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育才先育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道德教育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开篇重申了小学育才与育德先后关系,明确了育才先育德的观点,接着分析道德教育失利的原因,最后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以行动学习和感悟式教学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关键词】道德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探索
  一、育才先育德
  近年来时有新闻爆出名校学子制造骇人听闻之恶行的事件。作为名校学子,才不可谓不盛,但是往往做出至恶行径,令人发指,此其德行缺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分析了德才二者的关系,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大学生的恶性事件实际上就是德行缺位造成的,深究原因,小学道德教育不到位或是根源所在。
  人才竞争一直是国家,企业最为重视的,有智慧的企业在人才使用上更看重人才的道德,他们遵循着有才无德之人不用,有德无才之人培养使用,有德有才破格重用,足见道德之重。司马光曰: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无论是从现代社会角度,还是古代先贤的观点都充分体现了道德培养要重于才能培养。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品行培养,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的阶段。小学生一般年龄在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判断能力,但模仿能力极佳,如果不对其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积极引导和约束,必将会在其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埋下隱患。小学道德教育要帮助小学生形成自觉约束能力、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念,逐步形成道德分辨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摆正道德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的关系,加强学生德育活动,从行为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小学德育失利的原因分析
  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小学道德教育存在问题。但是过了近二十年,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修正,反而道德沦丧这样的词汇在社会学研究中频频出现,道德水平持续下滑成为不争的事实,小学道德教育收效甚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教育自身的原因。首先,道德是一种行为智慧,近代小学的发展在传授知识的进步的很大,而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教育,它更需要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行为培养和思想引导,这种长期性和连续性就使得道德教育是一件极为困难之事。其次,道德教育需要执教之人自身有德,有较强的行为约束能力及文化素养,方才能形成道德榜样的力量,而能符合条件的教师又相对匮乏,难免将道德教育变成知识教育。再次,道德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提供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任何一环的薄弱都会让其他环节的努力功亏一篑。
  2.社会的不利环境为道德教育增加了额外的障碍。最近几十年经济发展出现了显著的结构性不平衡和地域性不平衡,给功利主义盛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小学道德教育正经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从学校角度来看,在育才和育德的取舍上,在文件上育德优先,但行动中却是育才先行,育德点缀。为了成绩,优秀率等短期的功利目标,将小学生道德培养抛之脑后,这就潜移默化的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追名逐利的 ‘榜样’。从家庭角度来看,隔代培养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孩子难以管教,还谈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父母,长辈皆以孩子成绩的优异来衡量学校教育成果,鲜有以道德教育为标准。从社会角度来看,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其德行高低,而是其赚钱能力,职位的高低。这样的社会环境致使道德教育举步维艰。
  3.道德教学方式的问题。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更倾向是一种行为的教育。而现阶段的小学道德教育从课程设置上更像是道德知识教育,脱离了行为教育的本质。另外,老师在授课中不能把握小学生的心理规律,讲解的方法多是成年人的思维模式,难以被学生接受。活动类型的道德教育极为缺乏,在为数不多的活动式德育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也使这种模式流于形式,难以起到作用。
  三、育教于行,多维度推进行为育德模式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停留在让学生知道什么品德是好的,什么事是对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将行为育德与说教育德相结合,实现从学到做的转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约束与惩罚并行。要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底蕴,应当先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让其知道必须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智尚不成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力,况且学前家庭教育不同也造成学生的行为起点不一,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要细化学生行为标准,诸如学生必须准时到校,积极参加学校的相关活动,严格遵守集体秩序,对于违反秩序的学生,在不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应当及时的予以警告和惩罚,让小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在潜意识层面形成良好的自我行为约束,为以后的道德教育中打下守德的行为基础。
  2.增强榜样示范作用。约束与惩罚是禁止性引导,榜样的力量则是鼓励性引导。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榜样的力量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有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榜样一般来自三个方向,一是学校的老师,二是学生家长,三是与学生关联度较高的人物。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师,学校老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示范和行为标杆。学生是家长的镜子,家长有怎样的行为,学生自然会反射出什么样的行为,比如家长说脏话,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都极易被孩子模仿,所以家长应当加强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与学生关联度高的人,可以是生活中接触到,也可以是文化塑造出来的人物,这部分人物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极为明显。发挥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3.用活动强化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行动学习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道德培养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在小学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行动学习。行动学习首先就需要学校为学生安排足够的道德学习和践行活动,可以以学期为时间周期,每个学期围绕一类道德品行,开展多样性的活动。比如尊老爱老的品德,学校可以在学期内开展去福利院帮助老人整理房间,陪老人散步聊天,适逢节假日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买些小礼物等,让孩子在劳动和金钱上有付出的意愿,培养其尊老爱老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设计安排适合学生的道德教育活动,在时间周期和频次上有保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践行道德品质的机会,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分层开展道德教育。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不同,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知水平,对其进行分层式教育。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都较差,这个阶段的德育应当将重点放在行为习惯养成上,辅以传统美德故事教育。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稍强,这个阶段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道德教育活动,让其在行动中加深对道德的认识。五六年级的学生感知和理解能力更好一些,在参加道德培养活动后,对活动中涉及的相关道德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让学生明白道德培养活动的意义所在。
  5.注重家风培养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中国自古有家风传承,只是近代社会发展中家风教育没落。但现阶段我国的道德教育情况需要重提家风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会无意识地灌输给孩子。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单靠学校一方努力作用有限,家庭应当树立良好的家教家风,在高品德环境中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平。家校合作,共建学生道德培养的优质环境,让学生在正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感染道德教育,塑造个人道德观。
  道德是行为的智慧,小学道德教育要从其行为智慧的本质出发,通过有效的行为约束和行为引导方式,潜移默化的强化学生的道德水平,形成学生持续的道德自我约束能力,避免将道德教育作为道德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从不应该做什么到应该做什么,再到做什么是道德的,进而实践道德品质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仕魁,谢彦波,王河滨.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浅探[J].科技资讯,2013(27):198-199.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33).
  [3]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9.
  [4]戴晓彤.增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
  [5]李小永.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6):158-1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