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元素周期律”为例,从教学思路、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
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积极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主动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注重引导学生在化学知识结构化的自主建构中理解化学核心观念,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任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1] 。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课时设计:试编元素表→寻找周期律→探究周期律→应用周期律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重温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发现规律,探析规律,应用规律,体验周期律的价值。
二、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和相关数据分析,认识原子结构、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初步建立金属性、非金属性判断的认识模型。
(3)通过推断锶、硒两种元素的性质,感受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物质性质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原子半径等相关数据和实验事实的对比与分析,诊断学生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的水平。
(2)通过对第三周期金属性、非金属性探究实验方案的交流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
(3)通过锶、硒两种元素性质推断的讨论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试排元素表
[情境素材]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这一伟大成果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1789年,安托万-洛朗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元素表》,将当时已知的33种元素分四类。1829年,德贝莱纳提出了“三元素组”规则,他发现每组元素都有三个化学性质相似的成员。1865年,纽兰兹提出“八音律”,他发现随着原子量的递增,每隔8个元素,元素的性质就会重复出现。后来,门捷列夫将当时发现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进行反复排列比较,1869年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 。
学生活动一:发给每小组1-18号元素的卡片,卡片上包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等信息,参照科学家的思维,根据信息编排元素表,并解释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以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到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科学家经历了艰苦而又漫长的探索过程,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学生思考周期表中分類的依据,提出疑问,初步感受元素周期律的存在。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脉络,通过学生动手排列元素卡片,小组交流,得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给学生创造一种体验式的学习环境,感受科学研究的成功。
2.数据对比,寻找周期律
学生活动二:利用图表,对比分析卡片上原子半径等信息,寻找其中的规律。小组交流讨论,总结规律。
设计意图:高一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对比卡片上的信息,作图表,直观地呈现变化规律,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环节培养学生阅读信息、提取信息、图表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诊断学生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的水平。
3.实验设计,探究周期律
探究实验一:搜集证据、预测金属元素原子的性质,提出金属性的概念。以11~17号元素中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探究为例,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给出试剂确定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物质实验 Na Mg Al
与水的反应 与冷水反应
与热水反应
与盐酸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各种证据,对Na、Mg、Al金属性的强弱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并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对实验现象分析获得结论。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建构严密的思维模式,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探究实验二:联系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判断,设计S和Cl非金属性比较的实验方案。
(1)整理以上实验结果,结合教材表1-4、1-5,分析11~17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2)试用结构观点解释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微观探析,预测14~17号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以硫、氯两种元素为代表,设计实验探究其非金属性强弱,这一实验设计对高一学生难度较大,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启发学生从氯、溴、碘单质氧化性的强弱思考,提出氧化性强置换氧化性弱的思路,从而得出实验方案。通过类比旧知识,联想新知识,以层层推进的方式得出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诊断并发展了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
4.性质推断,应用周期律
[情景素材] 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为人体骨骼及牙齿的正常组成部分。它与血管的功能及构造也有关系,锶在肠内与钠竞争吸收部位,从而减少人体对钠的吸收,增加钠的排泄,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学生活动四:
(1)结合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单质锶主要化合价,与水或氧气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比较硫和硒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哪些事实和实验能验证你的预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应用元素周期律,通过锶、硒两种元素性质推断的讨论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四、教学反思
通过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预测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设计实验探究来验证规律猜想。对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给予信息,结合探究活动,让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最后推测锶和硒相关性质,将所找所证的规律加以应用。
通过微观探析—预测性质—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微观再探析—建立知识模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是对知识的一种提升,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2] 田琪.挖掘实践活动内涵开展“素养为本”教学——以“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为例[J].高考,2018,(35),30-31
(作者单位:绍兴市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