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火灾危险特点及控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煤化工行业因生产工艺的特殊性,易燃易爆危险品较多,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煤化工企业普遍规模巨大,事故后果影响也极大,如何控制煤化工行业火灾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煤化工行业特有的火灾危险特点,重点分析了相应的控制对策,提出了提高煤化工行业火灾风险控制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煤化工行业;火灾危险特点;控制对策
1 煤化工行业火灾危险特点
1.1 燃烧速度快,火势发展迅猛
煤化工行业火灾,燃烧的物质多为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火灾,燃烧速度快,火势发展迅猛。燃烧产生的高温、强烈的辐射热,都会加大燃烧的猛烈程度,加快火势的发展和蔓延。此外,煤化工装置大多采用露天或半露天的安装方式,垂直高度大,空气流通条件较好,设备安装密集,便于火灾迅速发展蔓延。
1.2 燃烧面积大,易形成立体火灾
煤化工行业加工生产的物料总量大,且多为液体和气体。火灾发展过程中,设备或容器受热爆炸、发生倒塌等情况时容易形成大面积火灾,易燃物料通过楼板孔洞、通风管道、楼梯间、地沟等快速流动扩散,容易形成立体火灾。
1.3 爆炸可能性大
在煤气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主要成分为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的合成气,其爆炸极限范围多数处于4%到75%之间,爆炸极限范围非常宽,点火能量非常小,一个小火花就可能引燃继而引发爆炸。多数煤化工企业生产中都会采用低温甲醇洗工艺来吸收脱除酸性气体,该工艺使用的主要介质为甲醇,具有易燃、闪点低等特点,易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易引发火灾爆炸。
1.4 燃烧生成气体有毒性
煤化工项目使用的原料煤多数含有较高硫分,因此其生产的气体中含有硫化氢等含硫气体,本身具有毒性,发生火灾猛烈燃烧后,又会生成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当消防应急救援时,消防水会吸收部分酸性气体四处流淌,造成环境污染,在救火时也需要消防人员做好自身的气防保护工作。
1.5 容易发生复燃
煤化工行业特有的工艺会生产煤焦油、重环烃、LNG等产品,发生火灾扑灭后处置不当都有复燃的可能性。
2 煤化工行业火灾控制对策
2.1 提高初期火灾监测能力
煤化工企业发生火灾,燃料多为危险化学品,如条件适宜,轰燃现象会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火灾进入充分發展阶段后,很难控制和救援。因此,初期火灾监测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要投用可靠高效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保各类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装备时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次要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消防值班人员来保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因故维修或手动状态时的先期应急功能补充,同时值班人员能够及时地通知消防应急相关人员。
2.2 控制火灾发展蔓延速度
针对煤化工易燃物料容易快速扩散或流动的特点,要在设计或技改时就做足预防措施。例如:将易燃和不燃物料分流,避免易燃物料泄漏蔓延;采用专用防火堵料封堵管线穿墙、穿楼板孔洞;合理设置防火围堰;采用全密封地沟等措施。
2.3 降低爆炸发生可能
煤化工火灾发生爆炸的情况,通常是因泄漏气体积聚,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火花引起。首先应保证泄漏高发点的监测装置正常使用,在线监测准确;其次应具备及时切断或引流气源功能,为消漏处理和消防救援提供条件,以达到降低爆炸发生可能。此外,还应根据工艺特点和装置现场条件,判断是否采取微正压保持稳定燃烧,同时配合惰性气体逐步置换的方式,防止断流迅速,火焰回火造成装置爆炸。
2.4 消除火灾复燃发生条件
煤化工产品中有煤焦油、烃类、LNG等产品,采用泡沫液覆盖灭火后,因物料高温、极低温或者易气化等原因造成覆盖的泡沫液失效,必须持续喷射覆盖相当厚度的泡沫液以与空气隔绝,避免复燃。同时还要采取围堵、截流措施防止物料流淌,视情况设立第二道围堰截流防线。必要时采取黏土吸附或转移物料措施,彻底消除复燃危险。
3 结语
目前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从数量和规模上均有了大的进步,但是行业内火灾事故发生势头也有上扬趋势,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我国煤化工行业火灾风险控制水平,建议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加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开发研究及其在煤化工企业中的配备要求。顺应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潮流,提高消防装备智能化水平。通过装备高度智能化,降低人员误操作可能,提高火灾预警和初期火灾扑救能力;
②加强煤化工行业消防相关单位和人员专业化建设。煤化工企业往往同时使用多种消防系统,设备数量庞杂,评估和维保工作需要技术专业较多,属于定期短时间工作任务,一个煤化工企业往往不具备配备相应人员的现实条件。因而由专业化的消防评估机构和维保机构来开展相关业务就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案,应大力推行消防评估和维保专业化,同时鼓励煤化工企业配备注册消防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应对日常消防工作。
参考文献:
[1]廉文君.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6(35).
[2]杨峻平.浅谈煤化工火灾消防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化工管理,2015(25):130-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7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