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源流及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洪岩

  摘 要: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当今世界汽车产业界的骄子。在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企业经营实力普遍下降的今天,丰田汽车公司仍然能傲视群雄、阔步前进,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先进的生产方式保证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本文不仅对揭示丰田式经营的奥秘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并且对我国推行现代企业治理,加速汽车产业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生产方式 汽车产业
  
  丰田生产方式,也称为精益生产方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组织的国际汽车研究小组在对日本汽车产业的生产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对该生产方式所赋予的名称。在日本,一般对丰田公司所创造的生产方式直接称为丰田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是为了制造质优而价廉的产品,本着顾客优先原则,彻底排除浪费现象的生产方式。具体言之,就是以准时生产体制、自动化为支柱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改善方式。以这种生产方式为指导,日本丰田公司正朝着全球超级汽车企业迈进。
  18世纪后期英国就完成了工业革命,可是直到20世纪初,在生产技术领域早已经进入机器生产时代,生产方式却仍属于前工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手工作坊生产,即所谓的单件生产方式。20世纪以来,迟滞已久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开始加速,世纪之初,大量生产方式在美国福特公司的工厂内诞生,50年代它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单件生产方式。正是在大量生产方式扩散过程中,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又创造出精益生产方式,这是丰田公司生产方式创新所结出的硕果,其社会价值在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逐步为世界所认识。
  丰田生产方式的源流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福特生产方式、纺织产业的经营经验与传统以及战前日本飞机产业的“知识转移”。
  
  一、福特生产方式
  
  大量生产方式的源流是福特公司,丰田公司曾多次派人赴美考查,福特生产方式是丰田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石。1934年丰田公司派技术兼作业部长菅隆俊访问美国,订购汽车生产所需的作业机械,并考察美国汽车和机械企业,学习制造工程方面的技术。据隆菅俊回忆,他在美国的四个半月时间里,总共访问了130家工厂、7个研究所和5所大学,7月底因经费告罄,所以不得不回国。1938年,菅隆俊设计指导的丰田第一座现代化生产工厂―举母工厂竣工,在布局上完全参考福特公司,并甚至也像福特公司一样在车间内设置参观通道并配备公司简介书,采取了生产开放方针。
  战前,丰田公司通过对美国福特生产方式的学习,初步建立了生产体系,积累了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方面经验,这为其战后全面深入学习福特方式奠定了重要基础。
  1950年丰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频繁访美,再次掀起学习福特的高潮。6―10月神谷正太郎(丰田公司销售总经理)考察美国汽车产业现状,重点围绕销售环节的汽车消费金融问题。7―10月,丰田英二(丰田公司常务董事)抵达福特公司规模最大的底特律鲁奇加工厂考察,对福特的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以及培训体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0―11月,斋藤尚一(丰田公司常务董事)随日本通产省组织的日本汽车企业技术调查团访美,藤斋也在鲁奇工厂学习了一个半月,但其重点不同于丰田英二,主要是大量生产方式下的设备与工厂管理。丰田学习福特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大规模设备投资。1951年,丰田公司制定《生产设备现代化五年计划》,彻底更新陈旧设备、构建批量流水生产线,耗资58亿日元,当时实属石破天惊之举。
  生产管理是丰田向福特学习的另一个方面,1951年丰田推出了“创意提案制度”,目的是为了让所有职工都参与管理。丰田还从福特引进了TWI体制,它是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教育的培训体制,对丰田以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纺织行业的宝贵经验
  
  丰田公司学习福特方式为丰田生产方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真正催生新生产方式的关键是丰田公司对于福特生产方式的改造和升华,源何丰田能够摆脱照搬照抄的引进的方式,这就需要探寻更深层次的形成源流。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丰田曾是纺织企业,生产织机和纺织生产都使之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成为创造丰田生产方式的宝贵财富。
  日本纺织业有着悠久历史,在江户时代就已形成规模。自1907年丰田佐吉与地方财阀联合创立丰田式织机公司,特别是1911年他亲手创建丰田织布工厂开始,丰田早期经营者便真正进入纺织产业。当时技术成为丰田的主要竞争优势,但是,技术优势并不等于经营优势,当时日本纺织行业已经进入近代化经营阶段,1910年前后的大型纺织企业已经普遍施行标准化作业,在此方面丰田企业处与落后。为了弥补生产方式上了落后,丰田公司实施标杆瞄准战略,以生产效率较高的日纺公司作为学习目标,改进自己不足。例如,丰田将不同工程置于不同厂房,而日纺则沿流水线进行工程设计;在棉纺上搬运方式上,丰田采取大批量方式,日纺则是小批量、不间断搬运方式;质量管理方面,丰田主要集中于后工程,采取下游技术修正方式,而日纺则从源头抓质量,杜绝上游工程出现劣质,以此来省却下游技术修正。
  
