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任务驱动、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生态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名师简介】戴世锋,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广州市戴世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戴世锋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史风工作坊主持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首届特约研究员(教研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市教育评估专家、番禺区人民政府督学。全国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第二届“羊城最美教师”、广州市名教师、番禺区名教师、禺山金才奖获得者、番禺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摘   要]在人教版《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接力课中,教师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基础,以“碰撞与转型”为主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生态模式,重新解读鸦片战争后的近代社会,进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课堂;任务驱动;师生互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3-0001-06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密切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方法。在任务驱动過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可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用“已知”来解决“未知”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笔者近日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席长华特级教师,在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研修中,承担的人教版《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接力课为例,阐述如何构建“任务驱动、师生互动”历史课堂生态模式。
  【课程标准】
  2003年版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
  2017年版课标: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第14课。教材分为三个子目,第一目“开眼看世界”,介绍了“开眼看世界”的背景以及林则徐和魏源等向西方学习的活动;第二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介绍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和实践,即洋务运动;第三目“维新变法思想”,介绍了早期维新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
  【教学立意】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Ⅰ和必修Ⅱ,对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初步的历史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的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和系统认识。与此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较为单一和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着重补充有关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探讨思想变化的特点及影响。根据接力课安排,笔者负责第一、第二目的教学任务,以“碰撞与转型”为主题,通过情境创设,设置“影响历史人物思想变化的主要因素”“鸦片战争后中国在‘碰撞’中是否实现了社会转型”等小组探讨任务,让学生感悟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大致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艰辛过程,从物质层面的近代化,到制度层面的近代化,再到心理层面的近代化。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进入到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学习。我做了一个主题定义,即从“碰撞”到“转型”。什么是“碰撞”?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片,图里老人和小孩在对视,两者的年龄相差了近百年。假如将其定位在19世纪中期,我们可以把这位老人比喻成晚清政府吗?
  学生:可以。
  设计意图:通过照片上老人与小孩对视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将老人和小孩分别形象地比喻为清政府和西方国家,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近代的‘碰撞与转型’”。
  教师:相对应的这位小孩可以比喻成刚刚崛起的西方国家。中西方的第一次碰撞是鸦片战争,这次初碰撞导致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谁?
  学生:林则徐、魏源……
  初碰撞(19世纪40~50年代):
  【政治方面】
  教师: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过去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现在是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民族矛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的第一次碰撞是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而带来政治方面的转变。
  材料一   外国人等不准私带外国妇女进入广州,胆敢故犯,立即停止通商,并将此等妇女强制送还澳门。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建立在华夏文化优越基础上的“华夷”观念,倡夷夏之辨,明人禽之辨,以是否尊奉华夏礼乐教化、仁义道德来辨别华夷……“华夷之辨”、“人禽之辨”的观念在华夏对峙之时,更是甚嚣尘上,往往成为攘夷和排外的政治口号。
  ——杨俊杰《浅析鸦片战争后广州绅民的反英入城斗争》
  教师: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分析作为通商口岸的广州为何拒绝英国人入城居住。
  学生1(卢某某):由于受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所以他们对外国文化看不起,不想英国人来到广州居住。
  教师:过去清政府一直实行闭国锁关政策,要在官方允许的情况下才能与外国通商。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词则是“华夷观念”,以是否尊奉华夏礼乐教化、仁义道德来辨别华夷。这是一种以中华为中心,“贵华夏、贱夷狄”的观念。   材料三  那一群到上海来的白种人……无论跑到哪里去,就有一大群好奇的中国人跟到哪里。他们在窗畔门户中望着白种人;有几个小孩,看见白种人走进就会哭起来,因为他们听人说过,白人是不怀好意法术高强的恶魔。
  材料四  在中国的土地上,白种的妇女可以陪着他们一起走路,他们看着这些简直有点难以置信。现在,那位可敬的美国牧师罗锐益和那位英国人劳斯赫脱医生,在一个安息日的阳光满天的早晨,可以安详地走向英国领事馆去做礼拜了;而劳斯赫脱医生的太太和女儿可以坐着轿子走在他们的前头。
  材料五  外人购得田地80亩,建造公园,位于今南京路以北,河南路以西。最初的赛马,便在这里举行。每逢春秋赛马之期,西洋士女,如云而集。
  ——郭卫东《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妇女进入中国通商口岸问题》
  教師:根据材料三、四、五,请同学们指出中国人对待英国女性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1(卢某某):从一开始的好奇、害怕到后来觉得与中国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后来的习以为常。
  教师:从“好奇”“害怕”到习以为常,这反映了什么发生转变?
