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控制中给予学生自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和深入,MS-EEPO有效教育、生本教育以感悟式教学法为内在核心理念,小组合作学习为外在实行手段的新型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接受,并逐步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感悟,通过合作学习去交流这种感悟。从而在每一课的学习中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老师教”为“学生悟”,再进一步通过小组学生自由交流,互通自己独特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及社会阅历不足所造成的对课本进行狭隘、片面地解读。如何在农村小学,尤其是年龄偏小、知识结构单一、接受水平低、自控能力差的情况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结合学习新课程理念及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要教好书,没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教育艺术、很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不行的。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宝库,让学生在其间遨游、探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用最能使学生接受、理解的方式传播知识,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使课堂教学最优化。
  二、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科学合理分组
  组建学习小组要有目的性,教师要在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设计出组建方案。如果是新带班,组建学习小组前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划分小组时,要让组与组之间的整体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达到基本平衡,以便于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同时要充分考虑组内成员之间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便于在组内合作学习。小组成立后,重要的一环是要选好组长,因为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关系着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组长确定后,各组要确定本组的学习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根据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让组员结成学习“对子”,组内要确定既高效实用又便于操作的合作学习要求和规则。
  三、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教师要多要求、提醒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图片、卡片、彩笔等。准备材料其实就像导演准备道具一样,没有必要的道具影视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学中没有必要的材料,也会显得没有生气。借助材料进行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四、明确的目标、准确的时机、正确的点评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
  1.明确的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的协调:一是学生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关系。二是语文基础训练与人文素养的发展关系。小组学习的目标不能定得过多或过高。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但也不能没有一点难度。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提纲挈领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每次讨论前根据大问题列出“讨论提纲”即将大问题自行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进行学到一种轻松地“自主”思考的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
  的“质疑”能力。
  2.因地因时制宜,科学把握适度的交流讨论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困惑的就是时间问题,交流、讨论的时间多长为宜,没有定论,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讨论内容的难易、多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实际讨论的效果等。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教师要深入各小组巡视、指导,对不符合学习目标的活动坚决不做,对偏离学习目标的行为马上矫正,以确保学生有效利用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严格地受时间的制约,所以活动数量不宜过多。全班同时开展一个活动,既可节省时间,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小组学习取得最大的收益,课堂安排的时机非常重要。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例如一些没有“争论性”的问题,或是大多数学生一眼能看出答案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设计得太难学生的参与面又不广。也不是所有的上课时间都适合进行“分组学习”。例如快下课时就不适合进行小组学习——即使可以完成讨论,教师也没有充分的时间给予学生及时、正确而足够的点评。所以在安排讨论这一环节时要注意内容安排和教学环节
  的设计。
  3.正确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就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标志”,根据小组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等方面的表现适时评价,如给表现好的组得“笑脸”,表现差的组得“哭脸”等。在日常评价中,可以在教室醒目的位置設置学习小组评价栏,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每天一记录、每周一小评、每月一总评,给优胜小组颁发流动奖杯。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要引导学生领会“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的团队精神,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充分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控制中给予学生自由,从课堂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