  根据1984年7月16日对大野耐一的采访结果制作而成。参见藤本隆宏《生产体制进化论》,有裴阁,1997年,70页。
  丰田公司成立后,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的主要创始人)由纺织厂转任负责汽车生产。他指出,最好用纺织工业的生产方式来生产汽车。创建不依赖手工匠人,而是任何一名工人都能自如作业的生产体制,这一点得益于丰田纺织时代的经验教训。
  在学习和引进伏特生产方式之前,丰田公司自身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尽管这些经验不能直接“转移”到现代化汽车生产中,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丰田生产方式的发展进化。
  
  三、飞机产业的知识转移
  
  除了学习福特和放置产业的经验积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战前日本飞机产业的“知识转移”。日本飞机产业较早,它与军事密切相关。1917年中岛知久平创立“飞机研究所”,1919年中岛飞机早东京大阪间试飞成功。此后,飞机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并快速走向军事化。1920年中岛飞机为军方供货。1944年,丰田被指定为军需公司,由军部派人来监督生产。军事管制不仅加强了国家对企业发控制,同时也必然造成企业间的知识转移。由于战争期间几乎所有企业都成为军管对象,各产业间的人员与技术交流也得以实现。如战时丰田公司也曾生产飞机发动机等部件,这一经历为丰田提供了学习飞机产业技术的重要机遇。战后,由于飞机产业被解散,接纳其技术人员也成为丰田公司实现从飞机产业接受“知识转移”的重要渠道,据估计,活跃在50―60年代的很多汽车技术人员都具备飞机产业背景,而丰田公司仅在1946年4―9月,就录用了200名技术人员,其中有很多优秀人才。
  技术人员的转行,促进了原飞机产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向汽车产业的转移。据长谷川回忆,“从飞机工程师变成汽车工程师之际,很多飞机技术如空气力学、一体化构造等轻量化技术和强度标准应用到汽车生产中。此外,也将总工程师制度和飞机产品开发计划等引进到汽车产业”。
  综上所述,表层看来,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公司通过学习美国福特方式所创建的,但这一过程中,丰田纺织业的实践经验和飞机产业的知识转移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消化、吸收以及生产方式的创新过程中,二者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其表现形式更倾向于潜移默化的方式。
  打个比方来说,福特生产方式就像丰田公司从美国引进的一棵树种,种植在日本土壤里,丰田用自己传统的培育方式――纺织产业来浇灌它,并施以特别的嫁接――融入飞机产业的知识,结果长成了“丰田生产方式”这颗独具特色的参天大树。在丰田生产方式的躯体中,既有福特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同时也融入了丰田公司特有的基因。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企业而言,丰田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丰田生产方式学习和引进了大量生产方式的诸多优点,如流动生产、精密分工、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等,同时,它也继承可传统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如单个职工的技术纯熟,适应生产“缺陷”产品等特点。丰田生产方式综合了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的优点,既避免了前者的高成本,又避免了后者的僵化。它不仅创造出了超越大量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而且强调均衡生产、彻底消除一切浪费的经营理念也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丰田生产方式属于日本特定经营环境的历史产物,它吸收了大量生产方式中的诸多要素,并从其自身曾涉足的纺织产业和战前日本最发达的飞机产业学习了大量经验,在其诞生过程中,丰田喜一郎、大野耐一等丰田生产方式的主要缔造者又以企业家的独特构想力,对诸要素进行了“重新组合”,使之最终适应日本的经营环境和市场条件。
  
  参考文献:
  [1]夏天喜.丰田经营秘诀[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69.
  [2]谷重庆等.丰田―精益求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5-36.
  [3]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M].中译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174.
  [4]门田安宏.丰田巨额利润秘密.中译本.东方出版社,2005.70.
  [5]胡延新.汽车王国的轿子―丰田[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7.20-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