  学生1(卢某某):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学会分析鸦片战争前后,华夷观念的转变。
  教师:说到思想的转变,我们不得不了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他出生在东南沿海的福建福州,4岁开始接受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少年时立了“经国救世”之志,26岁中进士,54岁受命禁烟。他的个人相关著作有《华事夷言》《澳门新闻报纸》《四洲志》等,其好友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之上著了什么?
  学生:《海国图志》
  设问:这主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关注点有何变化?
  教师:《四洲志》是中国人最早介绍西方地理的著作。在他的影响下,徐继畲、姚莹等也相继出版了介绍外国历史、人文事物的著作。这说明此时的思想发生了从个体到群体、从思想启迪到思想潮流的转变。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重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教师:中外碰撞的结果就是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了以上重大变化,这主要反映了当时读书人的关注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开始关注现实问题,开始关注西方。
  【思想方面】
  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开明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这代表了新思想萌发,中国人从盲目自大到开始向西方学习。
  教师: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引导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这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因此,在第一个碰撞之后,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开始“开眼看世界”,探索新知,寻找强国之道,从盲目自大到开始向西方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林则徐的生平,让学生明白历史人物的思想转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接下来的小组探究做准备。介绍林则徐思想著作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明白当时已出现了一批了解、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和著作,传统华夷思想已进一步发生转变。
  合作探究一:列举影响历史人物思想变化的主要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5个以内),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教师:下面我们分小组探究“分析影响历史人物思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请列举出主要因素,按照你们所认为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阐述理由,可从理论、史实等依次展开。
  学生2(黎某某):我们组认为最重要的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内忧外患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第一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发了洋务运动,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器物。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政治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
  教师:还有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3(黄某某):我们小组认为影响历史人物思想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教师:这位同学举的例子是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并引起了一系列社会变动。由此他认为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还有其他小组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3(赖某某):我们小组也认为经济为首要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占主导地位,但从鸦片战争开始,小农经济受到冲击,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经济的变动带来社会的变动,迫使地主阶级开始寻找方法挽救封建统治。
  教师:这位同学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认为经济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4(吴某某):老师,我们小组有不同意见。我们组认为他们的两个观点都不对,我们认为影响历史人物思想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因素。现在探讨的是思想转型,而不是发展。假设政治是一个因素,那么在耆善接替林则徐作为新的总督之后,耆善的执政理念应该跟林则徐一样,但由于他们不同的经历,耆善并没有发生思想转变。即使是康有为、梁启超作为师徒关系出现在维新变法里,他们的个人观点仍有不同。如果是经济因素,在宋朝时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但宋明理学的主要几个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也只是在儒学的体系中进行调整和发展,并未突破。所以我们认为影响历史人物主要观点的是个人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政治因素。
  教师:这位同学从个人层面,尤其是个人的阅历、教育背景来分析,认为时代是一样的时代,为什么有些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而有些人没有呢,关键还是自身,这是运用了内外因的哲学原理来探讨。那我们再找一个同学发言,看有没有能把这几个观点概括起来的?   学生5(石某某):我们小组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文化,它囊括了前面所有的因素。文化是一个人思想变化的最主要根源,比如说明末清初顾炎武等人受传统儒学和程朱理学的影响,所提出的观点仍然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这就证明了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历史人物思想的发展。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一起来思考,历史原因究竟有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我个人认为大家除了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分析,也可以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层面进行分析。
  “强调历史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或主要原因是我们历史教学的一大传统,但我们却很少能够深入思考——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个原因是否重要或主要的?事实上,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通常是基于感觉,而不是基于实证。问题就在于——无论是分析主要原因还是重要原因,它都是一种价值判断,而并非事实判断……当一个人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思路:第一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强调;第二是依据某种理论或学说来强调。”[3]
  教师:我们有学者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原因有主次轻重之分吗?我们平时判断一个原因是主要还是次要,都是基于我们的感觉而不是我们的实证。所以大家在进行感觉判断的时候,必须要具备两个思路,第一是要从有利于的方面来讨论,第二是有没有可依据的某种理论或史实。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思考影响历史人物思想变化的主要因素,这有利于学生充分调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教师的点拨,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再碰撞(19世纪60~90年代):
  教师:第二次碰撞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这次碰撞是什么事件引起的?
