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南丝竹音乐的艺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江南丝竹音乐开始于清朝末期,和人们的生活关系紧密,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写照,具有浓厚的乡俗气息,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大型节日,人们都会演奏它来表达感情。江南丝竹是一种传统的乐器种类,是一种具有明显特征并且值得后人鉴赏音乐类型。江南丝竹音乐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打磨,才变得如此成熟。本文对江南丝竹音乐的来源、相关乐器和特点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江南丝竹;音乐艺术;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识码】A
  江南丝竹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第九》中,其内容:“金石丝竹,乐之器也”。二十世纪开始,丝竹音乐从上海起源,慢慢地传播、改进,随后遍布大江南北。江南丝竹音乐对其他地方和其他种类的乐曲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积极影响,作为一种地方音乐,从刚开始的市井音乐发展到现如今炉火纯青的地步,一定融合了无数艺术文人的努力。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对进行相关研究很有帮助。
  一、江南丝竹音乐的来源与发展
  明代嘉隆年间,以张野塘为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丝竹乐队,他们用工尺谱演奏,有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慢慢发展成专业的演奏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的乐种“弦索”可以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后来它与民俗结合起来,并且有了广泛的民众基础,被称为江南丝竹。最初民间合奏的主要形式是《苏南吹打》,后此曲衰落,上海的《锣鼓四合》将其代替,成为江南地区民间合奏的主要代表形式。上海一带的音乐形式——清客串,是促进江南丝竹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形式广受人们青睐,红白喜事都可用这种形式,是一种业余性质的民俗活动,演奏的曲子主要有《六板》《四合》等。随着国家情况的跌宕变化,江南丝竹逐渐发展起来,愈发正规,直到成为我国一个重要乐种。
  二、江南丝竹主要乐器简述
  (一)江南丝竹之“丝”
  “丝”包括二胡、琵琶、扬琴、三弦、中胡、秦琴等。江南丝竹乐合奏以二胡、笛子为主,其他乐器为辅,默契协调,给听众一种独特的韵味。二胡在演奏时要求右手弓法丰满柔和,连绵不断,力度变化细腻,左手熟练掌握演奏技巧,如滑音、勾音、空弦装饰音等。琵琶音色清脆、明亮,富有颗粒性,左右手配合,左手主要技巧有颤音、顿音、泛音等,右手技巧有弹、挑、滚等。扬琴在演奏中添加了各种插入音、经过音等音型,在演奏手法上擅长使用连打音、轮竹、颤音等技巧,多以装饰加花、减字抢当等形式为主,它的声音有清新绵长,抑扬动听的特点。
  (二)江南丝竹之“竹”
  “竹”包括笛子、箫、笙等。笛子在演奏时要注意气息的控制,音色圆润饱满,高音清远含蓄,低音悠扬婉转。经常用到的技巧有垫音、打音、倚音、泛音等。箫,是一种很古老的吹奏乐器,演奏技巧和笛子一样,也需要控制气息,可吹奏出滑音、叠音、打音等,但不如笛子灵敏,适于吹奏悠长、恬静的曲调。如《春江花月夜》中,与琵琶相互配合,描绘出船上箫鼓鸣奏的场景,箫声绵绵,流畅抒情。笙的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演奏技巧有顿音、倚音、跳音等,它的演奏技巧是所有吹奏乐器中最为丰富的,大大提高了管乐的表现力。
  (三)江南丝竹之其他乐器
  其他乐器有板、板鼓、碰铃等。板是在演奏过程中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等。板鼓,在《清朝续文献通考》中“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它是乐队中的指挥乐器,和拍板并用,一人兼奏,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主要标志节奏,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主要有双打、单打、闷打等技巧。碰铃,碰奏体鸣乐器,声清脆悦耳,响铜制的铃延悠长,黄铜制的铃延音较短,是增加音响色彩的伴奏乐器。
