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意识是行为展开的根本动力,从运动角度分析,运动意识的养成是运动项目展开的必要前提。对于小学篮球教学而言,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作要领在头脑中都处于模糊状态,这使得小学篮球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篮球技能,推进小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发展,本文从创新教学模式入手,探究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小学篮球教学 篮球意识 培养策略 指导方向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实际比赛过程中,通过身体律动自然产生的一种反射性运动思维。这种运动思维源自于运动员的长期训练,在篮球对抗过程中,依靠大脑分析,适时做出的身体支配性行为。对于篮球比赛而言,运动员不仅要具备优异的身体素质,篮球技巧,还需要良好的篮球意识。篮球意识的养成,能帮助运动员判断比赛形式,根据攻守现状寻找对抗突破口,在保持优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本队的胜出提供筹码。可以说篮球意识的养成不仅能提升运动员的技术优势,提升篮球队的战力水平,同时也是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集中表现。然而从小学的篮球教学现状出发,小学生受心智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制约,对很多篮球理论和战略部署一知半解。以持球突破技术为例,学生无法在实际操作中形成稳定的篮球意识,无法通过攻守局势判断合理的突破方案,这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篮球教学的发展和推进。因此,为推进小学生掌握基础的篮球运动知识,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篮球意识,将身体训练和思维意识训练相结合。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落实小学生的篮球意识养成。
  1小学阶段篮球意识养成的困境
  目前,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在篮球意识的养成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受落后的教育意识影响,小学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忽略了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规则意识的养成。这导致了小学生往往对篮球知识一知半解,没有整体的对战意识,无法全面了解篮球对抗的意义。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在篮球训练中过度强调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技术动作是否实现,而忽视了技术动作的出现时间是否恰当。学生在大量的技巧训练中只学会了这个标准的动作,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利用这个动作技巧更为合适。尤其是小学生进行篮球对抗时,往往会遇到突发事件,不知如何应对。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再好的技巧也只是一纸空谈。
  2篮球意识培养的有效措施
  2.1理论学习,构建篮球意识
  理论是实践展开的根本前提,篮球运动也同样适用。小学阶段,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篮球能力,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篮球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构建创新教学课堂。通过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在信息技术的感官刺激中唤醒小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渴望,在基础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篮球的了解和掌握。以“带球突破”教学为例,体育教师首先通过视频的介绍,让小学生理解什么是带球突破,然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样的情况,你可以带球突破?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设想多种可能性,比如遇到移动能力差的防守队员时、遇到快攻时、遇到防守队员向前移动时、防守运动员多次犯规时。结合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及时进行整合指导,并不断总结各种复杂情境的突破要点。可以说想象的场面越复杂,学生的篮球思维就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学生的篮球意识才会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不断形成。
  2.2实战演练,深化篮球意识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有效标准。在小学篮球教学中,为进一步落实篮球技巧等基础知识,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操练,不断深化篮球意识。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网上搜集各类篮球赛事的视频,让学生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明确队员打球的目的,和篮球拼搏的重要目标,从内在唤醒学生的篮球学习动力。与此同时,经过观摩活动指导学生关注实际赛事中运用的篮球技巧和战术布置,分析那些精彩瞬间的精妙配合和娴熟的技术动作。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战术布置的科学性和技术实现的合理性,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不断掌握篮球技巧和战术部署的要领,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实际的篮球技巧和战略部署要领,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篮球对抗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就是篮球的基本功训练,是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使用的篮球技术。对于基本功训练,体育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结构和心理发展规律对训练任务做出调整,训练的时间和强度都不易过长,根据比赛规律逐步结合其他的技术动作。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情境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场景难度,让学生形成场上观察四周,提前预估情境,身体随时反应的篮球意识。在观察能力的训练上,不断扩展学生视野,从各种角度训练学生的身体反应,在不同角度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速度和身体节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形成稳定的身体反应,进而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在篮球比赛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场上的形式瞬息万变,一个犹豫不决就可能贻误战机,给团队带来失误,那么在身体协调的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协调能力,从判断对手动作意图、团队配合、带球突破等技巧进行身体协调训练,用各种身体刺激和对抗训练帮助学生的眼、脑、手、脚产生条件反射,形成稳定的身体记忆,真正实现力量和智慧的完美结合。
  2.3游戏融合,训练篮球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很多活动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广泛传播下,很多篮球体育明星成为了学生的偶像,学生纷纷加入篮球的学习当中。对此,体育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后,将实践与游戏结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篮球运动是一项多人合作的运动项目。因此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受其体能的制约,开展团队性的对抗赛难度較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篮球为游戏媒介,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比如,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在音乐节奏的引领下,进行两两传球,哪一组率先完成了传球,哪一组就胜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定点投篮的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点将球投入到篮筐中,谁投的数量多、准确率高谁就获胜。在这种轻松的游戏中,学生训练了传球技艺,体验了篮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加深他们对篮球的喜爱和热情。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体育教师就可以利用竞技性游戏来强化学生运动技能,深化篮球意识。比如,在篮球技巧、战术讲解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游戏训练,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篮球对抗赛,学生在竞技游戏中不断训练篮球思维,落实篮球技巧,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提升小学篮球教学质量。
  2.4心理建设,落实篮球意识
  小学生作为篮球教学的主体,其心理发展对篮球教学有着直观的影响。一方面,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正处于不稳定阶段,很容易在挫折中一蹶不振,那么体育教师要根据篮球教学中的游戏环节设置,重新还给学生自信,让心理受伤的学生重新找到篮球的快乐,并在拼搏对抗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心理建设,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另一方面,篮球是一项多人参与的竞技比赛,既需要多人之间的配合,也需要独体的单兵作战。那么根据对抗的特性,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配合意识,能够在场上根据情势的变化,做出最佳的选择,这既是团队意识的体现,也是篮球意识的再现。
  3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意识作为评价学生篮球能力的核心标准,是小学阶段篮球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篮球意识培养,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出发,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训练中体会到篮球的快乐。这既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小学篮球教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敏.小学体育课堂中篮球兴趣养成与篮球教学探索[J].体育时空,2018(04):52.
  [2] 蔡健辉.篮球基本动作技巧实践初探——以小学三四五年级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8(04):102-103+138.
  [3] 徐隆锋.浅议小学篮球教学训练中的篮球意识培养[J].情感读本,2017(17):20.
  [4] 杨成.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兴趣培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9):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