  学生: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内部呢?
  学生:太平天国运动。
  教师:所以清政府是在内忧外患之下开展了什么?
  学生:洋务运动。
  【经济方面】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4]
  教师:我们讲碰撞不仅是中国和外国之间的碰撞,在中国内部也有碰撞,如顽固派和抵抗派的碰撞、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碰撞,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谈的第二个碰撞。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这时候清政府认为自己在哪方面有问题呢?
  学生:器物方面。
  教师:那清政府认为自己哪些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学生:思想、制度。
  教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洋务事务,根据这个洋务事迹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必修二涉及的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洋务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
  学生:19世纪60~90年代。
  教师: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
  学生:“师夷长技以自強”“发展军事工业”。
  教师:后来以“求富”为口号发展了民用工业,除了民用工业,我们看到洋务运动还涉及了哪几个方面?
  学生:教育、航海……
  设计意图: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给近代社会带来了第二次碰撞,清政府内部开明的地主阶级开始开展洋务运动,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从而带来新的转变——经济形态的转变。
  材料六  近代中国的“顽固派”从来不从技术层面论证、反对“新事物”,而是将是否应当兴办电报、兴修铁路这种技术问题提升到“道德”、意识形态层面……这种凡事都先要问“姓什么”,究竟是维护了传统文化还是耽误了传统文化?对统治者有利还是有害?是“爱国”还是“误国”?是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阻碍社会发展?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材料七  1876年,李鸿章在会见日驻清特命全权公使森有礼时的谈话可见对变革的巨大偏见。李鸿章说:“阁下赞赏模仿欧风,废弃旧来服制,犹如将自国的独立委身于欧洲的制度,岂不是遭人唾弃,羞耻之事?”“我国决然不会进行如此变革,只是不得不在武器、铁道、电信等机械方面,积极吸收西洋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正是那些国家最优秀之处。”
  ——王元新、孙军《揭秘:李鸿章晚年因何感慨“都是纸糊的老虎”》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大致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从物质层面的近代化,到制度层面的近代化,再到心理层面的近代化。“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改造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阶段性的文化对策,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尤其是它所引发的近代经济变革,客观上使学习西方、改造传统文化进入了变革封建政治制度的历史阶段,为近代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5]
  教师:根据材料六、七,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洋务运动主张的中体西用思想。从材料六、七中我们能解读出什么讯息?
  学生6(梁某某):顽固派反对新学,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
  教师:反对新学,反对新事物。传统的顽固派把外国的东西上升至道德、意识形态层面,不管它好不好,先问它姓什么。但材料七呢?还是在强调中体中用,中国的思想制度可以为我所用,不需要进行变化。材料七中李鸿章的观点最核心的是哪句话?
  学生6(梁某某):“我国决然不会进行如此变革”。
  教师:这“如此变革”指的是要变革什么?
  学生:制度。
  教师:根据这两段材料,我们如何来评价中体西用?
  学生6(梁某某):洋务运动只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深入到制度层面。
  教师:那洋务派为什么要提出“中体西用”?为什么不能学习制度层面的东西呢?
