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手、动脑,去经历学习过程。可见数学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感悟;提高效益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立足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取得了一些成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同行探讨。
  一、創境激情,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教学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一定思维的人,对新奇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感,这种好奇感就会有效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急于去弄个究竟。可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算这个道理。
  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激发。同时,学生学习兴趣又总是与学生的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反之,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则往往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教育学家非常总是情绪体验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要依靠和利用教学材料,去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充沛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在乐中去学习,去获取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指导质疑,引导探究,增强学生参与教学课堂学习的能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去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把学生带进数学情境之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活动,将他们置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教学学习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地位,让他们体验独立自主的学习经验,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去有效体现出新课程下的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发展,感悟到学生的快乐。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小学生学习教学也是这样。问题和疑惑既是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又是教师诱导学生熟读精思的良机。激发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并通过积极思考,讨论争辩,达到释疑。数学教师要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被动式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这与新课程教学理念是背到而驰的。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是比教师直接问答要高明得多的举措,不仅克服学生的被动情绪,是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还能使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得到提高。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去精心辅导学生进行质疑,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又要科学引导,把一些质疑的方法引导给学生,提高质疑水平。提出问题了,就要训练学生自主地探究,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具体的内容和问题的难度,探究可以是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这个积极交往、主体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增大了,思考是时间充分了,表现的机会增多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发展。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课题,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课后,我也很少会办公室,常常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脑筋急转弯等等。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教师要把学生当着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去呵护他们,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遇学生思想上有矛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去给予疏导,让学生在困境中,感受到教师的慈爱之心,犹如自己的父母一样,感受学校生活犹如自己的家一样处处充满温暖。这样,教师去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四、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的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就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回答。这样所回答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获取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反思;《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2017年;孔艳丽
  [2]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新课程(小学)》 2017年05期;陈呈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探究;《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01期;姚爱云、罗平
  [4]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快乐阅读:开心辞典(上)》2011年 第8期;唐士奎
  [5] 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策略;《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3年 第22期;徐玉连
  [6]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及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 第89期;张红侠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新街镇中心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