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近期经济形势及政策协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凤英
当前,世界经济避免重蹈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覆辙,主要原因是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以V型强劲反弹,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生力军。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发展依然鹤立鸡群,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推动力量格局向东转移,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更趋多元。
经济强劲增长
引领世界复苏
“大衰退”后,世界经济复苏之快超预期,主要得益于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以V型强劲反弹,使全球经济复苏呈现“西方不亮东方亮”态势。
事实上,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靠的主要是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未来全球发展更加难离金砖国家的引擎作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最近五年世界经济增长的70%来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其中金砖国家占半壁江山;后危机时代(2011―2015年),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内需增量将占全球需求增长的一半强,进口增长将占国际贸易增量的40%;世界经济增长将再现8%―6%―4%―2%的态势,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则年均增长2%;金砖国家中的中国和印度“龙头”效应明显,经济将分别年均增长9.5%和8.2%,俄罗斯、巴西将年增4%以上,全球发展重心将加速向新兴大国倾斜。IMF将其称之为“双速”发展,即发达国家复苏迟缓,新兴经济则强劲增长。
作为一个整体,新兴经济在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中表现异常出色,主要因为金砖国家起着排头兵作用,未来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依据主要有: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远未结束,后发优势依然存在,内部潜力巨大;二是经济持续强劲发展,中产阶层队伍日益壮大,由此拉动消费需求旺盛;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强化金砖国家之间经贸合作;四是决策者驾驭风险和管理危机的能力增强;五是危机迫使其加速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型。
然而,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参差不齐,宏观政策取向分化,保护主义延宕不绝。发达国家拼出口、创就业、激消费、促复苏,手段登峰造极,新兴市场紧银根、压通胀、堵热钱、抑泡沫,决策层空前紧张。美国利用“币值低估”力压金砖国家货币升值,借“量化宽松”大肆印钞,向全球转嫁债务。在本币升值、资产泡沫和通胀上升的三重压力下,美国的“祸水东引”可能得逞,新兴市场货币政策可能“脱轨”。美联储滥发“廉价”美元,等于向世界输出通胀,游资窜入推高金砖国家资产价格,加之北非中东乱局,全球掀起新一轮石油、粮食、矿产品及贵金属价格轮番上涨风潮,恐扼杀新兴经济强劲增长势头,繁荣深处潜藏危机风险。
经济群体崛起
加速格局演进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快。全球三组力量――“旧与新”(美欧日与新兴市场)、七国集团与金砖国家、三大经济板块(北美、西欧、亚洲)激烈碰撞,此消彼长态势明显,前者存量依然大,但后者增量升势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金砖国家群体性崛起,是全球力量格局演进的催化剂,使全球发展呈“北冷南热”,增长显“东高西低”,力量似“西衰东兴”。
从两组力量看,金砖国家趋升,美欧日略降。IMF估计,按市场汇率计算,2010年金砖国家在全球产出的比重由危机前(2007年)的13.7%增至17.5%(2000年只占8.4%);到2015年,金砖国家在全球产出的比重将再增4.6个百分点升至22.1%,美欧日在全球产出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59%降到47.1%;到2015年,金砖国家的经济规模将与美国旗鼓相当,相当于占美GDP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27.3%、2010年的75.4%升至2015年的100%,甚至高于美国的GDP规模;“金砖国家”概念的始作俑者――高盛公司报告预估,到2027年“金砖四国”(不包括南非)的GDP总和将超过七国集团(G7),时间比原先估计提前近10年。
从南北力量看,“北降南升”格局正因金融危机而加剧。据IMF估计,按市场汇率计算,2010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比重由2000年的23.6%升到32.6%,发达国家则由76.4%降到67.4%;到2015年,前者将再增9.2个百分点升至41.8%,后者将降到58.2%;到2020年,即使按市场汇率计算,全球经济版图亦将呈现新兴经济与发达经济平分秋色的格式。如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10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GDP规模已超发达国家,分别占世界经济的50.4%和49.6%(2000年这一比重分别为40.4%和59.6%),到2015年,这一比重将变成56%和44%。毫无疑问,金融危机使国际经济结构在量变同时发生着某些质变。