  学生6(梁某某):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洋务派的主要人物是地主阶级,其阶级利益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制度进行变革。   合作探究二:根据学材中“社会转型”的含义,运用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在“碰撞”中是否实现了社会转型。
  教师:刚才我们谈到了对中体西用的评价,那我们再回头看一下,从1840年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阶段。我们这一课涉及了第一次碰撞中由鸦片战争带来的开眼看世界,第二次碰撞中由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洋务运动。那我们说这系列的碰撞带来的究竟是转变还是转型?根据我们课前预留的内容,请同学们根据学材上社会转型的含义,结合史料、史实来分析中国在多次碰撞之后是否实现了社会转型?并说明理由。
  学生7(吴诗某):我们组认为实现了转型。从政治方面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从经济方面看,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在这期间,洋务运动局部地区的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思想方面来看,林则徐等人的开眼看世界,唤醒了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民族危机感,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对外关系上,打破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所以我们认为实现了转型。
  教师:这个小组有理有据地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给出了实现转型的理由,做得很好。有没有其他小组提出不同的观点?
  学生8(丘某某):我们小组认为没有实现转型。从学案给出的社会转型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转型不是社会局部的改变,而是社会整体系统从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根据这个概念,它的逐步解体只是展现出一种状态,它是开始转变,还不是完全转变,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中体西用”,只是学习了器物层面,没有从制度上开始学习。那时候学习别人的器物也只是为了维护封建势力的统治,所以从这点来说,也只是对局部的转变。
  教师:这位同学从社会转型的概念出发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并未实现转型,只是开始出现了转变,而且转变的影响和范围也极为有限。究竟转了还是没转,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转变不等于转型,只有当量变发展到质变,才是转型。我们这个单元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既然是潮流,那说明只是有向这个方向走的趋势,还是有可能会倒过来发展的。如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袁世凯又复辟了帝制,这说明思想具有反复性。
  “大多数历史教师都能够接受历史认识具有双重性(主观性和客观性)这个命题……其实,任何历史问题都会有一大堆的解释,中学教科书所呈现的,无非是我们认为是最合理的一种解释。
  历史思维教学,需要让学生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历史解释是多样的,任何历史问题都会有多种解释;第二,历史解释是有优劣之分的,我们要努力掌握好当前最佳的一种解释。”[6]
  教师:从概念出发,历史解释它的依據在哪里?历史解释有没有优劣之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有优劣之分,这其实涉及历史解释的合理性问题。根据学者提出的观点,很多老师都承认和接受历史问题有双重性、主观性和客观性。所以,对于双重性这个命题,我们教科书所呈现的也仅仅是教材编写者认为最合理的部分。那么我们就可以明确两个问题。第一,历史问题具有多样性,历史解释也具有多样性。第二,历史解释有优劣之分,因此我们应该在唯物史观的统领下选择其中最合理的。同学们如果对这个问题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图书馆借阅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国庆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及刘祖云的《社会转型解读》等书籍继续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第二个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学会利用掌握的史实,辩证地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近代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碰撞,导致其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的转变,是否带来了社会转型。最后通过教师点拨,帮助学生认识历史解释的合理性。
  结语:本课通过任务的驱动、情境的创设,较好地形成了师生间的互动,实现了从关注教师“怎么教”到学生“怎么学”的转变,紧扣了“碰撞与转型”教学主题,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指引和学法指导,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情境创设指的是事情发生的环境,要有明确的人与事,但本课的情境创设还略显空泛。此外,任务驱动和情境创设应该具有学法指导、配套学案、学业评价,而关于本课设置的相关任务的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致谢: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教授在课堂设计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教育硕士陈顺达、朱敏仙、钟安琪、杨诗晓和李娅芝在课堂实录整理方面提供协助)
  [   注   释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
  [3]  黄牧航.原因有主次轻重之分吗?[J].中学历史教学,2017(2):1.
  [4]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69.
  [5]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49.
  [6]  黄牧航.历史解释有优劣之分吗?[J].中学历史教学,2018(6):1.
  (责任编辑    袁   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9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