高现代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作为互动中的重要环节的课堂提问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如何改善课堂提问,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从提问的语言形式、提问的对象、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几方面探讨教师有效提问等略,以期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提问 教师 课堂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互动是语言课堂的关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言语交流与互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作为互动的发动者和维持者,教师应重视提问的作用。关于教师提问的研究历来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以往的文献来看,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提问的重要作用和类型分析上。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即使老师注意到提问类型和课堂互动的密切关系,不同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提问后的教学效果仍有很大的差异。可见,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客观的环境中,除了提问类型,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阻碍了课堂互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展开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值得广大教师和研究者关注。本文拟从提问的语言形式,提问的对象、提问后的等待时间三方面探讨教师有效提问策略,从而真正发挥教师课堂提问的作用,为学习者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使学习者通过课堂互动促进语言学习。
  
  二、提问的语言形式
  
  1.提问形式应以Wh-形式为主
  英语课堂上的提问形式通常采用Yes/No形式、Or-choice形式、填空形式(blank-filling),和Wh-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前三种形式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而无法充分激发出他们思考的热情,也就阻碍了他们更多更好的语言输出。例如:由于填空式提问所诱出的回答更简短,学生只需填补一下所空缺的信息,所以学生参与交际的量就自然减少了,使用目的语的动机也减弱了。再如:为了降低问题的难度或为了给予适当的引导提示,教师往往习惯采用选择问句的形式,当然不可否认这种策略对帮助学生理解疑难问题、使课堂顺利进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如果面对一些简单的又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再来采用此办法就不妥了。那会限制或者压缩学生回答的范围,甚至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相比之下,Wh-形式(特别是Why,how等解释性问题)能更多地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思维和语言上有更多的输出。
  2.问题重复频率不宜过多
  研究表明在中国英语课堂上教师重复(包括改变措辞重复)频率很高,达50-68%,最多的同一个问题重复六次。令人深思的是,学生对那些重复几遍的问题,回答的成功率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有的教师问完一个问题后,随后又重新表述时,学生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这种情况常产生两种后果:首先,学生思考最初问题的思路被打断;其次,重新表述的问题常常与最初的问题不同,这使得学生纳闷,它是不是又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的多次重复或随时改变措辞反而人为地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降低问题重复的频率,同一个问题最多重复一到两遍,可以适当的延长学生思考的时间。
  
  三、提问的对象
  
  1.提问对象的范围要面向全体不同层次的学生
  事实上,选择提问对象是把握课堂交流活动成功的关键,应给予高度的关注,甚至应在课前进行设计,让语言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让比较聪明的和自信的学生回答稍难一些的问题;让缺乏自信的、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稍容易的问题。这样,程度好的学生会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认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程度相对滞后的学生会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提问学生时教师要顾及学生的面子,不能每次都叫同样的学生,每次都提问前面的几个学生等等。要考虑到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学生。所以教师不仅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提问活动。
  2.合理选择提问对象的顺序
  在选择提问对象时,要优先考虑主动积极参与的学生,不能忽视已经举手的学生,更不能忽视那些从未主动举手回答,而此次跃跃欲试的学生。但对于同一个问题,特别是具有信息量很高的没有唯一答案的探讨型问题,在有多名学生有意愿回答的情况下,教师要依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高低依次提问,即,水平低的学生先作答,水平高的学生稍后再提问。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在回答这类探讨型问题时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如果教师先提问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他们卓越的表现必将成为英语水平低的学生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很可能削弱这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活动的勇气与信心。同时,教师应尽力避免提问有规律,如横向或纵向或从第一个或从最后一个学生问起等,时间久了,学生掌握了规律,能猜出来下一个问题谁回答,这样剩下的学生就不认真听了。
  
  四、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1.适当延长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提问后,需要等待3-5秒钟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可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充分理解问题,也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思考并努力正确回答问题,增加语言输出量及其提高交流水平。对于那些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的学生,教师在等待时,可为学生构想完整的答案,在他回答时给予串联,使其回答正确而完整,且给他充分的肯定甚至赞赏。这样做的结果绝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对学生成功的等待。那种看到被提问学生困窘就立即放弃,重新点名提问的做法,不仅会伤害被提问学生的自尊,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加重课堂上全体学生的心理负担,失去主动参与回答的信心,严重的还会放弃对英语学习所作的努力。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若能以耐心的态度延长一点提问后的等待的时间,且加之以适当的暗示,给每个学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会让他们的教书育人活动充满活力。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成功机会。
  2.利用提问后的等待时间,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增加课堂互动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教师控制讨论的话题、话轮的转换,监控话语的方向,限定交际的框架。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竭力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在这种环境里学生才会有信心去尝试目的语和面对错误。小组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小组活动的采用可以增加学生话语的量,减少教师话语的量。在小组活动时,学生愿意同他们的合作伙伴交流意见,有更多练习目的语的机会和更广的范围,而且大大改变了以教师为权威的格局,教学模式从教师评价变为伙伴均享,同伴之间平等交流的模式,学生个体也有了更大的自主,他们有权有责任管理和决定讨论的方向。所有这些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愿望,即便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认知上还没有来得及作细致的建构、也没顾得上是否符合语法,他们也愿意冒这个险,因此,小组活动使得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在那里,信息比形式更重要,语篇能力比句子层面上的语言能力发展得更好,有更多的意义生成。
  
  五、结束语
  
  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技巧。互动可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各项交际活动。作为交互活动中的引发话语,教师提问正越来越多的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重视Wh-形式的解释性问题的设计,提问对象要考虑不同能力层次的全体学生,并有计划的选择提问的先后顺序;配合小组活动适当延长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总而言之,教师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对它的研究需要不断的深入。
  
  参考文献:
  [1]Nunan,D.1987.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aking it Work.ELT Journal,41/2,136-145.
  [2]Tsui,A.1995.Introdu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London:Penguin Group.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