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中美日经济实力对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竺彩华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关系出现质的变化,中国名副其实地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调整仍处在量变之中,但中美差距正快速缩小;
美日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继续朝着美强日弱的方向发展。
2010年,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新世纪头十年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体现之一。这十年大国经济关系也出现了全面调整。作为全球位列前三的经济体,中美日三国总体上继续保持着对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力,但与此同时,三方自身的经济增长格局却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促使三国的相对经济实力对比关系处于激变之中。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相对地位进一步提升,而美日相对地位进一步下降。
增长格局与相对规模:起落两重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整体进入了一个近30年连续增长的大景气周期。在这个大周期中,中美日三国在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3.2%,其中日本的年均贡献率最高,达20.1%;美国次之,为19.4%;而中国经济虽然高速增长,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基数仍较小,所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只有9.3%。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3.0%,其中美国得益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急剧扩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了近30%,可以说,整个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非美国莫属。而日本在同期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再加上日元升值和国内经济政策失误等原因,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状态,年均增长率只有1.4%,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骤降至7%。中国经济在90年代也有起起落落,1990年因国际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当年经济增长只有3.8%;1997年至1999年间经济增速又因东南亚金融危机而从前几年的两位数降至9.3%、7.8%和7.6%。不过,尽管如此,中国在整个90年代仍保持了年均9.9%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仍达8.8%,超过了日本。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演变,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而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则进一步弱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有关数据,新世纪头十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平均只有1.68%,日本更只有0.77%,而中国却高达10.49%,分别比美国和日本高出8.81个百分点和9.72个百分点。2000年~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上升至14%,而美国同期则由上一个10年的30%下降至16.1%,日本则只有3.2%。在2009年世界经济负增长0.6%的情况下,中国仍实现了9.1%的增长,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而美国则出现了198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6%;日本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为负5.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10年~2015年,世界经济将实现4.6%的增长,中美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7%、2.7%和2.0%,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将高达22.6%,美国和日本则分别为13.5%和3.6%。
战后至今,美国始终保持着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日本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到1968年开始超过当时的联邦德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进入21世纪,中国与美日经济规模差距进一步缩小。按名义汇率计算,2000年中国GDP总量为1.2万亿美元,仅仅相当于美国(9.95万亿美元)的12%和日本(4.67万亿美元)的26%。经过10年的相对高速增长,中国与美国的经济规模差距大大缩小甚至反超日本:2010年中国GDP增至5.88万亿美元,增长了3.9倍,美国增至14.6578万亿美元,仅增长了0.47倍,日本增至5.47万亿美元,更仅增长了0.17倍。
贸易、投资和金融实力:中国快速提升
改革开放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铺就了巨大的发展平台,中国对外贸易进入快速通道。1978年,中国外贸总额仅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进出口只占全球比重的0.78%。到1990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1154亿美元,位次上升到世界第16位,但与美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仅相当于日本的22.1%、美国的12.7%。到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已经是日本的55.2%、美国的23.2%。21世纪头十年,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对外贸易更是加速发展,几年内连迈几个台阶:2004年一举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7年外贸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2010年外贸规模达到2.97万亿美元,相对地位已上升至美国的92%和日本的两倍之多!
作为全球最大新兴市场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在全球直接投资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与美国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与日本相比,中国引资优势愈加明显,对外投资差距也日益缩小。2000年中国吸引外资407亿美元,仅是美国的13%,而到了2009年则攀升至73%,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2010年中国仍保持了第二大外资流入国的地位;2000年中国引进外资就已是日本的4.9倍,之后十年仍保持了这一明显优势,有的年份甚至达到几十倍的优势(如2005是日本的26倍、2010年中国仅非金融类投资就达到了1057亿美元,是日本的53倍)。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迅猛发展,但由于处在起步阶段,与美日差距仍较大。200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是美国的1%、日本的3%,但到了2009年这一比例已分别上升至23%和76%,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达56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美、法、日、德。2010年在全球投资活动未出现明显复苏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出现强劲增长态势,根据商务部统计,中国仅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就高达590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根据日本有关数据,日本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为572亿美元)。
尽管在金融软实力(如金融创新、金融开放程度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在硬实力方面,中国的金融实力正在快速提升。以代表金融硬实力的外汇储备规模和所持有的外国资产数量为例,200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日本3472亿美元,是中国的2.1倍。但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上升至28473亿美元,是日本(10358亿美元)的2.7倍!中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大部分都购买了美国国债,从而为美国国内投资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对中国这一最大债主的依赖开始加大。中美在金融领域形成了被称为“金融恐怖平衡”的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国际经济地位:霸权与赶超
新世纪的头十年是全球经济格局与大国经济关系深刻变化与全面调整的十年。美国、中国和日本作为全球位列前三的主要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期间,伴随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经济实力对比关系出现新调整,三者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美国仍是全球惟一霸权国家,但相对地位进一步下降;日本仍是主要经济大国,但已被中国赶超。
当前,美国仍是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其经济实力在世界上仍然占有绝对优势。2010年美国经济总量达14.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24%,是中国的2.5倍,日本的2.7倍;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尤其是第一大进口国;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和对外投资国;尽管美元作为惟一世界货币的地位不存在了,但仍是世界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但也要看到,伴随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相对地位处于下降趋势,2001年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32.2%,之后便逐年下降,到2010年已下降到23.6%,10年间下降了8.6个百分点,据IMF预测,到2015年这一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到22%。另外,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近年来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呼声高涨,而G20的应运而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日渐式微。
日本经济在战后得到了快速发展, 1966 年经济规模追超英国,1967年追超法国,1968年追超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成为亚洲新巨人,其经济发展成就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外汇储备在很长时间里都居世界第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泡沫经济破裂和东亚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1992年~1999年GDP年均实际增长率仅为0.5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1%。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国际经济地位出现了与美国同样的下降趋势,2000年GDP总量占世界比重为14.5%,之后逐年下降,2010年降至8.7%,预计2015年将降至8%。
在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在改革与开放双轮驱动下获得强劲发展,国际经济地位得到快速提升。1980年,中国GDP仅占世界1.8%,到2000年则上升至3.7%,之后更是加速提升,到2010年已升至9.3%,据预测,到2015年将上升至12.2%。在此期间,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成为G20成员,2010年又获准在IMF增加份额。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也是美国国债和世界很多大宗商品的最大买家。伴随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上升,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日渐扩大,中国因素日益受到重视。
中美日三国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这种全面调整,必然对亚太乃至全球经济格局和大国经济政治关系调整带来深刻影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0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