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相关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化水准的提高,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汽车产业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进而对汽修行业的高素质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社会的市场化需求下,我国高校、高中职院校出现了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等状况,为了更好的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化汽修人才,本文先是对我国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继而对以工作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最后结合桌学校汽修专业实地情况制定了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关键词:汽车;维修;改革;教学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汽修产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汽修行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更迫切需要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汽车维修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式亟需进一步的探索与改革,以使毕业生能够满足日后的工作岗位的要求,能够在社会上得以立足与发展。
  1我国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化教育的浪潮下,相关教育部门对职业院校加大投入与扶持,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到目前为止,也有不少改革研究的案例,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状况已得到较大改观。推行紧密联系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否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这一研究推广过程会遇到哪些问题?笔者在对某市具有代表性的几所中职类院校汽修专业的课程开设、教学模式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与调研,目前该地区中职汽修专业的教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岗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不匹配。我国教育界把“岗位适应能力作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培养,把中职教育定位成岗前教育。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因此,应当把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定位为中职教育的首要目标。
  (2)没有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企业并非是按照学历定岗定薪,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成效来判定一个人的工作水准。因此,中职院校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不存在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再选择,转岗与再就业都存在极大的可能性。因此,为了使中职毕业生在面临人生道路的复杂选择时可以游刃有余,在学生在校时,应当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使其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应对社会变革时,择业、立业、甚至创业的需求。
  2以工作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
  (1)以工作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的思路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来实施,指明了工作过程思维与具体课程结合的原则。笔者以为,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应当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根据实际工作来设置与工作相关的学习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形成适合学生的学习形式,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明确学习任务
  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分组团队合作——检查反馈机制这一流程化清晰化的教学模式。
  (2)以工作为目的的教学目标的探索。以工作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首要目标,并进而从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进行探索。使学生能够尽快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3)以工作为目的的教学实施过程的探索。汽修专业的教学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略有不同,区别在于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实物来进行腦力及体力劳动,而非实际工作场景的人与机器的生产流程。因此,教学当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合理的学习场景,又要能够真实模拟企业维修流程,通过设置具体的目标和步骤来要求学生,构建多样化的师生配合方式,使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熟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培养该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3案例共享:东莞理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东莞理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创办于2003年,目前招生规模每年9个班;拥有一体化实验室建设19个,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2个;教学改革及教师教研教学能力稳步提高,建设了12门核心课程,出版教材3本,编写了10本校本教材;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因该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历史及软硬件教学资源,特为此次教学模式的探索基地。
  在笔者的调查调研中,该校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树立了“开放性”的课程建设观念,在日常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了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实施了“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了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的理念,在课程开发上以充分的调研做基础,结合实地化的教学环境来设计学习场景,并且改变了传统的学业考评方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4结语
  以工作为目的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未来工作的潜在参与者,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