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皓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弱点。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阅读教学习惯于“满堂灌”,忽视学生是这一阅读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接受课本上的和教师的现成答案,不对阅读篇目进行深究质疑,不敢进行大胆的批判,当然也就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这种阅读教学的模式明显有很多弊端,所以在当前教学体制与教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性进行探索。
一、帮助学生发掘文本意义,丰富创新想象
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发掘文本意义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丰富联想和想象的过程。接受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视野融合,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去填补和改造文本,生成意义。这种填补和改造就是一种借助联想和想象进行的创新。作品意义实际上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本所提供的意义框架,这是常量;另一是读者对文本的认识、阐释所形成的意义,这是变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由于小学生本身经历和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对文本意义发掘能力较弱,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一方面要深入认识作品文本的意义框架;另一方面要参照历来人们在接受中所产生的意义,更重要的通过对作品创造性的理解来参与作品意义的生成,从而让小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作品的意义。
但是,语文教学中意义的生成是由两个接受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而且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品意义。教师处在作品(教材)和读者(学生)的中间位置,是学生理解作品意义的中介。他不仅需要理解作品的意义,还必须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也能理解作品的意义。如何传达呢?以往的教学方法,恐怕更多的是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所以就出现了教师满堂灌,学生囫囵吞枣的现象。文学的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必须借助于想象力。文学教育同样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对话”交流活动,它必然要求读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学生的),积极地参与对文本的解释和建构――激活自己的想象力、直观力和感悟力。通过对文本符号的解码,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本形象,甚至开拓、建构出作者在创作这个文本形象或艺术意境时所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富而具厚度、深度和力度。也正因为借助了联想和想象,教师就像一个乐队的指挥,他对作品的分析注入了自己的想象,从而也就将所有演员调动起来,使作品的欣赏者――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能够真正地认识和表达作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质疑,打造创新精神
怀疑是创新的开始,充分利用小学生逆向思维的心理和求异思维的特性,引导他们在文本阅读中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伊瑟尔告诉我们阅读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对先前综合的否定,在阅读活动结束前的每一点上,文本都是未完成的,随时发生着种种变化和对既有理解的否定,否定过程使读者总是处在“再也不会”和“然而未必”的半途中。小学生的观点就在“不断质疑――否定――创新”的滚动链条上,逐步地向终点推进。一部作品的意义,也只有在阅读的终点所有的综合均已完成的时候,才得以产生。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质疑问题的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逐步得到巩固和加强。阅读课中小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哪怕是一知半解,虽带着稚气,但只要是自己的独特体验,只要是自己的独立思考,都是可贵的。
不过,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常见两种现象需要妥善处理:一是没有疑问;二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对问题穷追不舍,寻根求源。对前一种现象,教师应该对小学生进行循循善诱,鼓励他们提问,提出自己的思考内容;对后一种现象,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反应,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创造型教师会不失时机抓住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浏览相关的书籍报刊,搜集筛选相关的信息,旨在让学生从这一过程中发现多种答案和新的问题,进而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把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摆出来,再比较异同、得失、长短、利弊,最后,从中筛选出一种较为满意的答案,或否定所有现成答案,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这时小学生心中的迷雾才能消散,小读者才会感到豁然开朗,语文课堂阅读才会步入小学生自由创新的天地。
三、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逐渐摆脱那种单纯依托教参集中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分析的教学模式束缚,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可以重点尝试利用问题法和迁延法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
问题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不断地阅读课文,不断地寻找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评论: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对大家有启发,哪些问题最新颖,哪些问题最富有挑战性,哪些同学发生的问题最多等等。使用“问题法”教学,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敢疑敢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重数量,不计质量,实行问题无错原则。其次,教师应教给学生寻疑提问的思路、角度、范围和方法,使学生提起问题来有章可循,有的放矢。第三,教师可以“抛砖引玉”,从不同的角度提些问题作示范,开阔学生的视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
迁延法,又叫迁移想象法。即摆脱课文的束缚,从局部地方旁逸斜出,进行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要增加“新鲜活水”,扩大教学容量,拓宽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