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学校图书管理员的职能要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加强了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增辟图书阅览室、学校图书馆(室)等。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对图书管理员的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合格的学校图书管理员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思想素质;二是业务素质;三是文学素质。
  关键词:读书;学校图书与管理;素质;业务;思想;文学
  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说:“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基础的基础。”对于书籍,古今中外人士都有着无比崇敬之心。正如英国作家史美尔斯所说:“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高尔基也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史里,书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结晶,无可替代。在科技飞速进步、发展的今天,我们仍以书传承着文明,仍以读书的方式来汲取营养,丰富美好的人生。
  1995年11月5日,国际出版商协会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据联合国在2013年的调查显示,各国人读书的习惯中,以色列是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度阅读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也是居全球之冠。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离不开书。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应具有的一种美德。所以,以色列虽人口稀少,建国时间短,但人才济济,单诺贝尔获奖者就有8个之多。
  可见,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必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反之,那将是可怕的。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记得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的最后部分中说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还记得2017年有一名印度工程师在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中写道:“或许不应过分苛责,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如今,在经济发达、物欲横流的中国,人们似乎都不耐烦于安静中读一本书。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而中国则是4.6本。可见,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这种“识字人不读书”的现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可怕的。
  面对如此令人担忧的状况,我国在发展教育、创办大批中小学校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增辟图书阅览室,按学生(或班级)数目,从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图书馆经费。1989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会议,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协会筹备组,并拟由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条例,促使学校图书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中小学图书馆努力配合学校的教学开展工作,主动为师生提供教学参考资料,组织学生踊跃参加群众性的读书活动。有些中小学校还为学生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知识,培养情报意识,提高自学能力。2018年,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国家教育部就中小学校图书馆(室)的规范管理发出具体通知,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室)在教学期间,每周开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0小时,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不少于一本,鼓励在课余时间、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对师生有效开放。同时对于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藏书也做了具体要求,指出中小学图书馆(室)应当把“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和教育部指导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馆藏建设的主要参考依据,合理配置纸质书刊。以小学为例,学校图书馆(室)的藏书量应为生均25冊,报刊共6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共120种。
  面对如此庞大的学校图书馆(室)的工作量,对管理图书管理员的职能要求自然水涨船高了。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学校图书管理员呢?我认为,(下转第3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5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