从大国排列看,后危机时代全球10大经济体将发生嬗变,金砖国家量增位升,发达经济位降量减。根据IMF数据估计,到2015年除南非外,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均将进入全球十大经济体,依次排列为美、中、日、德、法、俄、英、巴西、意与印。全球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世界前十大经济体名次将再次洗牌,分别为中、美、印、日、巴西、俄、德、墨、法、英。如果普华永道预测正确,那么届时新兴大国将在全球十大经济体中占据一半,发达经济只有美、日尚能进入前五强。由此可见,未来20年将是国际经济版图剧变的关键期。
当然,国际力量格局变迁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但只要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力量变迁将依然利于新兴大国。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将更加多极,发展态势更加多元,由此推动外围国家加速向中心靠拢,中心国家则加速分化,G7的影响力持续趋降,金砖国家等作用日益上升,全球经济治理将离不开金砖国家等新兴大国的参与和合作。
加强政策协调
促进合作共赢
一、双边与多边经贸合作
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二战以来波及范围最广的经济衰退,金砖国家整体表现出色,甚至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深渊,成为全球复苏“起搏器”。关键是,在危机中金砖国家加强双边与多边经贸合作,“抱团取暖”,共克时艰。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进入表面强劲、实际脆弱、不确定性上升的混沌发展阶段。尤其是,金砖国家共同面临美持续“量化宽松”,致使全球流动性极度泛滥,热钱大量流入市场,引发资产泡沫膨胀,通胀压力飙升,加大宏观决策难度。鉴于此,金砖国家需要密切协调宏观政策,何况在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依然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而且在资本、资源、市场、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互有优势,合作互补性极强。当前,五国人口占世界的43%,外汇储备达3.9万亿美元,自然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以中国为例,中国已是巴西和南非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印度和俄罗斯的主要经贸伙伴。2010年,中国与四国的贸易额超过1800亿美元,增长高于40%,且合作领域日益拓宽。尤其是,面对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金砖国家更应协调对策,强调坚持开放市场,发挥互补优势,扩大经贸合作;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共同维护国际商品、服务、人员等正常有序流动;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成果。
二、全球经济治理合作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加速向多元、多极格局演进,国际经济合作机制呈现多层次并存、功能性细化、新旧交叉却相得益彰的态势。金砖国家应是促进这一格局演进的推动力,保障多极格局平稳过渡的稳定器。在G20合作机制内,金砖国家应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南北合作的纽带。尤其是,在2011年的G20戛纳峰会前夕,金砖国家应该对共同关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经济金融议题加强政策协调。“金砖四国”在G20机制内的政策协调,不仅符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稳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何况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经济新秩序,是金砖国家共同谋求的目标和任务。
三、全球紧迫问题合作
在全球性紧迫问题方面,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危机等,与金砖国家利益休戚相关。金砖国家共同面临西方对其施压减排,必须联手合作,一致要求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为2011年在南非召开的全球气候会议协调立场。另外,粮食危机与能源安全在随世界经济复苏与需求回升而凸显,尤其在北非中东等地缘政治动荡影响下,国际油价飙升,由此推高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新兴市场均面临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对此,金砖国家应该一致表达共同看法。另外,在发展援助与千年计划议题上加强合作。金融危机使发展中国家新增或返贫人口8400万,饥饿人口新增1亿,全球高达10.2亿。金砖国家应代表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增加发展援助资金,促使国际社会给予穷国更多关注,支持2012年在巴西举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金融危机催生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危机治理将金砖国家推入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未来探寻新的国际经济秩序,需要金砖国家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合作前景非常光明。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娟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30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