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当前各高校不断扩招,学生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方法,因此怎样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目前社会的关注点之一。但是,在研究怎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不同。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創业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30-02
   怎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互联网+”充分地使用起来,开展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需要我们不断去解决的问题。对多数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怎样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会产生什么问题,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
   一、“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即指的是使用互联网的创新理念和技术,把传统行业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而创新出一种新的理念。“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是把二者进行不断融合,把互联网信息革命的创新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
   当前“互联网+”已经慢慢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类“互联网+”项目和公司也在不断产生,社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国家对此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进而产生许多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创业的现象。国家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主要是为了完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新创业的能力,推动学生创新创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一)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也得到提高,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慢慢变小,这些都是与我国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要想不断发展,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创新、创业。新型国家的建设、新型城市的创新,都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因此教育部门要重视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不仅是时代发展需要,也是国家进步需要。
   (二)大学生创新性的培养
   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有益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由此,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理念,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1.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转变要在整个大学过程中贯彻下来,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才培养为目的教育模式要转变为先进人才培养的模式。然而因为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目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将知识教育作为主体,就是说目前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比较注重理论知识,但是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根据当前创新创业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因此高校要加快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完善,并且转变相应的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就是要将就业教育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
   2.补充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比较偏重于知识教育,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重视这个问题,而且也认识到这种错误,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倡导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还是缺少相应的系统性,尽管在高校教学的时候,相关的教育部门都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但是并未开展相关的教育,因此目前的教育改革未深入进行。通常来说,在工作岗位中的学生,如果要在工作中取得成果,就一定要重视对个人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才能与当前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三、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指导学生创业而产生的。利用创业来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出现较强的功利性和短期性,并没有将创新创业工作看成一项长期进行的教育工作和体系来看。
   2.当前时期,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方式非常的单一。一直使用传统教育“大而全”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略,对学生很难有针对性的作用。
   3.当前时期,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显现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许多高校创新创业的老师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指导,这类现象经常出现在教学当中,对老师的培养不够重视。
   4.当前时期,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较差。许多高校均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相应的投入也较少。当前很多高校都建立起科技园,然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不够重视。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
   1.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深入领悟,树立起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如果要想获得好的教育成果,就一定要将正确的教育观念树立起来。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一定要充分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深刻地领悟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进行客观的评价,认识到其积极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    2.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的建设,创造出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环境。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利用引进和内部培养教师等多种方法,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选择合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也要创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创业活动、比赛、座谈会等方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并且要将“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当中进行积极的普及,使学生在目前“互联网+”的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要加快建设,可以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方法。一方面,高校对信息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可以使大学生使用信息平台获取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信息等资源进行学习,而且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社会实际中的创新创业案例,还可以更有效地与老师、同学展开沟通交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快对创业创新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当中去,进而可以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为大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挥空间,达到从创业创新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的升华,进而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五、案例分析
   浙江树人大学开展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营。浙江树人大学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学院,这个措施的实行是与教育厅的指导意见相符合的,能够得到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扶持。创业学院,全方面对全校创业创新教育的教学实践工作负责,确保人员、场地等各个方面的对接。把创业学院作为主体,学校的各个单位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方便与支持。
   学校当中的各个独立学院在进行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教学的时候,根据人才的培养方案来互相帮助。例如信息学院的数字媒体专业需要进行网络营销课程的时候,管理学院可以适当给信息学院提供相应的帮助。另外,管理学院需要开展微信平台课程的时候,信息学院也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就需要教务处合理地安排课程,协调两个学院之间的时间、工作量等。
   在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上要偏向于创新创业,高校要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对企业项目的运营方式进行了解,积累相关经验。在学校的时候,一些挂职教师就可以成为创业导师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一些比赛和训练项目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并运用到实践项目当中。教师的付出可以并入业绩考核当中,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学分和奖学金对学生进行鼓励。还要跟相关的企业形成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等方法,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得到提升。
   另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与实践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相关课程,将MOOCs课程教育平台建立起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获取创业相关知识的平台。课程的内容要向所有的学院在线开放,为后续的知识转化提供专业基础。在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学校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把教学办公楼不需要的部分改造成创客空间,因此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变成对实践项目专业知识的支撑。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行业和产业的不断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样还是会受到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而是通过后天知识的积累获得的。创业创新教育能够使高校大學生在工作中从求职者转变为提供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一定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欣,王东亮,聂钦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研究: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8(5).
   [2]孔祥荣.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讨[J].人力资源,2018(8):189-191.
   [3]游艺,李德平.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8(2):119-123.
   [4]闫凤霞,贾玉洁,蔺建军.互联网+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J].知识经济,2018(16):163,166.
   [5]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论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7(3):1-5.
   [6]姬广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实践与深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8):200-202,206.
  编辑 尚思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