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问卷调查深刻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因素、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树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1]从2002年的第一批毕业生133.7万人到2007年的495万人。如果当代大学生想要解决就业问题,他们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从分析就业形势、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和就业价值观的对策入手,详细介绍了就业价值观。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逐年增长,由2001年的114万到2013年的699万,再到2017年的795万人,毕业生越来越多,意味着就业压力也会随之增加,而且工资待遇等都会有很大的落差。
2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通过对河南部分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和把握基本情况、就业倾向、就业因素、就业态度等,找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作用。
(2)调查对象和方法。随机抽取河南部分高校大学生90人。通过互联网分发放了90份问卷,回收72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占比例较大,男生占比例较小;同时以大三学生为主。
(3)调查结果与分析。①就业因素分析。在“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哪些因素”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其中绝大多数人表示“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因素,其中占到75.25%(54人),即大多数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将自己的前景放在首位。在“薪资待遇”的要求方面,毕业生预计月收入在4500元左右。这种薪资期望的出现,首先是社会就业压力的认识,以及自身能力的结合。再次是“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它们分别占29.08%(21人)、27.5%(20人)。一般学生仍然期望自己的专业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但是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市场的要求不符合,为了就业就需要跨专业找工作;[7]其次,对于“工作地点”占54%(39人)的选择,很多学生更喜欢到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他们认为这些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高,更有利于个人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回原籍就业,认为回原籍工作方便照顾父母,而且在原籍的人脉关系更广,找工作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同时,有个别学生更愿意去西部等地区工作,他们更愿意为社会做贡献。在“你认为对就业有影响的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其中“实践经验”占比例最高,达到了86.4%(62人);其次是“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占63.52%(46人);然后是“人际关系”,占50.6%(36人);之后是“专业知识”,占44.3%(32人);接下来分别是“外表相貌”、“学校知名度”等等。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目前大学生对就业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知的,知道实践经验和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是最重要的,但大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有这么高的位置,是有些偏差的,不能一味的否定自己的专业知识,却把人际关系放在专业知识的前面。
②就业优势和弱项分析。在就业的强项和弱项的调查中得出:在适应力方面,有78.52%(57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有21.48%(15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好的适应力;在团队协作方面,有70.01%(50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力,同时有29.99%(22)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好的团队协作力;在学习能力方面上,有63.28%(46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只有5.35%(4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足;在沟通交流方面,有60.78%(44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有29.36%(21人)的大學生觉得自己不善于沟通交流;在实践能力方面,有50%(36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31.2%(22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好的实践能力;在社会活动方面,39.89%(29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有30%(22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分析方面,有38.5%(28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较强的把握程度,同时有同样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好的把我程度;在管理方面,有35.32%(25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但48.3%(35人)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缺乏管理能力。从就业强项和弱项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积极乐观,认为自己有较强的能力,而自己的弱项却很少。这种情况反映出大学生对现实工作的乐观想象,对现实进行了不切实际的想象。并且对自我认知太高,没有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的能力。
③职业生涯规划。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中发现,有75.03%(54人)的大学生只是做了一个简单就业规划,而有15.5%(11人)的大学生根本没做过任何职业规划,值得深思的是,而仅仅有9.47%(7人)的学生做了深入的职业规划。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根本不了解就业形式而且对职业也没有具体的规划,没有做好就业规划。
3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对策
(1)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针对大学生目前缺乏就业保障制度,政府必须及时加以完善和改进。一是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要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进行严格的要求,严格监督用人单位或他人利用非正当手段取得工作,招聘工作要做到“三公开”。二是要加强就业政策引导,改善就业服务。政府应加强对高校专业的控制,协调高校专业与市场的就业需求。三是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协调的就业情景。各级政府要依靠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配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2)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应配备专业人士指导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为大学生解答就业疑难问题,并且做好学生的心理压力疏导。同时高校应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帮助大学生收集更多的就业信息,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另外高校应加大财力、人力等的投入,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6]
(3)强化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们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还有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对自我进行准确的定位,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征持谨慎态度,找到自己的优势条件,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寻找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应深入了解就业形式,做好就业调查,尽可能多的收集就业信息,从而给自己多的选择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文娟.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浅析[J].青春岁月,2012,04:62+61.
[2]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2012,02:149-150+148.
[3]杨东.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培养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37-239.
[4]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123-125.
[5]毕西娟.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河南科技,2013,16:268.
[6]裴志刚.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80-81.
[7]张建伟.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8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