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爱红
摘 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改革
前言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三少三多”现象,即学生阅读感悟少,教师分析、讲解多;个人发表见解少,统一答案灌输多;学生积累巩固少,采用题海多。《新课标》把我们带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时期。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地位作用,占有很大课时,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刺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启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情境创设的具体分类有:
(1)实体情境――即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涉及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2)模拟情境――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2.品读想象,加强语言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熔铸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字,唤起与词语相关的表象,并按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寻找阅读的乐趣。如《再见了,亲人》一文,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文章结尾写道:“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这个结尾段时,声情并茂地朗读,有声有色的语言描述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想象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引起的场面变化和因场景变化而引起的离别感情的升华。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第一句话中,我想象出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启动了,车轮缓缓滚动,伸在窗外握紧的手松开了,送别的人群渐渐向后退去。车上的志愿军战士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挥动鲜花向群众致意,呼喊着:‘再见了,亲人!’”学生用深情的语言表述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得到有效加强。
3.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准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高低,其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并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自读入手、进入情境――自学质疑、讨论解疑――扩展阅读、迁移延伸――评价学习、自我反馈,也被称为“四步阅读教学法。”但这四步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变通。
例:教学苏教版《悲壮的一幕》时,我就采用“四步阅读教学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步:自读入手、进入情境。在《悲壮的一幕》教学中,首先揭课:“悲壮的一幕”,生读题质疑:“为什么称这一幕为悲壮?”。后读课文,小组交流,思考:“课文围绕着悲壮的一幕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创设情境,引起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培养了整体阅读的能力和初步概括的能力。
第二步:自学质疑、讨论解疑。教学中,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合作后派代表提问:“为什么称科马洛夫为民族英雄?”“为什么科马洛夫和女儿告别时流了两次眼泪?”“为什么对于科马洛夫来说工作比生命更重要?”等,再鼓励各小组任选一题积极讨论寻找解答途径。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
第三步:扩展阅读、迁移延伸。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还提出了一些关于航天太空知识内容的问题,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讨论交流。讨论中,我还为学生补充讲解了其它一些问题,如“宇航员是怎么上天的?宇宙飞船是怎么建造的?”等。
第四步:评价学习、自我反馈。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如“通过这堂课我学到了……”、“我懂得了……”、“我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等,此举一改以前教师课堂作结的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4.多法并举,尝试自读课文教学
前苏联教学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我国教学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一、要点提示法。教师作少而精的提示、点拨,让学生在自读中加以落实、体会。二、比较阅读法。教学时,教者筛选出相同类型、文体的课文让学生进行自主比较阅读,从而发现其共同的特点。三、作业练习法。教师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自读课文特点,编出若干习题,印发给学生,限定在自读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要完成作业,不得不反复阅读、翻检、思索、直至搞懂课文。四、程序朗读法。学生按下列程序自读课文:第一遍初读,了解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理清结构;第二遍细读,据自读提示中的问题选择相关语段针对性地字斟句酌地阅读;第三遍精读,将前两遍阅读中尚示解决的问题单独列出,再次阅读,以全文整体的角度反复推敲、分析比
较。
小结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天地无限广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这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应追求的真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