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信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微信作为当下最普及的网络社交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已经构建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环境。根据其特性,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和传统课堂讲授相呼应,组成混合式学习情境,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旨在为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微信;混合式教学;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80-02
   一、引言
   根据我国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4.2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102.5部/百人。随着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社会化网络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碎片化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交流、工作和学习,期望更加高效地利用碎片时间,从而催生了一大批碎片化应用。微信是这些应用中优秀的代表,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目前,国内学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利用微信进行移动学习的案例中多数都是将微信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或信息发布平台,没有将微信的多个功能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将微信应用于移动学习,对促进用户通过微信学习知识、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和移动工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本杰明·布鲁姆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突出贡献是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而进入数码时代,美国学者Michael Fisher及其研究团队2009年提出了“数字布鲁姆”,他们选择了25种信息化工具,与布鲁姆认知目标体系中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层次相对应。针对在校大学生自带智能手机在课堂内外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情境。考虑到必须上手容易,适合更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笔者根据此教学情境设计的移动布鲁姆大概如下所示。
   识记:微信公众平台、“雨课堂”里推送的多媒体图文
   理解:微信群里推送动画视频
   应用:QQ群全体讨论、微信分组讨论、微信录制视频分享
   分析:问卷星、雨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的知识抢答
   评价: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学生作品点评
   创造:网络相册、微视频、网络播客、优酷、土豆
   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分解如下表。
   三、学习活动设计
   (一)学习者角色的设计
   学习者角色指的是学生在教学环境里表现的综合行为。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是探究者和合作者。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学生配合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交流与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验课上,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教学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学习者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和教学实施环境分析。学习者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选修现代教育技术职教本科师资培养课的学生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则根据课程的目的、性质、要求和内容进行分析。教学环境分析则分析了学校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及校内无线网络环境,分析其是否支持实施移动学习。
   在认真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后,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设定了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有教师主导的学习活动和协作式的学习活动。教师主导的有课前预习、作业、测验等。设计的协作學习活动有微信群小组讨论,教学评价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在雨课堂下进行的在线测试、微信公众号关键词自动回复下的抢答赛以及ClassDojo记录的考勤、回答问题、优秀学生作品等加分项。本研究针对学生作为合作者和探究者的角色,主要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学习活动,包括问卷星、雨课堂、优酷、土豆等工具都是内嵌于微信或手机APP自带浏览器中,实现无缝对接。
   (二)移动学习工具的学习活动设计
   本研究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中移动学习工具主要由雨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组成,辅助问卷星、ClassDojo、QQ群、微信群等。雨课堂可以推送教师的电子教案等作为电子教材,学生可以在手机里下载和缓存这些多媒体内容随时查阅,成为随身的工具书。学生可以在每篇文章下参与讨论,也可以注册账号投稿。
   老师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学生一对多地单独交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内置的关键词查询教师介绍、课程介绍,参与交互抢答,在课堂上进行即时投票等。老师还可以利用推送功能发布作业、测试、问卷等活动的跳转链接。
   学生间的分组和讨论使用自建微信群聊和QQ群。QQ群兼具网络资源交流分发的网盘。问卷星提供在线问卷调查,雨课堂提供在线考试,均支持手机平扳上使用,ClassDojo是教学互动管理平台,帮助老师跟踪管理改善学生课堂表现行为。可以用其考勤,方便地记录学生加减分情况,通过网络链接老师学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平时成绩。
   (三)不同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
   1.翻转课堂式的课前预习
   根据调查可知学生使用手机阅读最普遍的时间为睡前,如果在课前一两天晚上10点左右给学生推送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电子杂志,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作为课程的导入。    2.口袋里的电子教材
   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很多内容都是年年更新,所以这门课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要更新相关的讲义。在使用移动学习方法之前,是将课件PPT、实验指导Word文档放在QQ群里共享的方法解决的,有了移动学习方法,教材可以同时通过专属应用:雨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学生,让他们随手可以查阅。
   3.随时在线的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策略,通过团队或小组的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协同工作,最终实现班级学习目标。小组协作活动中的成员把他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分享给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或者和其他组乃至全班同学共享。本门课程的实验课是分班、分小组进行的,如摄影课4人一台单反相机,制作微课程也需要拍摄、导演和演员等。我们把建议分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群发给同学,各组同学通过花名册上的电话号码查询微信,自发建立讨论组。不同年级专业班级的同学通过讨论组协作学习,课后讨论微课程剧本、拍片技巧和图像处理技术等。
   有部分同学将推送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网络,和自己的同学、朋友进行讨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4.调动积极性的课后巩固
   课堂上采用的探究式学习,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有时候会带来一些课件和讲义中没有的新话题,新发现和新内容介绍,有时候课上没有回答,需要课后查资料才能解答的问题,部分同学感兴趣的提问不能耽误太多人的时间,需要在课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或者给出相关资源链接。可以把这些回顾的内容、资料链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学生,课后当天晚上为宜。
   5.随手可完成的学习反馈
   课前想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调整课程内容,可以利用“投票吧”或者“问卷星”设置投票和问卷,根据反馈情况即时调整课程内容。课后可将优秀学生作品做成专辑推送给学生,获得他们的心得体会和总结。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无缝嵌入“投票吧”和“问卷星”,每篇文章后学生都可以自由留言和讨论。
   6.一对一的个别指导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获得老师有针对性的回答。学生有问题、有反馈,都可以直接发给微信公众号,如果触动关键词会获得即时的回复,如果没触动关键词会保存在系统后台,管理员通过定期查询学习者留言,有针对性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回答方式,保证了学生和老师对话的私密性,避免了传统课堂学生羞于开口怕问问题的尴尬,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查漏补缺,制作成关键词或者群发内容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浏览到有价值的信息。
   四、结语
   本研究关注目前师范生培养通识课存在的问题和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现状,针对师范生培养通识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入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等移動学习手段组成混合式学习模式;以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活动设计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符合师范生培养通识课课程现状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认真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需求、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引入了移动学习组成混合式学习模式,精心设计了分层次、分模块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移动学习支持的活动和协作式学习活动;开发了现代教育技术本科师范生培养课程的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共同组成移动学习平台,该平台很好地支撑了移动学习活动等其他教学活动的实施,有效地监控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善了学生的出勤情况,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且该混合式教学实践为其他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张芳.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5):155-158.
   [2]李春玲.基于微信及腾讯QQ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4).
   [3]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编辑 尚思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