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好绘本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近几年来,绘本以明丽的色彩,简短但引人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
  学习运用优秀的语言是低年级学生开启写话的第一步。面对那么多绘本,我们可以从中寻找适合训练孩子们语言表达的读物,进行仿说,想象说,辩论说等等,为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仿说
  专家一致认为:绘本是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儿童掌握口头语言,不可避免地、甚至是自觉地带有教授的成分,而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中,也明显地看得到耳濡目染的痕迹。小学一年级,正是规范孩子口头语言,并逐步尝试书面写话的起步阶段,作为语言精练、简短的绘本,无疑是非常优秀的选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绘本可以让学生练习仿说的,我们必须进行一定的选择。
  我觉得有着相似结构的文字叙述的绘本,无疑是孩子们练习表达的首选。如:《活了 100万次的猫》是一本孩子们喜欢的书。除了有趣的情节之外,纵观这 6页的内容,结构相似,识字的孩子爱读,因为读起来不费劲,而且有趣,不识字的孩子爱听,因为情节新奇,但又容易让人记住。我们还记得童话片《天线宝宝》吗?幼儿园的孩子可爱看了,这不仅因为里面的故事,更因为宝宝们奶声奶气的重复性语言,让孩子们找到了模仿的范本,学着宝宝的样子, 3-4岁的孩子说得不亦乐乎。《活了 100万次的猫》也是一样的, 2-7页简短的语言孩子们可以模仿,比如,一年级的小朋友会说:“老师,我还会编呢?有一回,猫是流浪汉的猫。猫讨厌流浪汉。流浪汉喜欢东奔西走。捡垃圾时,他把猫放到袋子里。袋子臭烘烘的。有一天,猫被熏死了。流浪汉抱着猫哭了起来。流浪汉不流浪了,回到了自己破旧的家,然后,把猫埋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猫是医生的猫……”以绘本语言做模板,规范孩子的口头语言,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书面语言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样的训练不是很好吗?
  二、想象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想象力如此重要,如何培养呢?借助绘本,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绘本本身是文字和图画的结合,而且文字的内容又比较少。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把这一幅幅精品读成一个故事,需要孩子丰富的想象。如果我们能够从旁加以点拨和引导,孩子能说的更多,想象力的提高也会更快的。当然教师的点拨需要我们找准昀佳的空白点,这样孩子们才能自由驰骋。
  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是宫西达也的一个绘本,文本以独特的视角告诉我们爱和信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似懂非懂。我在给孩子们读绘本的时候,采取了边读边留悬念,并让他们补白的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如:读到‘甲龙宝宝出生了,可是 ----’读到这儿我停住了。孩子们着急地问:“老师,可是什么呀?”“你猜?”这时,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小甲龙找不到妈妈,呜呜地哭了起来。 ”有的说:“肯定是火山爆发,那里寸草不生。”……我把绘本中的图片展示在投影上,并说:“大家的想象非常合理,我们的大画家也和我们班有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样的呢?你们看 -----”接下来,我又按照文字的内容读了起来。
  这个绘本中类似于这样的补白有好多处,又如,读到“‘嘿嘿嘿嘿,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霸王龙滴滴答答地流着口水,正要猛扑过去,就在这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和同桌讨论讨论,接着往下编。孩子们天马行空,什么样的都有。我趁机引导说:“大家的想法很奇特,其实都不错。如果,让故事中的情节变得更友好一点,相信别的小朋友一定更喜欢听呢!”于是,我又接着往下读,孩子们听的格外认真,并小声地嘀咕着:霸王龙不凶了。那个甲龙对他也很好呀!不管孩子们理解了多少,我想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播下了爱的种子,已经展开翅膀去看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这样的阅读不是很有效吗?
  三、辩论说
  正、反双方的辩论,一般出现在为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进行各执一词的辩论赛中,怎么可能出现在绘本阅读中呢?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一年级的绘本阅读课,让我大受启发。上课的内容是《三只小猪》和《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听课前,简单了解了这两个绘本,觉得这两个是充满矛盾的绘本。在《三只小猪》中着重描写了大灰狼的狡猾、凶残以及第三只小猪的聪明、能干。而在《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中却笔锋一转,以大灰狼的口吻,叙述了它的无辜和不得已。看完这两个绘本,我糊涂了,这怎么上呀,我想,学生也一定糊涂了。可是,我却看到了一个精彩的课堂,一个动静结合的课堂。老师的高明不仅在于教师引领着孩子们讲故事、演故事。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辩论的方式,把课堂引向了思维的深处。
  课堂的精彩部分是这样的:再读与思辨: 1、你们觉得《小猪日报》和《大野狼日报》哪一份报纸说的是真实的故事? 2、请你自己读读这两个故事,自己看看、找找、说说。 3、和小组同伴交流、讨论。 4、分组辩论。 5、课堂小结。在这几个环节中,昀精彩的要数分组辩论了。课堂上,上课的两位老师各带领一个小组,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当对方提出证据时,孩子们会低头翻翻绘本,几个人凑在一起小声地讨论着,然后举起手来,大声地反驳着。我惊讶于一年级孩子如此条理清晰的表达,更惊讶于老师如此大胆而又新鲜的设计。
  有这样一个绘本《鸭子?兔子?》绘本一开始,一个看上去既像鸭子又像兔子的形象,引起了两个小孩的激烈争论。一个确定那是鸭子,一个肯定那是兔子。在不断变换的场景中,他们都有充分的理由。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这样问:“你们觉得呢?”孩子们各抒己见,教室里热闹极了。其实,到底是鸭子还是兔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孩子依据这个形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判断,不断的思考,积极的表达。
  借助绘本这个平台,只要我们老师好好思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092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