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为了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找寻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方式,同时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161-02
一、做好课前准备
若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解析,提取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合理性。现阶段,大部分教师是教授学生“学”教材,并不是利用教材教授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对教材中的例题、定义等进行了解,找寻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出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因为受到家庭环境、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教师要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每学期的开始设定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目标,使学生慢慢的完成小目标,进而完成整体教学目标[1]。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状况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最后教师要设计出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要满足两点要求:一是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二是师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思维逻辑能力,使其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以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理的选取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教师要选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构设一个教学情境,使其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此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比如: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在解决“李华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一段路程后,又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沿路返回至起始点,问往返一次的均速是多少?”的问题时,学生可能会直接写出“(30+40)÷2=35(千米/小时)”,很显然这个解决方法是错误的。出现这个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理解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们想象自己从家走到学校的时间与速度,以及从学校走回家的时间速度,通过与生活相联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同一路程中,不同速度下行驶时间不同,不可以利用相加再相除的方式解决。这种与生活相关的题目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使其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其次,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小组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学习。在利用此种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时,教师要保证每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相当,使每个小组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差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够使学习好的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更牢固。比如:在学习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组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10分钟左右的自主学习时间,找出自己所不理解的知识点;然后教师进行教学讲解,学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解决不理解的知识;在讲解过后,教师为每个小组设置题目,让其进行解决,这时小组成员间可以进行讨论研究,当出现共同的难题时,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引,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另外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认真的进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回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不高的部分,通过总结其原因,对以后的教学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数学成绩判断自己的教学情况。因为学生的成绩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若是只有几名学生的成绩不理想,那么证明其教学质量较高;若是班级综合成绩没有达到理想水平,那么就说明其教学质量不达标,这时教师就应反思哪一教学环节出错,找出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另外,教师应学习更多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更换不同教学方式,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提升对数学的兴趣;还要合理的选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其更好的学习。最后教师要认真的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改正,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钊.提高初三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基于初中新版课程标準以及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J].考试周刊,2018(80):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