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理解,妙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建构语言大厦的基本素材。它既与字关系密切,又与句子紧紧相连,即使是文本的阅读也往往要落实到具体的字词,因此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
  【关键词】 词语;理解;运用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建构语言大厦的基本素材。它既与字关系密切,又与句子紧紧相连,即使是文本的阅读也往往要落实到具体的字词,因此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是字词。”小学语文课标中也明确规定词语教学目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词语学习中真正理解词语,并且能恰当运用,实现词语教學的学用并举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用字典
  查字典是一种常见的解词方法,往往能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除了巩固查字典的能力,更是对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词义能力的训练,同时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黄山奇松》第一节用“情有独钟”这个词引出描写对象—奇松,这个词也是首次在课本中出现。教学时我让学生朗读第一段文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节写了什么内容,孩子们很快锁定了“情有独钟”这个词。我顺势引导学生关注“钟”的写法,然后出示“钟”的意项,并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钟”是指感情等集中,连起来想想词语的意思是人们把情感集中在黄山奇松上,突出人们对黄山奇松的喜爱。接着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引导学生发现词语背后隐藏的情感以及表达的奥秘,真正走进文本。教师使用一个过渡句:这样说来,我们也会用“情有独钟”,从而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最后总结发现:表达对某人某物的喜爱,就可以用上“情有独钟”,甚至作文时也可以用“情有独钟”来引出描写对象。利用字典准确突破关键字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运用,发现表达的奥秘。实现词语理解、感悟、运用的巧妙相融。
  二、追本溯源
  中国的汉字,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故事。从汉字的本义出发来掌握字义,不仅精准,而且直抵学生内心。在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酷刑”一词比较关键,两个字都是生字,而且“刑”与“型”很容易混淆。教学时,先关注文字“刑”读后鼻音,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古体字:“同学们,请看这个古体‘刑’字(边说边板书),左边像?(架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右边像一把?(刀)所以刑在古代是指‘刑罚’,那么酷刑指?”学生纷纷顿悟“残酷的刑罚”。“那么司马迁受到了怎样的残酷刑罚?”教师及时补充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受腐刑资料,然后趁热打铁朗读课文,此时学生深受感染,读起来有声有色,最后及时通过填空方式区分“刑”与“型”的不同用法。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既”与“即”可以采用相同方法。通过观察古体字很容易理解“既”的本意是吃罢,吃过,“即”的本义是走近去吃东西,然后结合语境及时运用,区分两个字的引申义。从字形入手,理解本义,又结合具体语境掌握了“语境义”,更巧妙地及时运用,轻松突破同音字以及形近字的不同用法,让解词从理解走向运用。
  三、融入生活
  语文是母语学习,学生的生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良好背景。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唰唰声,悦耳至极。”为了引导孩子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我紧紧锁住“唰唰、悦耳至极”这两个词。首先读句子发现这两个词都是写声音,再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中,我们也剪纸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沙沙,比较姥姥剪纸发出声音——唰唰,你发现了什么?姥姥剪纸速度快,剪得精准。再引导学生及时朗读,让文字真正变得有声有色。《灰椋鸟》一文是这样描写灰椋鸟归林的:“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投入”可以换成哪些词语?“落入”“飞入”“躲进”。作者为什么用“投入”?学生一时语塞。这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投入一般指投入哪里?“怀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鸟儿对刺槐林的喜爱”。此时引导学生朗读,真正感受到鸟儿的那份愉快。联系生活理解词语,让字词根植于学生的经验,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巧妙构建,让解词从狭窄走向深广。
  四、比较推敲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从而让学生提高欣赏借鉴能力,学会表达。在教学《荷花》中“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时,先出示古体字“冒”,引导发现“冒”是会意字,上面像一顶帽子,下面是眼睛,帽子把眼睛遮住了,原指蒙而前,引申为勇敢直前。这里的“冒”指什么?学生说指荷花往上升、向上钻等。再给“冒”换词,学生说出了“长、钻、顶”等字,然后教师追问:“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其他字而用‘冒’?”让学生把换的词放入句子中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感受到“冒”字的巧妙。通过联系上下文,白荷花是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反复朗读比较,学生的感受渐渐清晰,“冒说明荷花长出来是很有力量的!”……此时,荷花已经活了,我顺势引导,想象说话: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学生不仅理解了词义,感悟到词语背后的情味,而且从词语看到画面,体会到生机与活力,感受语言的魅力与表达的奥秘。
  当然,一个词语的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力求实现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多种方法巧妙解词,适时灵活用词,使词语学习有声有色并深入人心,借助词语感悟语言,学习表达,从而达成点“词”成金的目标,支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大厦”。
  【参考文献】
  [1]郑丽萍.提炼词语:阅读教学的“快速直达车”[J].小学教学参考,2014(01).
  [2]周宝清.注重三个结合,提升词语教学质量——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词语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