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创新科研素质的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职院校在创新科研方面一直落后于本科院校,这和学校、教师自身的情况有关,但是如果学校和教师改变思路,便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创新科研素质。主要分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创新科研素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素质的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专业教师;科研素质;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58-02
  一、前言
  随着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这些实践性强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投入各个岗位中,补充社会上技术人员缺口,其就业率往往比普通大学毕业生还要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在提升自身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尤其是创新性的科研能力,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高职院校以及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创新科研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思维受限,缺乏科研动力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有两种情况,一是技师型教师,其并非高校毕业,这些教师并没有专业可靠的基础知识而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被高职院校聘用为技能型教师;二是学术型教师,这部分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本科学历,毕业于相关专业,并没有过硬的实践基础被高职院校聘用为理论型教师[1]。高职院校其经济支撑与社会影响力远远不如本科院校,理论和技术能力都很强的教师凤毛麟角,大多数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很优秀的教师倾向于那些薪资丰厚、社会影响力大、未来有充足发展空间的本科院校。因此,大多教师受限于自己的思维,如,技术型教师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创新,学术型教师有创新思维但面对实际操作难以下手,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去完成一些研究,缺乏实用性的科研能力。另外,高职院校教师的晋升渠道较窄,社会资源较少,很多教师只能在高职类院校教学,只能晋升为讲师级别,即便是做科研也没有太多的资源以及发展机会[2]。众所周知,搞科技研发工作,需要的是人才,一个再优秀的讲师,他所认识的人才会比一个教授认识的人才多吗?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可能性很小。在高职院校里,教师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而导致高职专业教师缺乏综合性的科研动力。
  (二)脱离社会,缺乏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主要是以教育为主、科研为辅的办学方针,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每年都是按照教材中的大纲和要求来进行讲课,缺乏对社会需要的认知与思考,和社会就形成了一定的脱节。实际上,教材中的内容大都落后于社会发展,其讲述的只是某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没有提及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需要,而且教材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慢。教师想要搞科学研究只靠教材是不行的,他们需要进入社会、了解社会,思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这样教师才能找到出发点,找到动力的源泉。但很多高职教师脱离社会久了,只重视教学,而忽视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自然也缺乏创新精神,就很难再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科研[3]。
  (三)环境限制,缺乏科研经验
  受高职院校的科研环境氛围的限制,一些学校或许就从来没有开展过科研活动,很多教师都没有科研经验,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没有机会参与学校申报的科研项目,也就很难能够完成科研项目,更不用说去做一些创新型的科研项目了。另外,这些高职院校较之本科院校来说硬件设施比较弱。比如说,某团队想要开发一种全新型的功能机器人,在设计通过之后制作零件,一般常用的零件都可以通过市场渠道轻松买到,但一些特有零件和昂贵稀有零件很难买到,使科研周期一拖再拖甚至遥遥无期。但对高等本科院校来说就不同,在强力的经济支撑与社会资源下,可利用专用设备如3D打印机等,也可通过高校间友谊援助来解决,那么这个问题将不再是阻碍[4]。所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想要提高科研素质,必须要增加科研力量。
  (四)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
  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倾向于扩大招生,导致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但为了降低学校支出,教师数量却没有明显的变动,这就使教师的教育工作量日益增加,许多教师每周就有18个课时甚至22个课时以上,不少教师同時承担两门甚至三门课的教学。此外,一些教师同时担任着班主任、辅导员或者是学校管理职务等,这些学生工作同样使教师精力分散。即使学校增加了教师的薪资待遇,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与管理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专心做科研工作[5]。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创新科研素质
  (一)学校科研管理与激励并行
  高职院校想要促进专业教师提高创新科研素质,就应从学校政策出发,制定积极的政策,形成科研管理与激励并行的策略。从科研管理方面来看,学校要对现有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让一些已经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形成实际应用,并协助一些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序开展。要提高教师对科研的重视性,不仅要形式上有所体现,而且要落到实处,要将科学研究放在首要位上,无论教师再忙都不要放下科研。学校要大力支持,要给予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把科研放在首要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教师提供舒适的科研的环境与必要的设施。另外,学校要起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推动,这样由上至下的管理方针才能高效推动科研发展。
  从科研激励方面来看,学校要给予更多专业教师参与科研的机会,比如先让教师提出科研可行性方案,然后加以评比,优先对一些可行性高、教学效益好的科研项目展开研究,给予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如果学校还能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额外的科研奖励的话,相信在学校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教师都会提高创新科研的积极性[6]。学校颁布相应的激励性的科研政策,是教师靠科研很重要的动力源泉,学校应该在精神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鼓励。科研工作付出的精力与时间是难以想象的,要将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时间纳入薪资奖励制度,留出足够的资金用作奖励。也就是说学校要定期举办与参加科研比赛与活动,督促教师将科研成果尽量形成科技产品,对成绩突出的科研团队,要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形成完善的激励制度,推动后续的科研工作,令教师的工作动力源源不断。   (二)学院以学科发展为基础提出项目研究
  高职院校也分为多个学院,每个学院不同学科的发展方向不同,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不同,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学院应以学科发展为基础来提出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研究项目,然后鼓励专业教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加入科研工作中来,并让这些科研工作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比如有些科研项目就是和教学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体验和分析不同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的科研项目是学科发展所要求的。提高专业性,有利于加快推进科研工作,所谓的“术业有专攻”是将科研团队高度专业化[7]。广揽各方各面人才,使其各尽其职,这种类似于流水线的方式非常高效,还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磨合性,更重要的是便于教师的管理。
  (三)教师结合教学改革找准科研创新点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肩上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其参与创新科研不仅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是为了通过科研来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让自己的思维与时俱进,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知识营养。因此,教师结合教学改革来找科研的创新点往往能够“一击即中”,而在众多的科研项目中如果不采取创新思维和手段,即便是进行科研也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重复前人的工作而已。我们要了解到,创新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教师的思维应该与时俱进,找准突破点,这才是有效的。在科研创新点的选取方面,教师要注意与社会、企业、学生的未来发展相对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比如需要实践研究的话,可以请企业与科研项目相配合,也可以利用企业的一些先进设备,形成实践性强的科研项目,以此来促进教学发展。
  (四)加强对外合作与学术科研交流
  由于高等院校的自身实力有限,当本校教师难以得到好的科研项目与资金支持时,应及时寻求面对外校的科研合作[8],不可故步自封,争取与实力较强的院校来开展工作,与一些对口的企业开展交流。必要时,应该聘请权威的科研带头人来领导与指导科研工作。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创新科研素质的提升需要学校、学院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创新科研氛围,构建创新科研团队,重视青年教师的能力发展,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使其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30(10):62-64.
  [2]劉文波.试论高职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提升[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28(3):47.
  [3]蒋建平,徐利谋.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18(11):98-100.
  [4]王广海,朱燕萍,夏晶晶.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助推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J].企业导报,2016,10(9):93-94.
  [5]杨震伦,王珏.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27(19):66-67.
  [6]胡生梅.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1(16):14-15.
  [7]黄志艳.关于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0(28):9.
  [8]包文婷.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 文教资料,2017(16):118-119.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