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散打体能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庆宾 杜雨 王建军
散打是双方运动员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的现代体育运动,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有效击中对方和利用合理的摔法得分来判定比赛的胜负。近些年来,散手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比赛变得越来越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越来越高的技术、战术水平。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很高的要求。从几年来国内及国际比赛来看,在技术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体能往往是决定比赛最终胜负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体能的分析,对运动员体能训练提出一些对策。
一、散打运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散打比赛和录像,在激烈的对抗中体能差的运动员往往出现“推脱”与“搂抱”的现象,防守无力,进攻无效,被动挨打,最终丧失斗志,导致比赛失利。相反,体能好的散打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可以积极躲闪,寻找机会,主动进攻。尤其是在比赛的第三局,当对手的体能下降时,体能好的运动员能增强信心,合理运用各种技战术有效进攻得分,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可见,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在大负荷、高强度激烈对抗的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
二、散打运动项目的特点
现代散手比赛分3回合进行,采取3局两胜制。每回合两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共8分钟。双方运动员没有固定的动作顺序,而是互以对方技击动作随机转移,斗智、较技,互相捕捉对方的弱点以所长制所短来进行比赛。每局两分钟时间里,双方运动员根据临场情况,充分运用自身运动特点,进行攻击、迎击、防守反击。这不仅要综合运用体能、技能与智能和对方对抗,还受到现场观众氛围的影响。局间休息时间较短,机体体能不能及时恢复便进行下一局比赛,这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运动员身体机能产生持续对抗机体疲劳的能力。因此,散打运动是一项动作犀利、技战术复杂多变的大负荷对抗性项目。其特点是比赛时间短,负荷强度大,间歇时间不充分。
三、散打运动的供能特征
散打运动中重要的三个供能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特点是运动开始时最早起动,最快利用,具有快速供能和最大功率输出的特点,是从事短时间、剧烈运动肌肉供能的主要方式,是发挥爆发力的主要供应系统。散打中拳法、腿法、快摔及组合技术就是爆发力的体现。糖酵解供能系统是持续进行大强度剧烈运动时的主要能量系统,在以最大强度运动6―8秒后,糖酵解过程被激活,肌糖原被迅速分解参与供能,是2分钟以内最大强度运动的供能系统。散打局间休息为1分钟,根据运动生化理论,磷酸原能量供应体系完全恢复需要2―5分钟的时间。糖元乳酸供能完整的恢复时间是一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因此,回合之间的休息时间,磷酸原供能系统和乳酸供能系统不可能完全恢复。运动员必须具备持续对抗机体疲劳的能力,这对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水平要求很高。有氧代谢供能系统是在氧充足的条件下,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以供机体中低强度长时间的运用。由于散打比赛总时间是5分钟或8分钟,因此,有氧代谢供能系统在散打比赛中也起着一定作用。由散打运动项目特点可知,散打运动属于三个能量系统都参与能量供应的混合供能运动。
四、散打运动体能训练的对策
(一)发展ATP-CP系统的训练
根据散打运动的特点,提高ATP-CP能量供应水平极为重要。运用散打专项训练手段,设计最佳速度负荷和力量负荷让其在5-10秒完成,间歇为30-90秒,随着训练水平提高,适当缩短间歇,但最短时间不能低于30秒。根据渐进的超负荷训练原则,适应训练时,提高运动强度,使负荷重新达到超极量,但运动时间仍控制10秒之内,提高重复运动组数或适当缩短休息间歇。
(二)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
散打竞赛极量与亚极量运动不断交替进行。现代散打比赛的供能主要来自无氧代谢,无氧代谢的水平直接影响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运动员应结合散打专项训练,心率以180次/分的强度,时间为1分钟(乳酸浓度达到12mmol/L左右),休息4-5分后,再重复训练,使血乳酸水平重新上升到12mmol/L左右,重复3-4组,使身体适应这种持续较长时间的血乳酸刺激,从而提高对乳酸的耐受力。当乳酸耐受力适应以后,应以同样的强度和时间,增加重复次数,从而提高速度耐力。
(三)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无氧代谢功能系统的恢复。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方法是进行长时间、低强度的匀速跑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使机体各系统逐渐进入工作状态,逐步提高氧气的运输能力和肌肉的代谢能力,对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心搏量起着重要作用。匀速跑练习时,应在半小时以上,中间可设定几次加速跑训练,这样对机体的最大耗氧量和心搏输出量可以进行有效的锻炼,提高呼吸及循环系统能力。当心率高于180次/分时,应降低负荷强度,恢复到有氧代谢状态下的运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