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对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激发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革新艺术教育体制等对策。
[关 键 词] 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88-02
目前,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日益受到国家的关注。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艺术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开设艺术课程提出了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五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公共艺术课程的课时安排与教育质量、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认识与兴趣、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情况、学校艺术社团活动情况、公共艺术资源配置与经费投入、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管理状况。
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这五所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都落实了国家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定,“开设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八门公共艺术选修必修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有些职业院校还增设了动画制作、体育舞蹈等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二是这五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并且80%的学校发放相应的教材。根据数据,这些职业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为一个学期15~35课时,学分1~3学分不等。三是这五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都较好,能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这三个方面都极大地保证和丰富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积极性,有些学校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进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丰富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文提到的五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都设有艺术社团或协会,这些艺术社团或协会包括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绘画协会和播音与主持协会等,并且这些协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如舞蹈表演、演讲竞赛、美术作品展、摄影作品展等。这些艺术社团所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这说明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着力于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教育氛围。公共艺术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它也逐渐成长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艺术的层次和品位。
二、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有待探索
据调查,目前具有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特色公共艺术课程的高职院校并不多。仅仅按照国家规定开设8门公共艺术选修必修课还不够,“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克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狭隘理解,这将使公共藝术教育的实践趋于盲目性、非理性,最终走向教育模式僵化”。这是因为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既要从宏观的、一般意义上进行艺术课程设置,又要紧密结合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进行艺术课程安排,如道路运输类、水上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类,从这些专业中涉及的一些艺术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这将为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提供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当然,这样的既有一般艺术教育共性,又兼具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课程,需要广大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教师不断进行摸索。如果对此研究有一些成果(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规范的教材),那么将有益于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亟待强化
师资力量的薄弱不是在师资数量上,而是在师资的质量上。限于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所处的地位以及艺术教师的自身原因,一些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文化底蕴不足、科研能力的不强、敬业精神与教学能力的欠佳、教育思想观念的滞后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不但制约了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还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加快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当今社会,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迫切需要一支素质高、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来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才能够确保艺术教育工作做出实效。
(三)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组织机构也不健全,对开展艺术教育尚没有统筹、监督、指导的机构。在公共艺术教育进行中,这五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中尚有一些院校未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对公共艺术教育缺乏专人专项的指导、监督和统筹管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似乎有待落实,对定期的培训成果的检验与考查也并不到位,使公共艺术教育开展尚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影响了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我国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三、创新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
(一)从兴趣与专业出发,激发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学生学习专业、艺术课程的重要动力。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将专业中所涉及的艺术问题与公共艺术的特有魅力充分融合,在课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公共艺术教师基于学生的艺术认知水平、专业与文化课水平,制定出明确、严谨、适合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在课程学习中有章可循,因材施教。另外,除了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院系可以通过校内的艺术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校际之间学生职业技术的“工匠精神”竞赛,通过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弘扬“工匠精神”。高职学生有了这样一个表现的舞台,将对艺术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对艺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抓住学生主体特点开展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目的。 (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艺术教师需要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弘扬“工匠精神”,在艺术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通过参加艺术鉴赏培训和高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使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的艺术教师的素养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提出培育教师的“工匠精神”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根据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教师的专业方向,通过不断组织这些艺术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从实际工作摸索出一套体现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让艺术教师的艺术专业水平与职业技术共同得到提高。另外,从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入手,“让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教师的科研成果得到奖励和激励,从而激发公共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管理者给予艺术教学中设备的支持、资金的支持,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教师的成就感。
(三)革新公共艺术教育体制
第一,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艺术来塑造高职学子的灵魂,全面提高其素质。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特殊,既要遵循一般公共教育的规律,也应遵循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第二,构建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要通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过程、教材的编写与教学管理以及相关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加以渗透、贯彻。“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这种课程体系的搭建主要是为了体现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革新。”第三,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是做好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一个有力保障。其评估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包括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艺术教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以及特色项目等。因此我们要构建符合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情的、能够激励职业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评估系统。
四、结语
通过这五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的调研,了解了这些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对策。公共艺术教育对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力与想象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作为当下艺术教育的一个比较特殊层次,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整体而又细致的探讨,结合当代教育部的政策和社会大环境、职业院校自身条件等,研究符合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合理的模式,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有待于一代又一代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静.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于丽燕,李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12):141-143.
[3]苏春玉.对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5(2):64-67.
[4]杨春华,沈晓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困境及途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1):89-92.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