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和数量的阅读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的意义和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阅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78-02
  群文阅读教学具体是指教师在有效时间内引导学生对多篇相关联文章进行阅读,属于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手段。群文阅读要求学生掌握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以外群文阅读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也有着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时,就需要群文阅读这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来适应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运用的意义和目的。
  1.1有效开发和挖掘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语言学习,而阅读教学刚好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并且更加深刻的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因此,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群文阅读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多篇相关联文章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在不断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积极影响着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开发挖掘、语文视野的扩展。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及更高学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1.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主体性。
  群文阅读重视语文教学实践,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不同文章的分析理解,全面提升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学习,学习界限得以扩大化,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阅读体验,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质疑,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阅读。
  1.3扩大语文课堂阅读容量,提高质量和效率。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常规篇幅的精讲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完成,在这两个课时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围绕一篇文章进行,教学进程缓慢,教学效率低下。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5至6篇文章一起融入到这个课时中,引导学生比较、总结并归纳,如此有效的扩大了语文课堂容量。同时,学生通过相关联文章的广泛阅读,不但提高了阅读速度,还有效的拓展了视野,培养了阅读价值观念和思维的敏捷度,从而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2.1整合优化知识体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本身需要大量的相关联阅读素材支撑,仅仅依靠课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达到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当然,想要群文阅读实现其主动性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圈定适合学生学段的阅读范围,综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在这种主动学习中感受阅读乐趣。如此,不仅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具备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2.2巧妙设置引导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在确定群文阅读素材之后,就应该将如何培养学生群文阅读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因此,教师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水平和阅读兴趣的情况下,巧妙设置群文阅读引导问题,尤其是具有冲突性和比较性的问题,更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切实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
  2.3结合读写能力培养。
  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和兴趣是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巧妙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首先要设计好引导问题,然后安排好重点讲解技巧和策略,尤其是针对群文的多面性,不能一直依靠固定组合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自由阅读并且学会独立思考,在阅读之后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群文阅读带来的功效,提升学生阅读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总之,群文阅读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要通过各种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为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2]李開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