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机械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日益强烈。由于现有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从而造成该专业人才在毕业后无法有效适应机械制造企业的岗位要求。为此,本文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阶段我国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械制造;人才培养;培养路径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4.222
0 引言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对人才培养的日益重视,使我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工作,致力于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也使能力培养成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机械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设备零件愈发精密,这使机械制造企业急需大量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以此确保机械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此背景下,建立校企合作模式,探寻该模式下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已经成为该专业对人才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所在。
1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特征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主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教学主体、培养目标以及教育资源。首先在教学主体上,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使教学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师,与学校进行合作的企业也同样是教学主体。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在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以及考核指标的选择都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其次是在培养目标上,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企业各个岗位的人才类型来设置课程内容,从而实现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最后是在教育资源上,校企合作模式可使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实现资源互补与高效共享,使学校与企业能夠共同发展。
2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当前许多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使学校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制定脱离了企业实际需求,培养目标缺乏鲜明特色,这也使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难以在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中发挥较大作用。
(2)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不紧密。由于学校在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中,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致使其在教育工作中过于侧重理论灌输,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难以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当中,学校也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岗位要求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导致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时,往往会产生学而无用的感觉。
(3)教育人员能力有限。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企业的努力,学校教师虽然具有较多的教学经验与丰富的教学方法,但却缺乏对企业岗位技能的认识与理解;而企业技师虽然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但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上却明显不足;这造成了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师的能力各有欠缺,无法进行良好互补,从而降低了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3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1)明确培养目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应以学生职业能力作为培养核心,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在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制定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和自主实践来提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目标中应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和实训,使学生在不断的实习和实训过程中对企业的岗位技能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将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中的知识有效融入实践锻炼中。
(2)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面对企业对机械制造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必须要做好专业建设工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与企业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并结合企业岗位的实际应用需求来进行专业建设,制定合理的专业课程内容,可由学校聘请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
(3)以生产过程为导向来开发专业课程。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专业课程的开发应具备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应以生产过程作为专业课程开发的整体导向,加快专业课程的改革速度,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优秀教师共同负责专业课程开发,使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被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行业新技术引入到课程教材中,并对课程教材进行定时更新,以此确保课程教材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4)提高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人员,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来说,提高教育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学校应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教师团队,积极引导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对企业岗位技能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企业技术人员也应积极参加教育能力与教育知识培训,增强其教学能力,使其能够为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指导。
4 结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为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实现了校园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推动了学校在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产学研一体化结合,使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实现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金涛.“校中厂”模式下产学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以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4):47-51.
[2]俞宁,盛定高,徐善状,刘永利,何时剑,喻步贤,杨新春.基于校企联动、人才共育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2):21-25+31.
[3]曾志深.校企合作模式在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 劳动保障世界,2015(S2):128-129.
作者简介:赵冬(1988-),男,安徽灵璧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7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