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的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承受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与其饮食结构的不断转变,致使肿瘤病症的发病群体在临床上逐渐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临床上也出现很多的抗瘤性药物,这类药物种类的大量增加,致使进一步提高了用药选择不合理情况发生的机率,这一现象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用药安全,为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本文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抗瘤药物的常见性溶媒错误进行了调查
  分析。
  【关键词】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溶媒错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2
  现阶段,肿瘤病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呈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患病群体逐渐呈现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此过程中肿瘤患者对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也逐渐增加,伴随着各类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出现,其在增加肿瘤病症治疗方法的前提下,也出现了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致使影响患者的病症治疗效果,情况严重者,还将直接导致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基本上所有抗肿瘤药物都将会带给患者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该类药物的过程中应将适量的溶媒作为载体进行配合使用,以在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提高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但是若选择溶媒错误,将将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且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基于此,本文对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内容见下文。
  1 溶媒选择不当
  (1)100 g的奥沙利铂融入于浓度为0.9%的NS溶液中。奥沙利铂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广谱性、低毒性以及高效性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类药物,该类药物具有安全性较高,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优势,且该药物还将有效的与其他抗肿瘤类药物进行联合服用,针对于上述优势,该药物目前普遍被应用在临床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不得与碱性药物直接进行服用,必须使用使用浓度为5%的GS做溶媒,氯化钠溶液会导致奥沙利铂注射液药物发生絮状沉淀现象,而且这两者药物容易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例如静脉炎等,所以,在给予患者奥沙利铂药物的间隔应使用使用葡萄糖溶液进行冲管。
  (2)80 g的表柔比星融入于浓度为0.9%的NS溶液中。很多表柔比星药物附加说明书中都说明在使用该药物的过程中,应使用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若直接对该药物进行溶解将容易产生絮状沉淀物,所以在对表柔比星药物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在对该药物进行溶解后,应再使用氯化钠溶液对其进行稀释。
  (3)紫杉醇脂质体溶媒的选择只能为葡萄糖。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在选择溶媒的过程中,若选择氯化钠溶液的话,将会发生脂质体聚集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脂质体的物理体系不稳定,致使其对溶液的PH值的要求性较高。紫杉醇脂质体在贮存的过程中,其会出现有聚集、絮状等不良现象,将该药物与氯化钠溶液进行混合后,将有可能致使紫杉醇脂质体中的脂质体膜材磷脂发生氧化反应或者是水解反应,致使患者的不饱和脂肪链出现断裂现象,最终导致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无法发挥其应有功效。
  (4)依托泊苷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依托泊苷在葡萄糖溶液中将会形成微小的沉淀物,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中阐述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托泊苷的浓度不得超过0.25 mg/mL,但是,临床上经常性的会存在有该药使用浓度超出规定范围现象的发生。同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将依托泊苷融入于生理盐水中将存在有部分药物无法溶解的现象,使之药物的药效无法正常发挥。
  (5)吉西他滨药物在选择溶媒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
  100 mL的氯化钠溶液。吉西他滨药物说明书中较为推荐的溶媒为氯化钠溶液,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2],100 mL的氯化钠溶液将更有利于抑制患者骨髓移植不良现象的发生率。
  2 溶媒量选择不当
  在确定溶媒及抗肿瘤药物的前提下,溶媒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浓度,若药物的浓度过大,将增加药物的副作用,过小,则将降低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溶媒量多大还将延长药物的静脉滴注时间,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少的溶媒量又将抑制骨髓抑制的增加,导致患者出现静脉炎,或者是对患者的肾小管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确定抗肿瘤药物及溶媒后,应严格把握溶媒量,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病症治疗效果[3]。
  3 结束语
  近年以来,据临床调查发现,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对于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样的环境下,就导致各大医院对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需求出现日益递增的趋势,在现阶段,面对市场品种繁多的抗肿瘤药物,如何进行科学化的用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据调查研究发现,临床当中使用的众多抗肿瘤药在服用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不良反应、副作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增加患者临床治疗风险水平[4]。值得注意的是,抗肿瘤药物当中,有一部分药物需要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因此需要借助溶媒为载体,但在实际操作运用当中,由于溶媒的错误使用,对患者存在较大的风险,致使极易导致干扰药物理化性质现象的产生,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这与溶媒选择当中的种类、介质、浓度、剂量等都息息相关。因此,对静配中心进行的抗肿瘤药的处方进行科学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溶媒的选择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对临床的用药安全以及优化患者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溶媒错误在医院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环节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有效避免溶媒错误事件发生机率,需要医院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高度的重视,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出于长远考虑,开展周期性的药方试验与探究有助于提升整体静配中心药物配置的科学化水平,其不仅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具有很大促進作用,其可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文静.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6):19-20.
  [2] 刘 娟,刘小潘.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04):179-180.
  [3] 赖谋锋,盛向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应对方法[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4):83-85.
  [4] 梁广斌.我院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7):90-91.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