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互联网信息化的背景下,对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拓宽学生学习途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我们要创新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新方式,将教学设计与信息化相融合,促使教学方式向着现代化、多元化转变。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 平面设计课程 探讨教学设计
0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影响了教学资源的规划整合,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将地域、时间、硬件等方面存在的对高职学生课程教学不利的因素逐步解决,但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将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充分发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进行多方面的校企合作,不断完善课程的全部网络学习资源,以交互、开放、共享、协作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更好地掌握平面设计理论,增强平面作品创作能力。通过不断的改进、尝试、摸索、完善,引导学生交互式学习,分享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当前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院校,尤其是专科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有着较为程式化的课程设置和课时量,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基础课、专业课、史论课三大模块构成,在课程属性上有必修、限选、任选课程,但是常常维持多年不变或者变化微小,课堂上基本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把控整个教学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配给制”为主的教育方式,学生的选择空间狭窄,这并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平面设计课程改革就成为了当下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时代的发展,设计形态的不断演进,平面设计的属性、类型也在不断扩展,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使得平面设计方式发生了改变,进而深刻影响着平面设计的教学方式,平面设计的思想及内涵也发生了更新,更强调设计成果的信息传递效应,利用“视觉”语言和信息化背景下人们的接纳方式,开拓数字化设计和综合设计手法。因此在平面设计课程的题目设置、授课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广大一线教师更应当结合实际经验积极进行相关课程改革。
2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2.1教学模式改革
在互联网信息化模式下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平台将教学内容分解重组,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去选择合适的内容学习,可以将平面设计案例制作成微视频上传,也可以将课后训练题目也发布到网上,让学生能多次观看、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平面设计方法并在平台上上传完成的训练题目,这样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应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的提问及时解答,并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考核,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平面设计类课程都是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经课堂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会软件的操作方法,还要会结合设计理论完成实际项目。教师不再单纯地示范和讲解软件操作,而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设计理论解剖案例,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提出相关设计解决方案,让学生不仅轻松掌握所学知识点,还能提升自身操作及动手能力水平。
2.2课堂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平面设计类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来说,教学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课程教学单元按照学习领域确定教学情境,并强化技能训练,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实施,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学生一起“边做边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制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典型平面设计技能训练培养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學习兴趣,并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突出学生是课堂主人公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如怎样给校园艺术节设计一副宣传海报、为某企业设计文化产品等,并在教学中注意细节,将知识点设计成教学视频,在成品的展示中穿插一些声音讲解或者视频展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步骤和效果,逐渐养成平面作品设计的思维框架,让学生在完成职业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设计思路、设计流程与专业技能,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
2.3从实践训练课程实现“教”“学”互促
设计师的活力在于设计实践,课堂教学是在为学生的设计实践奠定基础,因此要通过平面设计实践教学将学生的角色进行调整和转变,让他们成功迈出成为设计师的第一步:通过设计实践课程将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的地位转变为信息的组织者和掌控者,通过设计实践将所学到的一系列知识转化为设计对象,并通过实践发现知识的缺失点,找到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并实现自我知识系统的及时更新。因此应当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量,另一方面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达到实践效果。在这方面可以依托教师的研究项目,尤其是校企联合项目来进行有目的的课程实践,通过一定量的实践工作让学生感受平面设计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存在方式与经济价值,以较为真实的设计环境体会与评价平面设计的多元取向,在亲身的工作中去寻找平面设计的新方法等等。而教师也能够通过在实践课程中的指导进一步挖掘平面设计的多学科交叉方式,去思索和探究具有先验性与研究性的新型平面设计课程的建构,进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实现平面设计教育教学的绿色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教育教学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在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模式,拓宽学生学习途径和视野,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本领,提高学生平面设计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平面设计原创作品。
参考文献
[1] 刘辉.信息化背景下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0):226-227.
[2] 刘辉.“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3):219-220.
[3] 沈涵.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9):7199-7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9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