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现存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对我国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从学科教育观念、教学发展模式、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范围等四个主要方面对我国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现存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提高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要从创新教育观念,细化专业发展模式,平衡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监控科学化入手,有效改进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现存的问题,提供更加优良、有序的本科会计专业教学环境。
关键词: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众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凭借良好的就业形势、更强的实用性、以及学科特色突出的优势,成为了众多本科专业当中的热门选择,位于高考志愿填报前列,招生现状火爆。
面对参差不齐的高校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提高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使其毕业生的会计专业能力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微观层面探讨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现存的问题,并且针对如何提高本科会计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现存问题
(一)教育观念传统
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认知上,重传统重权威;在评价上,重功名;在道德上,重“仁义”、“忠恕”。以致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教育观念传统这一现存问题成为了教育观念创新的阻碍,影响教育发挥其社会价值的功能,使得教育不能够很好地为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服务。
大多本科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是走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单方向传输讲授知识为主,没有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分析去开发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没有深层次地思考和针对会计专业人才未来的就业、创业的情况。这样依照教育观念的传统而不考虑与时俱进的教学,使得培养的本科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无法达到在社会工作中实操型、技能流畅型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严格纪律、注重知识的灌输、重理论、轻实践,创新从而也就无从谈起。
(二)教学组织形式粗放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本科会计专业教学粗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知识传授限于过时的会计课本和案例,不注重丰富教学的整合性、时效性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死记硬背的分录无法运用于多变的实际操作。使得原本有思考的学生丢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而限于课堂、课本的考试形成了追求一致性结果而非创新教学氛围。
粗放的教学形式单一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测评学生成绩以分数为重点,而不是以能力为重点。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教师采取“注入式”灌输法教学,教师只重视知识的讲授,教学手段十分单一。学生只能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
(三)教学过程不平衡
在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先后难易缺乏一定的逻辑性,重课堂教学轻其他环节,重学术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必修课程设置冗杂、与会计专业不相关课程较多、课程间逻辑关系不清晰、难易混杂,是众多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使得学生们课业压力大,实践时间少,会计专业课程学效果不理想。
课程更新滞后,尤其是相较于会计行业,课程更新滞后是重大的不平衡表现,会计科目、税收制度等等的更新滞后,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会计知识与现时社会会计体系脱节。所学仅仅只能应用于课堂和考试。
(四)教学评价片面
在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价方面,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监控内容受限、标准模糊等问题,单向的过度关注于教学秩序、教师理论素养和学生理论知识,而轻视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教师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等。再加之会计专业方向较多如:政府审计、財务管理、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等,使得监控流程复杂,难度增加,所以大多数的教学质量监控无法落到实处。
三、提高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观念
提倡教育与社会双向流通的教育观念,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局限于课堂。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同时社会需求反馈于会计专业教学,培养更多会计人才。实现这一社会与教学的良性互动,需要包括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的开放性等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而首要的就是教育观念的创新,只有观念认同,才能付诸于现实。
(二)变革教学组织模式
会计专业注重实操性,围绕班级授课制改革的展开,出现了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班教学等等。传统教学中一位老师面对几十位上百位的学生,高效率的同时却忽视了因材施教。新型教学组织模式下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兴趣等进行互动或者互补分组,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革教学组织模式,不是采用一种万能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上述几种组织形式因时因地因材施教,做到各种教学组织模式的有机结合,发挥出更大的教学成效。
(三)平衡教学过程
加强实务课程的比重。比如会计电算化、会计办公软件的应用,如:用友等、线上报账报税实操等课程、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实务。进一步加强实务课的设置、所占学分与师资力量,最好是有实务经验的老师参与授课,与此相呼应的需求即为加强教师能力的培训,增强师资力量与教师人才引进。同时,课程更新是重要且必要的,会计科目的变更、税收制度的改革等等都需要及时的在教材以及课程中得以体现,保证学生学习的会计知识与现时社会的会计体系接轨。
加强会计实践教学。首先提供更多的会计培训机会,请具有先进会计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学者或者企业家前来分享新鲜的观念及实用的经验。其次提供优质的实习或者就业的机会,会计专业的学习当中,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等重要,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而拥有丰富的实习或者工作等实操性经验是在将来会计就业中拥有极大竞争力的方面。
(四)教学质量监控科学化
细化教学质量监控,从课内教学活动到课外实践规划,从老师课堂教学到学生自主学习都纳入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之内,强调全过程监控。
规范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科学的教学环节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不局限于授课课时,对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单靠考试成绩,而是建立真正的双向反馈机制,优质的会计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应当是:符合培养既定目标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具有过硬的会计专业能力,能处理各种情况下的企业财务业务。
参考文献:
[1]王雅辰.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所存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8(27):106.
[2]段冬霞.基于新时期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255.
[3]田方,高树振.论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8(60):49.
[4]张菡.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57 -60.
[5]杨静怡.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郝晓雁(1970—),女,河南省孟州人,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审计。
王昕(1994—),女,河北定州人,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