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稻生态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广东省东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广东省的粮油大县,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7万hm2,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普遍追求健康安全、绿色生态的食品,按生态要求栽培出来的稻米,因健康、安全、优质和营养而深受人们的青睐。东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15年早造开始,连续2a与东源县种子管理站和东源县金穗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东源县漳溪乡群星、井口、灯塔镇黄埔地、连塘、上莞镇冼川、李白、船塘镇老围等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水稻生态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关技术规程作为河源市地方标准在2016年12月通过发布和实施。
  关键词:水稻;生态栽培;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530037
  1 水稻生态栽培技术的技术原理和体系分析
  水稻生态栽培技术就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产地优良的空气、水、土等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生产安全、优质稻谷为目标,通过协调运用系列的生物和物理栽培技术,以旱播稀植育壮秧为主体,配套形成一整套的技术体系,包括选择优质高产良种、培育壮秧、合理调控灌溉、增施有机质肥、稻鸭共育、绿色防控病虫草鼠螺害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和适时收割等综合技术,确保生态保护与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保障水稻生产、稻田生态和稻谷质量安全。
  2 水稻生态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和种植条件,选择经过农业部门审定,并经过连续2a的生产试验,适宜当地种植,米质优、抗逆性、抗病性强的当地主推水稻品种。
  2.2 浸种
  在浸种前3~5d,先将种子用晒具在温和的阳光下薄晒2~3h,未精选种子要过筛,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浸种前用清水进行清洗。浸种1d,浸种过程要换水2~3次,浸至谷壳颜色变深,谷种呈半透明状态,种子吸胀后便进行催芽。
  2.3 催芽
  浸种后用双层、湿润麻袋催芽,早造气温低时可在地面垫1层无病稻草,将1条麻袋铺好,把种子均匀地铺在上面,再将另一条麻袋盖在上面。谷种升温后,控制温度在35~38℃,温度过高要翻堆,过低则泼温水,经20h左右,谷种即可露白破胸。同时可适当摊开降温炼芽,至芽长半粒谷,根长1粒谷时可播种。
  2.4 育秧管理
  2.4.1 苗床准备
  选择无污染、地下水位浅、排灌条件好、光照充足的水旱田作为苗床,施足有机肥,全层施并沤田15d以上,以培肥地力。
  2.4.2 播种
  每667hm2大田杂交稻需种量1~1.5kg、常规稻需3~4kg,秧床面积70~100hm2,每667hm2秧田播种量7~8kg,播种时来回散播,确保播种均匀,播后压种。期间人工除草1~2次。
  2.4.3 播种期
  具体播种期为:早造在3月上旬,插植秧龄期25~30d:晚造7月上旬左右,插植秧龄期20~25d左右。
  2.4.4 秧田管理
  秧田每667hm2施1.5t优质腐熟无污染的有机肥做基肥。早造播种后要防止倒春寒低温天气,应在秧田畦面搭竹架履盖尼龙薄膜,秧苗二叶一心开始通风炼苗,昼揭夜盖。如日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昼夜炼苗,并逐步揭膜。施好秧苗二叶一心断奶肥和三叶一心促蘖肥。二叶一心断奶肥一般可施腐熟人粪尿,秧苗生长进入三叶时每667hm2用0.5t无污染腐熟人粪尿或沼气液肥稀释后施用,起秧前7d每667hm2施用0.5t稀释的无污染腐熟人粪尿或沼气液肥。
  2.5 大田管理
  2.5.1 大田选择
  生态稻谷生产基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温度适宜、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的区域作为生产基地。
  2.5.2 整田
  晚造收获前可种上紫云英等绿肥,如未种绿肥的在水稻收获后及时进行犁冬晒白,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种上绿肥的稻田在早造移植前15d耕翻,使绿肥能迅速腐烂,再多次翻耙;晚造移植前将田进行两犁两耙,达到平、烂、净的标准。
  2.5.3 移栽期
  适宜的插秧叶龄为6片左右,早稻在4月初,晚造在8月5日前。
  2.5.4 插植规格
