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如何让乡镇学校小学生热爱语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乡镇的小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知识面窄、接受新知识缓慢,跟不上学习的步伐。上课、听课缺乏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有不少学生存在着对语文不感兴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总结、分析、努力探究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端正学习语文的态度,激发兴趣
  乡镇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较差、见识少,课外阅读面窄,所学书本知识居多,再加上大多的家长都是农民,不懂得知识对子女生长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么样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总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他们当甩手掌柜,甚至于有的家长连自己的孩子读几年级,在几班都不清楚。针对这诸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客观因素,我采取了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一些语文问题转化为和他们生活相关的语文问题。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设计的好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成功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情境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温故知新,复习导入;创设环境,情境导入;边玩边学,游戏导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导入;利用故事或谜语来导入;联系实际生活导入等。
  2.小组合作,激发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山村的孩子腼腆,无拘无束,且方言浓重,不善于利用普通话表达,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沉闷的主要原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打破这种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有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
  3.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小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局限于每单元一次作文课,教师根据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我通常是让学生先了解习作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列提纲,然后把作文写作任务布置下去,其余的时间全留给学生进行文章的创作。结果收上来批阅时不是干巴巴,就是东拼西凑没有鲜活生命的作品。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讲到“年文化”我想拓展开来“比一比年文化”,但孩子们“傻”住了。有的学生干脆直说:“老师,我们老家过年都不好玩的;就是嘛,还不如“三月三”热闹,就是、就是……”我接口问到那你们的“三月三”怎么个过法?这时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们过“三月三”时要杀猪宰牛,走亲访友,一醉方休。还要举行“篝火晚会”唱山歌、跳竹竿舞、还有拔河比赛、挑椰子、背媳妇……看到学生们找到“话题”说开了,我又趁热打铁来个习作练笔,写一写我们的黎、苗“三月三”。这一次让我批阅到了一篇篇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习作,让我有如初尝春笋般感觉。经过这次的事例我反思总结了今后指导学生习作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有利契机,进行有针对性的习作指导。此外还要结合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打开他们思维想象的空间,让他們自由发挥,相信水到渠自成,相信孩子们的习作天地将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二、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轻松愉快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一般情况,“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因此,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用爱心暖心。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感情这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中,讲课时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机会并加强变式训练,语言尽量通俗易懂。提问时,给“学困生”投去一个充满自信的目光,和蔼可亲的微笑,让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一致,容易产生双方信息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才有效。
  三、教学实行“低起点,精心设计作业、利用优等生资源带动学困生”的教学法
  由于“学困生”基础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所以从学生已学过的、所把握的、了解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类比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在作业的布置上尽量采取灵活、多样化,使班级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作业的设计如果没有层次性,容易使“学困生”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怕学,优等生因作业重复简单而厌学。所以作业设计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一些“自己的作业”或者对“思考练习”进行改进到形式活——口头的、书面的。例如设计一些趣味性作业,把知识寓于故事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使学生“吃”得津津有味,愿学、乐做。有个别“学困生”作业无法完成,这时充分利用优等生资源,让优等生当小老师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让语文较好的当“小老师”引导他们体验当“一名小老师是何等光荣的事啊!”不但促进学生自身要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选出语文小助手,帮助“学困生”及时掌握基础知识,当天的知识必须当天掌握,不然落下的知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让乡镇的孩子热爱语文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探索。“教学有方,却无定法”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有机结合舞蹈、美术、音乐等增强课堂的魅力,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发觉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7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