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将会结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的现状,论述此项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性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道德与法制课程中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并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制 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66-01
  初中的道德与法制教学体现出对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制修养的塑造,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整体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基于此提出相应提升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的培养策略,其具有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的意义。通过初中的主动学习来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进而自觉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程树立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为。
  1.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
  在初中的教学体系中,多数地区的道德与法制课程为中考的考试科目之一,老师基于教学任务讲解课程,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中考成绩而学习这个课程。因为存在这种“学习但不快乐”的心理负担,要想让初中学生们能够主动学习这项课程并获得较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学校重视这项课程以及任课教师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如何能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道德与法制》课程为主动学习,进而实现既快乐学习又能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效果,正是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突破点。同时,在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进而构建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以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2.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现状
  兴趣对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制》课程具有诸多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老师因为拘泥于教材而不能做到随机应变,学生所学的道德与法制知识也仅仅是拘泥于应试考试的内容。加上初中生的年龄相对偏小,自律意识也较差,平时经常能够接触到手机、平板电脑等娱乐设备,这些设备以及一些网络游戏等诱惑更是让他们难以自拔,直接影响到学习的兴趣。综上,部分初中学校虽然有专业的《道德与法制》教师,但也存在由行政人员或班主任讲解课程的情况,因自身的法制知识以及开展课程的方式并不能适应到《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实际要求,这也是影响到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之一。此外,初中生对这项课程缺少足够的认知,并不理解课程的性质、结构与内容体系,多数情况下不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考和探索书中的答案,而仅仅是被动等待答案或期待从书中寻找现成的答案,这种学习现状严重影响到《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顺利开展。
  3.增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3.1调查学生的兴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在上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们对课程的意见,诸如“你认为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具有怎样的作用;你在课程学习中存在哪些困难或遇到过哪些阻碍;单纯讲授、讨论学习、观看教学影片,哪种授课方式最能吸引你的注意力”等问题。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以及哪种授课方式最能得到初中学生们的喜爱,教师再根据调查的结果安排教学内容。诸如,老师可以采取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设置课堂发言、师生互动、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道德问题的能力。然后如何通过合适途径将道德不能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再开展更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这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这项课程的措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3.2开展情景教学,增加案例比例
  在进行情景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解方法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小组,不同组的学生阐述自己对生活中有关道德方面问题的理解,诸如在课上播放徐本禹贵州支教事迹,并找同学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用榜样的力量去鼓励和引导学生。案例教学形式具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作用,进而真正地实现将道德、法制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融会贯通。此外,老师可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原有的枯燥书面知识改变成与道德、法制相关的趣味竞赛,这种形式有利于增加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乐趣。同时,《道德与法制》课程的老师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丰富资源,采取网络授课等灵活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3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老师需要采用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采用与初中生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与培养方法,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本质。一方面,任课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们的不同兴趣,做到因人施教,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从而减少学生主动此项课程的阻碍。另一方面,道德与法制教师应该使用带有激励性的话语,这种方式对于初中生而言可以起到提升学习自信心的作用。学生在受到激励后能够开发出更多的内在学习潜力,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可以让学生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主动学习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学习《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兴趣。诸如,老师可以对课堂上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表扬,这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语言激励、评价激励及欣赏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科学和中正的评价,促使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制素养方面的知识,进而在欢快的教学氛围里相互沟通并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4.结论
  初学生具有相对较强的可塑性,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制能力符合当今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通过老师与学生间不断地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能够将“填鸭式”且枯燥的《道德与法制》课程变得具有吸引力,并转变为“主动式”的教学氛围。兴趣是培养学习主动性的最好途径,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道德与法制》课程。當学生具备主动学习能力以及拥有学习的兴趣后,这将成为一门教师愿意上、学生高兴学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肖旭.初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主动性研究[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6):23-25.
  [2]张俊奎.浅谈初中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04):120.
  作者简介:
  董晶伟(1981-),女,回族,宁夏银川市人,本科,一级教师,银川市第二十中学道德与法制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