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创作的作品几乎涵盖了钢琴音乐的所有体裁。《g小调第一首叙事曲》是肖邦以钢琴音乐的体裁命名的第一部作品,该钢琴曲情节在跌宕起伏当中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
关键词:肖邦;艺术特征
肖邦创作的《g小调第一叙事》开创了叙事曲在器乐上的发展。这首钢琴曲的创作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他所表达的热情与兴奋与史诗非常相似。肖邦通过高超的技巧与丰富的和声织体使得这首作品有了独一无二的音响效果,具有很高的研究性与艺术性。
一、《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艺术特征
(一)旋律特征
在肖邦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当中,旋律是最有力的音乐语言,在这首作品当中旋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四个方面:(1)民间音调的运用:肖邦将波兰的民间音调运用在了作品当中,例如主部主题部分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特征等。这些特征通过不断的旋律模进与主题变化的发展手法,使得民族特征在副部与展开部表现的更为突出,主题变奏例如110小节-113小节,是在原主题上的变奏。(2)快速密集的音符:肖邦的这首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快速密集的音群,这些看似波涛汹涌实则演绎的是抒情的旋律,例如第33小节,就是如此,在左手和弦的衬托下,右手需要整个密集音群的旋律走向把控的很好,才能将应有的情绪表达出来。(3)半音阶的频繁使用:半音阶是肖邦这一作品旋律的又一大特征,这为之后的无调性音乐和序列音乐奠定了基础。例如在144-149小节中,右手旋律的连续半音阶,形成了一种紧张而又激烈的情绪,为整个乐曲增添了跌宕起伏的效果。(4)宣叙性的运用:宣叙性意指一种对白,在肖邦的作品当中宣叙性可以说是他作品旋律的又一大的特征,他的旋律像说话一样富有表现力,情绪的表达也非常丰富。
(二)节奏特征
在作品中乐曲节奏变化多端,大大地丰富了乐曲的整体演奏风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1)连续三连音节奏的使用:加强了叙事效果,例如乐曲中180-187小节之中的节奏型,带有休止符的三连音更加加重了叙事欲扬先抑的韵律感,同时他还将三连音与不同种的节奏型进行组合,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其次在作品中他还大量采用了舞曲风格,以三拍子为基础的节拍特征,例如从第8小节开始的主部主题,以弱起节拍进入,右手分为两个声部高声部与中声部,左手为低声部,以强弱弱的三拍子舞曲特征缓慢进入,旋律高声部层次十分清晰,使得音乐具有了圆舞曲的音调特征。(2)强拍时常在第二拍的情况,增强了旋律的动力性,例如在第36小节-46小节,为旋律的进行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由于运用了这样的节奏型,增加了乐曲的戏剧性。(3)“自由速度”:最为特殊的就是演奏速度,tempo rubato在肖邦叙事曲当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自由速度”不是随便快或者慢的意思,而是在不打乱基础拍子的情况下作出节奏上或快或慢的变化,随后回到原速,使得旋律自然而连贯。例如第35小节进入时,虽有恢复原速的标记,但是在实际处理时可缓慢自由进入逐渐达到原速,这种tempo rubato的运用是肖邦叙事曲独特的风格,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
(三)具有标题音乐的性质
所谓“标题音乐”就是使用文本作为标题的音乐。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一开始的引子当中,双手齐奏的7小节广阔而又深远的旋律,好像是在开始娓娓道来一段故事,将听众瞬时间拉进了故事当中,营造了一种沉重的氛围,从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祖国的怀念开始到战争的激烈再到忧国忧民的感情,他用音乐语言来扣人心弦,同时又能够使得听众感受到它们是具有悲壮的史诗性、悲剧性而又不缺乏抒情性的故事,因此这种标题性质的音乐在肖邦的这首作品当中是较为重要的一点特征。
二、肖邦的个人创作艺术特征
肖邦在《g小调第一叙事》中所呈现的音乐形象,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祖国家园的怀旧。当肖邦创作这部作品时,更侧重于表达他创作的意识形态内涵,包括他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
(一)在肖邦的音乐中,最震撼人心、极具戏剧性的部分就是他所运用的变化多端的旋律,激动人心的力量都是来自于旋律的表达。因此,在演奏时乐曲的旋律与线条对于能够很好地演奏出作品有着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无论旋律声部存在于任何哪一个声部,都需要将它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使得听众们能够从头到尾都听见旋律的进行,使它不被其余和声、伴奏声部以及低音所淹没。
(二)肖邦的作品非常抒情浪漫,但演奏肖邦的作品非常严谨。虽然在《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平静激烈,悲愤激昂的情绪各种交替变化的出现,并不代表在演奏作品时是非常随意的,事实则是他的音乐非常严密,并不是简单的情绪冲动。因此,想要正确演奏理解肖邦的作品,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肖邦谱面当中所标记的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表情记号,而不能随意去表达。
三、结语
综上,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的创作风格并不全是像某些作品所表现的华丽而又高贵的,独特的是表达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宏伟风格。肖邦巧妙、精湛的创作手法,在曲式结构方面冲破了传统的定势思维,增加了混合音乐结构,使内容具有多样性。同时他还在作品中加入了一些即兴如诗的表达方式,采用了非常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使得作品具有了豐富的织体。
[参考文献]
[1] 钱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
[2] 赵彬宏,逯克刚.肖邦《第一叙事曲》音乐分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报),2006,02:26-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9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