  一般每667 m2插植1.7~1.8万棵,高肥力稻田667hm2插1.4万棵。每穴插1~2苗,浅插匀插。
  2.5.5 施肥
  基肥一般每667hm2施用800~1000kg腐熟后的堆肥,均匀撒施田面;移栽后3~5d施返青肥;10d后追施分蘖肥,可选用沼气液或厩肥;20d左右每667hm2施发酵后花生麸肥50kg,并开始耘田1次,再过10~15d第2次耘田,在移栽后1个月内完成耘田2次。幼穗分化后施1次腐熟后的堆肥;后期视禾苗长相可补施1次沼气液肥。
  2.5.6 水份管理
  平时注意水份管理,做到以泥皮水抛秧,浅水插秧;移栽后以薄水促分蘖,在苗数达到80%时应多露轻晒田,以增加土壤氧气,促进新根抽发、深扎和调控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增强抗性,防止倒伏;幼穗分化初期至抽穗扬花期灌回浅水,保持湿润;收获前5~7d灌跑马水,切忌过早断水,防止后期高温催熟,导致谷粒不充实,影响水稻产量。
  2.6 病、虫、草、鼠、螺害防治
  贯彻绿色植保理念,坚持综合防治技术,做到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結合,立足于从农田生态系统总体出发,以保护、利用稻田有益生物为重点,协调运用生物、农艺人工、物理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掌握的水稻病虫害有关数据以及往年资料,将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进行及时研究、分析,从而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技术措施,突出抓好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以及稻田杂草、鼠、螺害防治,确保水稻正常生长。   2.6.1 除草
  采用水早轮作种植制度和做好稻田犁冬晒田工作,消除多年生杂草;进行种子精选或过筛处理,防止和杜绝杂草种子夹带入田;应用人工除草,弘扬传统刨耘田,另外,秧田期人工拔草1~2次,大田分蘖期适时进行耘田拔草。
  2.6.2 病、虫、鼠害防控
  农业防治上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壮秧,制订合适的肥水管理、作物轮作和多样化间作、套作计划,提高植株抗病虫害能力;建立病虫统防统治,实行病虫害社会化防控;必要时选用允许使用的植物源、生物源药剂防控。生物防治上改善害虫天敌的栖息地,引入、繁殖和释放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淹水灭蛹,对冬种田、绿肥田灌跑马水,及时春耕灌水7~10d,可淹死越冬幼虫和蛹;稻鸭共生,移栽后禾苗开始返青分蘖时,稻田放养雏鸭,在破口抽穂前收回鸭子,利用鸭子来捕食稻田害虫和福寿螺,减少和控制稻田病虫害发生,同时鸭子还能啄食杂草,鸭粪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与此同时,又可增加经济收入;保护蛇类,利用蛇类捕食老鼠。物理防治上推广应用杀虫灯、信息素诱剂、色板诱杀害虫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应用杀虫灯诱杀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集中使用性信息素,在螟虫越冬代和主害代始蛾期至终蛾期诱杀螟蛾,减少田间虫量,采用人工摘叶除卵或动物捕杀。
  2.7 适时收获
  水稻适时收获是优质稻米生产的重要环节。水稻成熟后要适时收割,过早收割,青谷多,出米率低,产量也受影响;过迟收割,过于成熟的谷粒会掉下来,米质也会降低。
  3 结语
  通过连续2a的水稻生态栽培技术研究和总结,我们认为这是一项适应性广、操作简便、农民容易接受的可复制的实用型技术,而且生产出来的稻谷品质优良、产量高、健康安全有营养。与此同时,该项技术全程提倡不施用化肥和喷用化学农药,采用一系列的原生态的生物科学技术和物理栽培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当前全国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新举措。
  参考文献
  [1] 白嵩,江奕君.三高水稻品种胜泰1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特点[J].种子,2004(10):82-83.
  [2] 潘正表.嘉糯1优6号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3):7-9.
  [3] 吴久好.皖垦糯1 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5.
  [4] 王娟.水稻栽培技術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2):4.
  [5] 吴珍珠,朱玉树.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47-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7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