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铁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考虑我国以高铁新城为主体的城市郊区化特征,结合高铁压缩时空、节约时间和提高可达性的作用,得出高铁可通过影响人口流动、投资吸引、知识扩散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影响我国城市郊区化进程的结论。但这种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需谨慎研究。
  关键词:高铁;城市郊区化;高铁新城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3-0168-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1 城市郊区化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可缓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集中、住房紧张和交通拥堵的状况,改善城市工作条件和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技术进步可降低交通成本,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1]。
  2 高铁对城市郊区化的影响
  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时间节约和可达性提高,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城市郊区化进程[2]。
  2.1 人口流动
  高铁降低通勤成本,使居民居住分散化成为可能,减少了城乡人口流动阻碍,影响居民就业流动和居住选择,带来人口向城市郊区流动。就业方面,通勤时间降低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增加了地区劳动力供给;郊区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带来企业生产率增长,增加了地区劳动力需求。居住选择方面,可达性增强可减少通勤时间,铁路站点影响房地产价格,改变居民居住区位选择。
  我国高铁站点基本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郊区,郊区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既降低新城建设成本,也可通过高铁站点溢出效应获取土地升值利润。但可能因郊区换乘交通低效影响高铁利用效率,还可能带来城市空间无序发展。
  我国政府对高铁新城的投入,促进了新城房地产开发,推动了城市郊区化进程。对远郊新城来说,可能破坏原有城市结构,使其空间资源不能得到集中高效利用[3]。
  2.2 吸引投资
  高铁可加强风险投资与郊区交流便利性,使沿线获得城市风险投资。风险投资面临投前逆向选择和投后道德风险,投资人面临地理条件限制。现代通讯技术降低了信息收集和传递成本,但对风险投资信息成本降低并不明显。高铁带来便捷交通,节约时间成本,有助于郊区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促进郊区产业发展。政府对高铁新城建设的资金支持,能够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2.3 知识扩散
  高附加值创新和创造活动往往依赖于面对面接触,高铁可以促进城市内部知识流动,也可促进城市之间知识转移,带动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受益于集聚经济,创新活动倾向于集中在大城市或城市中心,高铁对郊区知识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2.4 产业布局
  高铁可促进城市中心地区制造业等产业向郊区转移,降低城市中心地区人口、环境压力,带动郊区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铁发展可降低运输成本,对城市内企业生产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高铁促进服务业向城市中心聚集,高铁站点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有限。高鐵能否发挥预期作用,取决于本地交通接驳能力及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等。我国高铁站点新城建设规模超前,定位偏高,超过了城市郊区经济社会承载能力,且政府主导的快速郊区化缺乏市场和公众参与。
  3 结束语
  高铁对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和复杂性。应结合我国城市郊区化过程中的问题,选择典型路线、城市或区域,对高铁的人口、经济和产业等效应进行研究,探讨高铁对城市郊区化影响的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董艳梅,朱英明.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6(10):92-108.
  [2]张鹏,汪建丰.高速铁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17(10):63-67.
  [3]接栋正.高铁时代的都市圈建设——区域空间重塑、城市转型及治理创新[J].管理学刊,2016(1):48-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5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