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让有限的空间绽放出无限的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90年代初,随着“民工潮”的出现,青壮年进城打工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将孩子们带进城,留守儿童群体由此产生,因为缺乏家长的教导与关心,很多孩子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性格问题,有些孩子甚至因为童年教育的缺失,走上不归路。因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牵涉到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性工程。加强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对症下药、多方跟进。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初中教育 农村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1留守儿童状况简析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留守儿童主要是以寄养和单亲、隔代抚养为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监护人更多的注重孩子们的物质需求,忽略他们在心理倾诉、情感沟通、安全教育、性别教育等诸多方面的需要。由于缺少交流的对象,长此以往,内心压力的积累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形成叛逆冲动、自闭自卑等极端性格;因为缺乏实时的引导与监护,留守儿童在安全、性别、卫生甚至是思想道德方面都会产生问题,新闻报道上农村溺水而亡的孩子不计其数,辍学逃课、提早进入社会的留守儿童更是比比皆是。
  留守儿童以学前儿童、小学、初中生为主,正是处于身心成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对他们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强学校教育,努力弥补他们在成长时期心理、道德教育上的缺失至关重要。
  2“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来看,城乡二元结构下,客观状况让进城打工人员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进行教育。严苛的入学条件和昂贵的城市生活成本割裂了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联系。从家庭来看,父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中间选择了经济,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地生活环境与教学条件选择背井离乡,但是却缺失了孩子在成长阶段重要的“家庭”教育。从学校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极度不符,在以升学为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学生更多的感受到压力。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无法从学校得到解答。
  真正改变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等多方面努力。而学校素来以“育德育人”为宗旨,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时候,学校更应该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开展专项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方案,在道德、身体健康、心理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
  3学校教育
  3.1鼓励留守儿童住校,体验“家庭”温暖
  家庭是一个人的庇护所与停靠驿站,而留守儿童缺乏家庭观念,没有体会过“家”的温暖,加之缺乏与人沟通的机会,所以更多地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无法接近他们的内心深处,让他们敞开心扉,就无法进一步对他们性格、行为进行纠正。因此,首先需要重塑留守儿童家庭的观念,鼓励他们住校便于营造集体氛围、感受集体温暖。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与技能,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对寄住家庭更多的抱有一种抵触心态,所以,住校成为了一种最佳的选择。在同龄人集体生活的环境下,体会集体的温暖,并且根据初中生具有模仿他人使自己合群的行为特点,可以进行“先进宿舍”、“卫生标兵”、“宿舍文化建设”等活动。在集体生活中,规范他们的语言行为与卫生习惯。
  除此之外,需要对住校留守儿童建立花名册,生活老师与任课老师对其思想品德、日常行为予以监督,并针对留守儿童与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及时调解。
  3.2结对帮扶,交友中敞开心扉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家庭氛围,还要在学习中交友、提升。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监护人在学习省的督促和辅导,所以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也很低。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交友、变得自信开朗,需要团队协作与关怀。
  首先,建立学习小组,结对帮扶。并且开展小组学习、纪律、卫生评优活动,在竞争中激发孩子们的好胜心,在比拼中高效、自觉学习。并且,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会极大地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其次,任课老师点对点帮扶,在班级内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表,实行任课老师针对性帮助几位同学的方法。每一位任课老师选择三至四名在该学科比较薄弱的同学,在其学习方面进行重点帮助。还可以邀请学生到自己家中玩耍、过节、吃饭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谈心、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心理情况。
  3.3开设特色课程,弥补家庭教育缺失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一定分析事物的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因而对他们的心理辅导不仅要在集体氛围、结对帮扶中进行,还需要他们自己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自我的调整与疏导。开设一些心理、性别、安全课程是对他们成长阶段缺失的家庭教育的弥补。
  特色课程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由专业老师讲解心理问题和性格缺陷的实质,在理论上让他们解开心结,正确认识自己。定期开设安全培训,讲解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了解火灾、洪涝、地震等特殊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培养孩子们的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初中正是孩子们身体特征形成的阶段,具有性别意识和生理卫生意识不仅可以保障自我的身体健康与卫生,而且是自我保护的前提。
  除了理论类课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开设一些其他拓展类课程,比如防身术、绘画等兴趣类课程,丰富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课余生活。
  4学校联动家庭、政府、社会
  在现代教学体制和农村中学资源落后的情况下,学校单方面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环境非常艰难,需要家庭给予温暖,政府和社会人员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在各方的努力下,才能更好的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4.1完善家访制度,实现家校联动
  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家庭”上根本解决问题。
  班主任需要不定期的进行家访,对孩子的家庭环境有更加深入了解,并且对症下药,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开展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的与孩子沟通交流,并且可以开设“临时托亲属家教培训班”,帮助他们科学地引导孩子。利用寒暑假、开学时间进行家长会和访谈,争取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谈,互通信息,或者利用电话进行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并且建議家长多与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我给父母写一封真心话”、“我的愿望”等寄信活动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情感、教育上的缺失,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调动家长积极性,让孩子体会父母的关心。   在恢復留守儿童与父母家庭关系的同时,老师也应该和孩子们多交流,让他们明白在家庭经济压力下选择外出打工是一种无奈之举,明白父母的苦心与辛酸。让留守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父母的希望与家庭的未来,形成责任意识、提高上进心。
  4.2与政府联合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对于初中生来说,社会上的诱惑很多。而在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KTV等场所有很多,每逢开学,各种贩卖垃圾零食的小商铺也涌现出来。网络对初中学生的吸引力可想一般,翘课上网、通宵熬夜屡见不鲜,新闻中常有熬夜猝死的新闻报道。而辣条等零食中所含的色素、味精等更是对正处在身体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有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学校周边更是一些街头混混的集中活动地点。初中生由于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受到他们的恫吓,或者以他们为“榜样”,跟风耍酷,打架吸烟甚至因此荒废学业、辍学在家。
  学校应联合城管、公安等有关机关,清理学校附近的不良娱乐场所,教育批评街头混混。并且考虑招商引资,在学校附近建立书屋、健身房、台球厅等娱乐健身场所,丰富孩子们的校外生活,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带给孩子的毒化。
  4.3申请专项资金,保障教育经费
  我国留守儿童大多集中在农村以及偏远地区,每年政府都会下拨教育经费,部分学校在中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援助下,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但是在修建校舍、教师、教材花费一系列开销后,用于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开设兴趣类课程、兴趣班、贫困补助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中学教学任务本就带给老师很大的压力,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更是耗尽心力。所以在资金运转不足和教学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无法满足给孩子们提供很好的保障。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开设的特色课程、讲座等开设项目,申请经费,以保证各类活动能够开展。还可以向社会求助,呼吁社会人士捐赠衣物、学习用品,邀请志愿者为学校开展安全讲座、兴趣课程。针对留守儿童,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开展夏令营,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综合素质情况开展相应的活动和主题学习。
  参考文献
  [1] 易千美.让有限的空间缩放出无限的风粟——农村中学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世界,2015(02):265-266.
  [2] 刘兵,王福成.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J].教育论坛,2011(02)
  [3] 未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4c7dcbd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d.html,2017-03-11.
  [4] 张三珍.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EB/OL].https://www.bamaol.com/core/shownotices/hncd/4934.html,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