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要求,全国高职院校陆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针对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教学方法的利用上手段不多,探索在信息化教学手段下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为后续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云班课;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33-02
  引言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按照这一要求,“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国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选择的有效性、多样性一直受到专业课教师的关注[2]。笔者利用信息化技术在本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以“云班课”为信息化教学工具,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途径。
  一、“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1.案例教学法。
  目前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信念、专业素养、社会热点等价值取向作为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德育素养、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3]。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划分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最后进行评价。案例教学法需要较长时间来实施各个步骤,课堂有效利用率不高。
  2.情景教学法。
  教师依据课程“寓道于境”的思政功能,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教学中的项目任务变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生在愉悦轻松带有体验性的情境中完成思政学习目标。通过创设的思政教育情景,学生通过参与、对话、行为、评价等方式具体化。情景教学法需要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真实的评价标准,对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3.任务驱动法。
  将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要求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又相互合作。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悟道”,提升学生对各任务所承载的思政教育理解。任务驱动法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较高。
  4.信息化教学法。
  有现代化技术参与的教学。信息化教学工具包括多媒体、网络、远程教学;微课、慕课、公开课;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云班课、雨课堂、学习通等。开展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熟练的信息化手段运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能力[4]。
  二、探索“云班课”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1.“投票、问卷”活动能有效的备学生,做到“课程思政”因材施教。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思政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应具有时代的特征,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學过程中,备好学生是高质量育人的前提。“云班课”中“投票、问卷”活动可以有效备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能反映学生思政基础架构,价值观、思政问题以投票或问卷的形式开展,“云班课”自带有的分析、汇总功能可以快速显示结果,节省统计耗时,加以教师的综合分析,能为及时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政基础,有的放矢实施后续“课程思政”教学打下基础。
  2.“小组任务”能方便快捷推进教学方法的实施。
  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一般是以划分小组进行,“云班课”中的“小组任务”活动可以根据班级出勤学生按“随机”或“小组方案”迅速划分小组,并下发各小组具体任务,包括任务详情、评分方式、评分点及评定分值,同时还可以设置参考答案。“小组任务”能提升课堂的有效利用率。
  3.“讨论”活动激发思想碰撞,提升学生体验获得感。
  “云班课”中“讨论”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及时将讨论结果进行上传,教师即时给出解答。及时的互动反馈提升了学生的体验获得感。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的讨论中,教师拟定“课程思政”讨论题目并设定限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可以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公布优秀答案,全过程伴随着激励与评价,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讨论”活动还可以全过程监控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头脑风暴”活动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深化和拓展。
  根据专业课程思政功能的特点,将“课程思政”分为引领、浸润、深化、拓展四个层次[2]。“云班课”中“头脑风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思考,是“课程思政”的深化与拓展的有效途径。
  5.“测评”活动是建立课程思政的动态化、常态化评价的有效方法。
  “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要通过评价来判断育人成效,理想的评价方式是全员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评价,这在传统“课程思政”教学手段下是难以实现的,“云班课”中“测评”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课前编撰能反映“课程思政”学习目标的试题,在课堂上进行动态化、常态化的测评,结果自动生成、自动分析,通过即时测评结果来反映教与学的效果。
  三、结论
  信息化技术下的“云班课”教学手段应用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能使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组织便捷,提升了课堂的有效利用率。社交化、参与式的互动体验改革了传统课堂的教与学关系,使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创新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过程的实时监控、激励、评价、测评,更好的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课堂资源库”的开发是实现“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的有效途径。笔者探索利用“云班课”教学手段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结果表明这种信息化手段是合适的,育人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肖紫嫣.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96-97.
  [4]孙柏祥.信息化环境下高等学校课堂革命的研究与实践[R].2018:1-57.
  作者简介:李全国,七台河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