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音乐学习和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不同,师生互动是内容推进的重要方式,只有将师生互动的真实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够促进实际业务的发展。笔者试图结合我国教育改革体系的推进,探谈如何做好高中音乐师生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而为实际业务的展开发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改革与教育;高中课堂改革;高中学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学习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发现、体验、创造音乐美的过程,而不是由老师单纯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特别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推进,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对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如何在推进师生互动模式的基础上,提升整体教学的科学性、效果性和实践性,还存在着很多的研究空间,笔者试图对此展开相关的探讨,为实际业务的展开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研究综述
  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学的基础主要指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称为结构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指的是个体的认知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反倒是一个主动学习、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这对于整体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着建构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对于高中音乐课堂学习而言,需要在过程上做出改革,整体上需在环境的影响下结合个体积极主动地构建,来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这是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在实际的互动中,个体需要结合感官刺激来初步构建相关的记忆或印象,以此为依据去感知外界的条件和老师们传达给自己的信息,这对于整体的音乐学习模式而言是一种进步。
  第二,社会学教育视角下的理论基础指的是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也被称为象征互动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所创立的。米德在对学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象征的具体意义,特别是个体和他人的互动或者个体面临的周围环境变动所做出的实际反映,在符号象征上都可以做出表示。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的是事物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在互动时面临情境的不同会做出不同的认知和反应,因此对于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而言,会对学生的个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任何事物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都是具有基本内涵的,内涵都和所处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符号互动理论强调了外在环境对个体认知的影响,作为外在环境互动的内容方式以及对象都会对整体的效果以及个体的思维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三,从哲学视角来看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理论就是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研究的重要基础所在,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所出现的一个范畴,他们强调的是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主体间性通常是主观性而不是客观性的对比,它可以包含在客观性的范围之内,从主体间性的层面来对制度做研究,不仅仅可以发现个体和个体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发现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内在机制,这对于整体组织延续研究而言,提供了必要的规则和结构支持,因此,在高中生音乐课堂的师生互动中,结合主体间性来对其哲学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
  (二)音乐课的特点研究
  高中生音乐课堂主要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突出音乐听觉的体验。每个学科都偏重于不同的感官體验,比如,在语文中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是重要的基础要求所在,而对于数学而言,抽象的思维能力就是其重要的感官需要;而对于音乐课而言,需要重视起学生的听觉体验,音乐学习者,特别是高中生在系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去练,而这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学会区分不同音乐之间微妙差异,感知音乐美好的重要做法所在。突出音乐听觉的体验是需要着重注意的教学目标所在,只有将听觉体验提升起来,努力培养学生们优秀的音乐素质,才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特点是重视音乐的情感体验。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正如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荀子所提到的那样:“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这里所提到的“乐”就是指的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习者去感知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各类情感,特别是在我国的音乐教材体系中,有很多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赞颂社会发展、对美好情愫表达的科目教学。
  第三个特征则是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是美的艺术,正如美术教学的需要一样,因此,提升整体教学中的美育素质是重要的要求。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也是不可名状,而需要去认真体会好的歌曲。对于学生来说是美的熏陶,因此,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音乐聆听和音乐欣赏来努力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所以对于老师而言,需要结合美学的要求引导学生去提升自己的美感,以此为基础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音乐,构建起好的基础。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但是培养的方式相对也是较为复杂而多元的,因此,在高中音乐课堂中需要注意这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推动整体的音乐课程设计。
  二、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一)唱歌学习环节的对策
  结合上文所提到的理论基础和实际从业经验来看,改善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整体效率,提升整体课堂的时代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具体的操作。
  第一,在唱歌教育环节,需要做好相关的师生互动。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明确工作主导作用指的是教育主体在从事教育操作中可以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某一团体可以以此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和开展相关的活动,因此作为高中音乐老师,应当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鼓励者。在新时期的教育活动中老师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吸引力、专家权力、奖励权利、强制权和法定权,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结合这些权利来充分设计相关的课程,并在课程体系中加入发散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巧妙地引导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们自主对整体的音乐课堂作出相关的探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定的新模式的引入。   第二则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课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以提升学生主动性为目标来开展相关的教案设计和教学活动。特别是在新时期,学生们对于各类流行音乐有着自主的喜爱,因此,结合着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引入相关的流行音乐是很好的做法。如何科学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效率,比如在歌颂祖国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设立互动环节,让学生们互相讨论自己对于祖国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引入部分流行歌曲中赞颂祖国的曲目片段,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以此为基础去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这对于整体的教学而言就是很好的做法。
  (二)音乐欣赏教学环节的对策
  在音乐欣赏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要重视音乐欣赏的体验性,老师可以结合情境表演舞蹈编排的模式,提升学生们对于音乐欣赏的体验性水平,但需要注意高中生的个人特点。如果依然结合小学和初中模式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不仅没有办法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还会使学生们对此有所反感,因此,适度地加入部分的成人内容是很好的做法,这对于吸引学生们的共鸣以及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都是很好的措施。在音乐课上也需要做好多学科的融合工作,比如和物理、美术等学科要完美地结合,可以提升学生们内心对于音乐的喜爱感,提升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欢快的曲子在绘画表现上就是线条的灵动和夸张的手法,画面色彩也一定是五彩斑斓的,如果可以和美术老师合作,以美术音乐共同教学为目标,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整体个人素质,对于整体教学效率以及学科改革而言也是重要的做法。同时,也要重视起师生共鸣、引发情感的互動,在互动中不只是模式上的互动以及表面上的互动,情感上的互动也是很重要的,而每个音乐作品背后都包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因此,以此为突破来获取学生们的认知以及个人的情绪,对于整体的课堂把握是有利的,对于整体课堂效率的提升而言自然也是有利的,因此,老师们应当引导学生们去欣赏乐曲、表达情感,在此基础之上去合理地传递情绪。
  (三)音乐基础知识学习的对策
  除此之外,在基础知识教学环节也要做好相关的师生互动研究。对于高中音乐课堂的基础知识学习环节,包括音的基本要素、模式要素、音乐符号、节拍及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学习,特别是基础知识学习和其他学科存在很多不同,需要相对灵活的方式,也需要足够吸引人,因此,结合着游戏教学模式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是不错的做法,比如在音的长短学习中,学生们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来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抽象的内容作出相关的学习;其次是要多结合新时期的各类设施做相关的学习,特别是多媒体设施和各类的智能卡片,对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而言是很好的帮助。
  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言,也应当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于高一学生刚刚入学,因此结合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帮助他们适应高中生活是很好的做法。而对于高二、高三学生而言,他们的课余时间相对紧张,因此,在音乐课中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她们放松是不错的学习办法。如果在高三学生的音乐课堂中仍然结合背诵和记忆的方式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不仅不利于获取他们的认同感,还会为他们增加负担,因此,如何设计整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多样多元多兴趣才是正确的做法。除此以外,也要注意教学的循序渐进,提升整体基础知识的实践性,这对于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升而言也是重要措施。
  三、结语
  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有效开展,对于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和实际的管理者而言,应当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关的研究,从而提升整体的师生互动教学效率,并以此为突破点,带动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袁田.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尹涛.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与学行为观察与效果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王维容(1984—),女,贵州桐梓,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音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4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