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崭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文章众多。本文在简要梳理翻转课堂大致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发现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研究多为应用研究,且成果较少:有研究者提出通识类翻转课堂的三阶段轮,有研究者从某门具体课程出发,提出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方案。最后笔者提出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 通识类课程
  【课题】本文系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院级科研课题《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8YBA0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37-02
  一、翻转课堂介绍
  翻转课堂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迅速兴起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前,学生通过阅读和观看各类信息化资源,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自学;节省下来的课上时间,师生共同讨论、答疑、提升,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为组织者和指导者。
  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可谓优点众多: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因病或其他原因缺課的学生不会落下功课;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大大增加;课上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学内容以信息化的方式被保存,可随时查阅和修正;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短短十余年间在我国诸多基础教育和高等院校推广开来,大批研究文章也随之出现。
  二、大致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各类高校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之一,根据中国知网对“翻转课堂”关键字的搜索结果,共有研究该种教学模式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五万余篇,其热度可见一斑。研究方向大致三大方面: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此类研究侧重从理论角度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起源、发展、实质和特征等,旨在准确厘清和定位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是教学模式的革命。它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未来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2.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离不开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自2011年前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向全球教育界传播开来,我国各类高校和各类中学就开始了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既有从学校性质、类别角度出发,较为宏观地探究翻转课堂的应用,如《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和思考》,也有从某一门具体课程出发,探讨翻转课堂在本门课程用的应用问题,如《高职英语课堂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微课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等。此类论文数量较多,占到研究总量的60-70%。这些研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翻转课堂应用过程中方式方法、经验教训,对一线教师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3.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手段的比较研究
  既有完全对立的比较,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也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比较,如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的比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异同比较等。这类研究往往通过2-3种教学模式、手段进行比较,客观展现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等。
  三、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研究
  在众多高职类公共基础类课程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中,高职英语课程的研究文章最多,英语课程和通识类课程同属高职文科类公共基础课程,故此类研究成果对通识类课程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毕竟学科不同,英语类课程专业性强,而通识类课程普适性强。课题组经过梳理发现,众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中,关于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的研究论文仅有四十余篇,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篇:一是系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黄冠群老师的《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应用》;一是浙江商业职业学院史伟老师的《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黄老师的研究较为宏观,他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根据高职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翻转课堂的三阶段:在通识课堂准备阶段,教师应制作6-8分钟的知识点视频,并基于通识课程特点,知识点应与当前社会息息相关,而不是一些陈旧的知识点,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活动阶段,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应用课前所学,例如让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式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等,这充分发挥了高职学生活泼活动、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在课程考核阶段,鉴于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通识类课程学分好混”的错误认识,提出通识课程的考核应以写作小论文、分析当前热点问题、做有关传统文化的调查等为主,充分展现高职学生个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黄老师的研究填补了高职通识课课程翻转课堂研究领域的空白,对广大高职通识课教师的翻转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他对翻转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缺乏必要的研究;而考核环节也一不小心重回传统课堂的学期末终结性考核方式,与课前学习环节和课堂互动环节出现了教育理念上的差异,是有待改进之处。
  史伟老师的研究则从《高职语文》这门具体课程出发,提出在该门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案: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好丰富的学习资源,众多形式的资料中,他尤为注重微视频资料,他为每个微视频学习资源附上了任务要求和辅助资源,包括学习任务清单、学习资源利用手册、微博公告栏目和扩展资源链接等,从而充分保证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在课上互动环节,史老师提出应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爱好合理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抢答、评价等互动交流,在团体协作的氛围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看出史老师的研究是对黄老师研究的展开和补充,为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提供了一定的操作方案,实用性较强,对高职通识教育的一线教师们有具体的借鉴作用。
  四、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1.填补研究空白
  纵观高职教育科研领域,有关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数量较少,且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亟需要一大批业务能力强、信息化教学水平较高的人文类教师投入到该研究领域来,开展此类研究工作,共同开创、支撑高职通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2.推动通识类课程作用的发挥
  设置通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传统的课程讲授式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导致通识类课程并没有实现预期要求。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思维活跃;课前自主学习增加了学习时长,课上的学习互动拓展了学习的广度、深度,从而使通识类课程教学真正起到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3.提供课改经验和教训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计可在我国各类高职院校的同类课堂教学起到参考、借鉴和指导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冠群.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应用[J].才智.2015(17)
  [2]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
  [3]顾兴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3)
  [4]苏丽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高职课堂教学探析[J].知识经济.2014(24)
  [5]史伟,朱晓峰.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高职语文》课堂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6]张霞.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1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