  三、江南丝竹音乐的特点
  (一)调式和音调特点
  在五声音阶中,分别以一个音为主音时,就形成了不同样式的调式,而且调式的名字是以阶名命名的,例如以第一级“宫”为主音时,就成为宫调式;以第二级音“商”为主音时,就称作商调式,以此类推。五音有宫商角徵羽五级,而江南丝竹音乐主要以羽调、徵调和商调为主,除了单独的调式,在转换的时候,经常和宫体系的宫调、徵调和羽调相互替换。宫调,其声漫而缓,属土的情志是思;商调,其声促以清,属金的情志是悲;角调,其声呼以长,属木的情志是怒;徵调,其声雄以明,属火的情志是喜;羽调,其声沉以细,属水的情志是恐。不同乐曲表达的情感不同,那么尾音所停留的音调就不同,例如羽音会让观众体会到柔美,而落在角音上,会留给听众无限的美好空间。不同的乐器带给人的情感冲击是不一样的。
  (二)速度、节拍和节奏
  江南丝竹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具有“稳”的特点。在欣赏江南丝竹时能明显感觉到它的节奏平稳、节拍均匀,并没有速度上的大起大落或转换的明显对比。节拍和速度构成了节奏,从节拍来看,江南丝竹乐曲往往采用较为稳定平衡的2/4节拍和4/4节拍,很少使用单拍子或动感的三拍子,这样的节拍组成就决定了江南丝竹乐曲节奏的平稳性。就速度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整首曲子速度大致相同,或者很少有变化,节奏平稳。如《慢六板》整篇是以每分钟三十六拍的慢速进行,《中六拍》、《小六板》都是以一秒钟一拍的中慢速進行。第二种,整首曲子能感觉到有速度的变化,但是以渐变的方式呈现的,并没有突变,例如《行街》开始每分钟四十二拍,到后边加快到每分钟九十六拍和一百二十拍。第三种,速度有明显不同但节拍是均匀的,如《八合》。
  (三)音乐的曲式结构
  江南丝竹音乐的曲式结构基本上有两种基本类型:单曲变奏多首曲牌连缀、由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结构,以板式变化手法最有特点。它经常选择一个曲牌作为母曲,再加上放慢加花或加速减字的手法衍生出几首独立的乐曲。例如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就发展出五首不同的曲子,被称为“五代同堂”。它的变化过程是从快到慢,从简单到复杂。第一曲《老六板》,旋律简单朴实;第二曲,《快六板》,活泼生动;第三曲,《中六板》,旋律轻快,较为平稳;第四曲,《中花六板》,旋律流畅,速度不快不慢;第五曲《慢六板》,旋律舒缓柔美。前两曲均为流水板,第三曲为一板一眼,第四曲为一板三眼,最后一曲为一板七眼,其中,第四曲《中花六板》最为出名。若要使用连缀演奏,则可以先从第五曲逆序开始演奏,速度由快到慢,结构由繁到简。
  (四)乐曲演奏的力度
  江南丝竹在演奏过程中,每种乐器根据整首曲子的情感主题,通过旋律的装饰加花,再加以奏法的形式多变,以及力度上的强弱交替,组合成一曲完整的乐曲。其中演奏的力度对整首曲子的情感把握很重要,它可以带动听众的情绪变化,使人们对曲子的理解更加深刻。大部分曲子的力度选择都是由弱到强再到弱的渐变形式,带动人们的情绪变化,由平静到激动,最后再归于平静。这些曲子在开始大都使用散板。也有部分曲子不用渐变形式,例如《行街》在曲子的末尾部分,戛然而止,并没有以舒缓的曲调结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特点等因素,在研究过程中不能与背景分离开,应该与地方的习俗和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一起研究,对丝竹音乐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江南丝竹音乐的研究,更深层次地了解了这样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乐种。江南丝竹乐的主题大都简谱明朗,真实地表现出民间的习俗景象。反映了江南人民爽朗乐观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刘晓辉.论江南丝竹的曲式结构[J].黄河之声,20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5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