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境视角下广府庭园和苏州园林理景手法与特色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余荫山房和拙政园作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历史沿革及整体布局,以及山石、水体、花木、建筑等造园要素,并以此为例,从物境视角归纳广府庭园和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 余荫山房;拙政园;理景;地域性
  引言
  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拙政园是中国和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范,它以其色调淡雅、古朴沉稳、钟灵毓秀集中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灵、秀、透”的特点。
  广府庭园,是广府人民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表现一定庭园意境的空间艺术。余荫山房是广府庭园的代表,为岭南园林四大名园之一。因此将余荫山房和拙政园作为代表进行对比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历史沿革
  拙政园是弃官回乡的王献臣在1509年在故乡苏州建造的,并以其简朴疏朗的风格名噪一时。初建成的拙政园,规模较大,清幽且旷远,建筑布局疏朗,以池为中心,富有野趣。
  余荫山房建于清,距今130多年,地处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园主邬彬,字燕天,清朝举人,其长子和次子亦先后中举,故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美誉。园门题“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表明不求园广,但求福荫[1]。
  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园主大多是遭到贬谪的官吏和文人,追求的是一种“归园田居”式的生活情趣。而余荫山房的园主在当地有显赫的地位,愿子孙后代都能寻求祖先的福荫,总体上是更愿意彰显等级和秩序,华丽而气派。
  2 整体布局
  2.1 拙政园布局手法
  巧于因借:身处闹市的江南私家园林为了闹中取静,营造素雅并具有野趣的自然园林环境,为了扩大空间感、加强宅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景园外成了重要的举措。正所谓“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拙政园在布局上巧妙地将此北塔寺借入园中,扩大了宅园的空间感和景深感。
  宅园相依:宅园是“宅”与“园”的结合体,住宅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总体布局上,建筑与园林相互交织,“前宅后园”的布局可作为园林与闹市之间的屏障,有利于园林更好地营造幽静自然的氛围。
  2.2 余荫山房布局手法
  余荫山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98m'。园林为求景观的统—开明,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采用了纵横两条轴线垂直相交的手法组织平面空间格体。余荫山房虽小巧,但布局却极精巧,将“藏而不露”、“缩龙成寸”的手法用到了极致[2]。它将画馆楼台,轩榭山石亭桥尽收在三亩之地,布成咫尺山林。它不仅传承了岭南庭院小巧玲珑的风格,而且直接遗传了岭南先民开放、多元、兼容、精巧的性格特点。
  3 造园要素分析
  3.1 山石布置
  拙政园是是由建筑、山水和花木等要素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它们之间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是对这种融合关系形象的概括。古人云:“山,骨于石,褥于林,灵于水”,山顶建亭,分隔水面,登顶赏景。
  而岭南园林不属于崇山文化,造园不以堆山为主,更注重理水[3]。但余荫山房多处用到了山石,在后花园有一处横向流云式堆山,与峰下的潭结合,形成奇妙的崖瀑谭景。环池布置的假山全是英石竖向堆成峰峦,塑造了山水“贵乎天成”的性格,也显示出了岭南人的务实精神。
  3.2 水体营造
  江南是水乡,苏州是水城,拙政园因水成园,到处可见水的意趣与生机。全园现有水面6亩,约占全园的3/5,中园水体占1/3的面积,水的哲学意味,水的精神境界和清澈流淌是主人造园用水的直接原因,从而具有一种水路萦回和小巧凌波而过的水乡气氛。
  余荫山房的池水,引自庭园西部山岗溪水,经方形水庭东流,过浣红跨绿廊桥,分为二水南北绕玲珑水榭,至孔雀亭汇合为一,东流出园。水庭的营造传承了传统广府庭园的理水手法,可以使游人开阔视野,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扩大舒畅且幽静亲切的感觉。
  苏州园林多采用人工模仿自然水乡野趣的形式,池形因势而曲,随形作岸,而广府庭园多采用几何形体的水庭处理手法。
  3.3 花木选择
  拙政园以“林木绝胜”著称,花木是人们寄寓文化信息的载体,常借花木自然属性比喻人的社会属性,表达人的理想品格和意志。“玉兰屋前种,美花香气送”的玉兰,表达主人此生当如玉兰的高贵品质。“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雨中芭蕉增添园林意境,突显声音之美。
  余荫山房的深柳堂前庭院盘绕着两株炮仗花古藤,花开时,红艳喜庆,且形成一幕天然绿色荫帘。西半部是长方形石砌莲池,平铺的碧绿睡莲和那粉红的小花蕾既增添了诗情画意,又不与池水争空间,正是宾主两相宜。北部是均安堂祖祠,门外是两株酸阳桃,堂内是龙眼树和紫荆花树,这在岭南文化中寓意“子孙成龙”[4]。
  由此可见,拙政园和余荫山房在植物的种类选取有其相似性,但会受到场地的尺度、气候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种植和搭配技巧。
  4 结束语
  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受到传统文化的影響,中国人通常以内敛、含蓄为美德,该特点也体现在园林创作中,忌讳一览无余、平白直露的空间处理方式,而偏好运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形成内敛的园林空间品质,映射出一个内省幽玄的精神世界。
  而广州最早作为通商口岸,接触到西方的文化,所以以余荫山房为代表的广府庭园中能看到西方规整化一的园林风格,并且在装饰上将中国传统和西洋的风格融为一体,呈现独有的地域特色,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
  参考文献
  [1] 陆琦.岭南造园与审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3.
  [2]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07.
  [3] 罗汉强.余荫山房的园林文化[J].广东园林,2010,(2):77-78.
  [4] 谭光营,陈国平.浅析岭南名园的造园艺术[J].热带林业,2003,31(2):2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6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