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群”为本,关注班级发展阶段的心理课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两节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入手,分析了开课时间点对应的班级发展阶段、团体动力状态以及对课程效果的影响。提出心理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以“生”为本,也要以“生群”为本,以学生所在班级的团体动力发展状态为前提,这样的心理课堂才更具活力、更有效。
〔关键词〕班级发展阶段;团体动力;心理课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5-0038-03
一、旧课重上,发现问题
几年前,笔者在一线学校工作时开设了一节高一人际交往的市级公开课“合作中的我”,聚焦班集体合作视角,关注班集体中每个人的作用和角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重要性。当时,公开课获得一致好评。多年后,借着到外地借班上省公开课的机会,笔者想把这节自创的有特色的公开课进一步雕琢完善。
第一次按原教案试讲时就发现了问题,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问题,学生反应和课堂氛围完全不同,再回看当年公开课视频中学生投入、活跃、畅所欲言的画面,我不断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反复观看视频和又一次试讲后,我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开课的时间节点——开课时间点对应的班级发展阶段、团体动力状态不同,导致课程的效果不同。
二、查阅文献,理论探究
周杨经、施海尧、杨艳发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7期的一篇文章《微观下的心理活动课团体动力发展》中提到,任何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都是在班集体宏观进程中的某个阶段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要考察一节课的团体动力发展情况,首先要考察在上课之前这个班级集体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在文章中,作者把班级宏观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建时松散群体阶段、转化中的散聚群体阶段、凝聚中的集体阶段、发展成熟的集体阶段。[1]
结合上述理论,笔者反思多年前的公开课是在高一第二学期4月份,多年后的试讲和公开课是在高一第一学期的11月份,相差近半年,班级发展阶段和团体动力状态势必不同。第一学期,大多数高一新生相处时间才两三个月,个别学生甚至无法叫出班级同学的姓名,但经历过校运动会这样的大型活动,班集体基本处于“转化中的散聚群体阶段”,所以11月的试讲课中,原先设计的环节和问题不适用于这个阶段。进入第二学期,在经过8个月的班集体共同学习生活和多场大型活动后,学生的熟悉度和互动度都有所提升,进入“凝聚中的集体阶段”,如果班主任引领得当,有的班集体甚至会进入“发展成熟的集体阶段”,所以当年公开课上讨论“合作中的我”时,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我们常说要以“生”为本,所谓的“生”不仅是个体学生,还应包括众多学生组成的班级这个“生群”。班级发展阶段所带来的班级团体动力水平(宏观)会影响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动力状况(微观)。
三、深入分析,修改调整
在研究了班级发展阶段后,我对两次公开课的“生群”状况进行了分析,设定了新的关注点。
根据班级发展阶段,我调整了课程的总体设计,对比如下:
课程设计的“两保留”“两调整”:
保留一:F1赛车加油换胎视频。F1比赛分秒必争,19人仅用4秒完成加油换胎任务的画面很有冲击力,对学生能造成一定震撼,启发他们去思考。契合主题和目标,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好素材。
保留二:找暗藏数字的信息卡片活动。内容包含高一学生所学或应掌握的各学科知识和常识。举例如下:
2——五线谱C调re(图片)——音符2(音乐)
12——a dozen(字)——“一打”有12个(英语)
14——PH的最高值(字)——14碱性最强(化学)
22——10110(字)——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数学)
23——正常人体内染色体数(文字)——23对染色体(生物)
27——武汉区号(字)——027(常识)
34——奥尼尔(图片)——NBA球星的球衣号数(体育)
调整一:从反复试讲中挖掘学生观念中的盲点——只有找到数字得分的才算有贡献,个人表现才值得肯定。寻找相关文献论证个人投入状态会让情绪在团队内流动,激发其他成员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团队的绩效。提供新的视角,让学生来解读自己的角色和价值。
当班级发展阶段还不成熟、班级气氛尚不活跃、学生心理环境未能真诚敞开时,太快切入对错是非的讨论,会造成學生的防御和观望。这个调整把课程设计从原先引导学生关注“贡献最大者”、讨论“出错状况”,退回聚焦更为浅层的“贡献含义”的澄清,增加新的视角,帮助学生重新解读“对团队的贡献”和“个人表现”,由此促进学生个体与团队的联结,推动团体动力。
调整二:将原有找数字卡片的活动从一轮增加为两轮,从找1~30的数字分解为找1~20、21~40,让学生有机会对比体验,充分感受个人的投入状态和团队的投入状态。团队的成绩不是重点,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和感受才是重点。
此调整是借助心理课堂的特殊环境,创设对比体验的场域,验证个人投入状态对团体动力的影响,在学生的分享感悟中自然生成本节课的重点,达成目标。
四、感悟反思,关注“生群”
从宏观角度讲,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心理课程计划要紧贴班级发展阶段,在初步设定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及时通过班主任访谈了解班级的学习、人际、活动、组织等状况,结合适当的学科听课观察和自己实际上课的情况,以不同班级的“生群”为本,及时调整课程计划,不按部就班。
从微观角度讲,一节课的心理课程设计要与班级团体动力状况“同频”。动力水平较低时,应避免节奏太快、切入过深。巧妙通过心理课堂创设情境,建构新的视角,在体验和讨论中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将心理课堂所学迁移到平时的班级互动中,推动班级团体动力的发展。
总之,心理设计不仅应以“生”为本,更要以“生群”为本,以学生所在班级的团体动力发展状态为基点,这样的心理课堂才更具活力、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周杨经,施海尧,杨艳. 微观下的心理活动课团体动力发展[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7):4-7.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州,350000)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6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