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经典,增见识,强德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学习国学,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滋养,增加人生底色,帮助他们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而且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把中华经典诗文比喻为“母乳”,他认为:“喝‘母乳’长大的孩子,不但健壮,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嫡传弟子、《百家讲坛》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老师在一个读书活动中这样说——因为现在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知识都是比较贫薄的,由于我们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所以全社会的人都需要读的。
  的确,《弟子规》是蒙学经典,但是作为孩子启蒙者的小学教师的我们,对《弟子规》的解读能否到位呢?校园生活中,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是否能成为对《弟子规》的最好解读呢? 要知道“身教胜于言教,打铁先得自身硬”。
  师生共学《弟子规》
  利用晨会课、班会课学习《弟子规》,观看视频,利用画面生动、解释通俗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关注。然后,老师和孩子一句一句地诵读。我们还用表演的形式来进行诵读,更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不但每个人都能背诵,而且对《弟子规》的意思有了充分的理解。
  言传身教同成长
  将《弟子规》渗透到学习、生活中,抓住一点一滴的小事,遵循《弟子规》,教师言传身教,和学生共同成长。
  首孝悌,次谨信
  “母亲节的特别礼物”
  五月母亲节即将来临,我和孩子们讨论怎么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心。花朵?小礼物?还是让我们和妈妈说说心里话吧!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妈妈的感恩。设计好信纸,我们一起写上要对妈妈说的话。孩子们拿着信封,我帮每个孩子写上妈妈的工作单位地址、姓名、邮编。我们整整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完成这封信。最后,我和几个代表一起将全班45封信投入信箱。
  “买块重阳糕送爷爷奶奶”
  品德课上,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中就有重阳节。我们了解到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大家在课堂上品尝了重阳糕。当时就有孩子提出,要用自己的零用钱给爷爷奶奶买重阳糕。说干就干,孩子们你一毛我一块,凑出了自己的零用钱。我带着孩子们的心意买回了重阳糕。分好糕,我们请食堂的师傅帮忙蒸热了。放学时,孩子们每人捧着一块热气腾腾的重阳糕,送到来接自己的爷爷奶奶的嘴边。此时,我们分明看到孩子们的孝心激起爷爷奶奶眼中的泪花、心中的感动。
  泛爱众,而亲仁
  “我来为你补充”
  入学一段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知识面很广,有的孩子认识很多汉字,有的孩子知道很多天文知识,有的孩子能说出大量关于恐龙的常识。可惜和这点成反比的是他们对别人的尊重。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位同学答错了,几个孩子率先哈哈大笑,引得好多孩子一起笑起来。笑声中包含的是:他答错了,真差劲,他不如我。其实,请他们来回答,他们自己未必能说得很好。我想,这些孩子需要学习尊重别人。于是,当课堂上再次出现这样的情景时,我等到笑声平息下来后,走到那位答错的孩子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大声说:“你刚才说得不够准确,心里不好受。冷老师愿意为你补充。”两句话,传递给孩子们的信息包括答错同学心中的感受和我的态度。我看到一个孩子神色微变,就请他说说想法,孩子告诉大家自己觉得同学说错了笑话他不太好。用这样的方法坚持了五六次,课堂上的那样的笑声稀疏了,只剩几个孩子了。到现在,极偶然,会有一个孩子发出那样的笑聲,但马上,同学们的责备的目光就投向了他。
  “我为你鼓掌”
  我还发现孩子们非常善于表现自己,课堂讨论时,小手举得高高的,就希望老师请自己发言。但对于别人的发言却不关注。好多精彩的想法和表述就从大家耳边溜走了。向别人学习的学习品质也就从大家身边溜走了。那天,看图说话时,杨合的描述非常通顺。我高声说:“你的发言真精彩,我为你鼓掌。”说完,我鼓起了掌,其他孩子一楞,也鼓起了掌。很快,讨论时,孩子们会为他们认为精彩的发言鼓掌。我也有幸赢得过他们的掌声。
  有余力,则学文
  “我也不迟到”
  清晨的校园书声琅琅,“一日之计在于晨”深入人心。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完成角色转变,早读不能准时参加情有可原。但是,开学两个月了,还有相当部分孩子姗姗来迟,甚至有几个孩子一连几天踏着上操的铃声上学。夕会课上,我和大家约好8:05准时早读,冷老师也不迟到。第二天,我8:00到教室,在教室门口等大家。几个迟到的孩子看到我低下了头。一个月以后,孩子们没有迟到了(除了特殊情况),直到现在。
  “老师来写个字”
  我们班的孩子活泼外向,喜动不喜静。他们喜欢学习,参与讨论,发表见解,都很积极。但是,一到写字,孩子们就定不下心。写出来的字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东倒西歪。于是,我强化了教学中范写的环节。每个笔画我都认真示范起笔、运笔和落笔;在示范中教给学生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以及写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 有时候某一个笔画没有写到位,我会问学生这个字问题在那里,然后拿起黑板擦擦掉,重新写,一边写一边说:“这个字老师没写好,我再写一遍。”目的是让学生象我一样认真地写每一个字。老师严谨的态度成了学生的表率,他们也慢慢地细致了,对待写字不再随随便便了。 做事的严谨和《弟子规》中的第三门课“谨”不谋而合。
  家长感言:
  小朱妈妈——母亲节这天,我正在忙碌工作,没想到邮递员送来一封信。我打开一看,居然是孩子写给我的。看得出,老师精心设计了信纸,指导孩子写上自己的心里话。孩子在信纸上写着: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要对你说几句心里话。谢谢你给了我生命,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天天照顾我。……孩子这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弟子规》,懂事了很多,遇到什么事情还会用弟子规里的话来劝我们。感谢学校引导孩子学习国学经典。
  学生感受:
  小丁同学——我很喜欢《弟子规》。它告诉我早晨起床要做什么,它交给我做人首先要孝顺。
  教师感想:
  我想,面对这篇千年的蒙学经典,我也是个处于启蒙中的孩童,需要学习,需要成长……
  作者简介:冷如冰,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职称:小学二级语文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