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教儿童画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64-01
  新课程内容标准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学习中,我正好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这一课,根据新课标我又一次重新审视了这一课,对这一课的教学我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于相关的数学技能教学也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
  就本节课而言,教会学生画给定度数的角,从表面上看是一节标准的技能教学课,可是如果只教给学生技能。那么,我们是愧对学生,愧对课堂的,学生即使死搬硬套的去画角,也只是“照猫画虎”,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只知其形,不知其源。学习需要探本求源。新课程“双基”变“四基”特别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是什么?是学生在经历知识发展过程中感悟出来的数学内涵。“基本活动经验”是什么?就是探索知识本源的所积累的再创造源泉。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使每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何谓“良好”?只有孩子在这条求学之路上对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感到“幸运”那才叫“良好”,一段求学路,一段师生情,最后发展为“往事不堪回首”,那就是教育的失败,做教师,应是孩子的“指路人”而不是孩子的“带路人”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本课是本章最后一节,它承载着本章所有的知识内容,从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到这节课,小学阶段有关角的认识就全部学完了,所以到了最后,画给定度数的角,就是这部分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落脚点。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从数与代数教学的“培养数感”到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发展空间观念”,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提升每个孩子數学素养的过程。数学知识是呈网状形态存在的,教师每节课的教学都应该站到知识系统的角度去引导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从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找到本节课的生长点,是孩子对新知识的认知变得水到渠成,教研员刘勇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怎样看待孩子画角出错?孩子画角出错是因为角的知识表象没有完善的原因导致的。在他的认知结构中没有完全接受“角”这一几何图形,何谓“接受”?那就是从角的分类、大小等各个方面在思维中形成动态知识表象,而不是掌握一种技能就能真正认识“角”。角的度数是“数”出来的,测量的本质是用工具确定某对象在给定属性的量,而这个“工具”其实就某个基本单位的排列,标出数据只是方便读出欲测量的属性的量,真正的测量就是数出被测物体的某个属性(如长度、质量等)所占有的基本单位量。所以,本节课角的度数呈现在量角器这一测量工具上应是“数”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深化角的知识表象呢?就本节课而言,如果开始就让学生画角,就会使新知识内容呈现的太突然,学生还没有知识与心理的双重准备,对画角这一数学思维过程,也没有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因此,在这节课的处理上,我从估角入手,到量角,再到从量角器上找角,最后才是画角。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估角的方法,整体感知角的大小范围;这时再让孩子估计着画一个“65度角”,在感受角大致的大小的同时,感受只使用直尺画角所存在的误差,使学生很自然的想到用量角器去画角。再从量角器上找到指定度数的角,使学生感受“65°角”不只有一个。在“角的另一条边在哪?”这一核心问题的引领下,在孩子的认知表象中出现动态的角,使每个角都都在量角器上活了起来。接下来再试着用量角器画角,经历探索用量角器画角的过程,主要通过生与生交流,学生自主总结画角方法,再通过巩固练习,从而在深化角的知识表象的同时掌握画角这一数学技能。
  新课程提倡课堂要注重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流很重要,不仅发展使每个孩子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其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大胆放手让学生讲解画角过程,无论从孩子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还是其思维发展过程来说都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因此,引导学生交流是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提高孩子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整体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寻找与孩子认知结构的共情点,从教法上需要教师设台阶、展过程、示学法、预生成。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以及用于生活。新课标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提问时应有意识地将问题分层次在全体学生中平稳分布,教室内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要鼓励所有的学生认真思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愿望。更加不要出现“教室恐惧”。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能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巩固知识,调控教学情境的目的。课堂提问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提问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使学生的认知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直至“已知区”的转化。要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仅不是不要预设,反而要合理地改进预设。因为“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只钟情于“预设”,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不考虑“生成”往往会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学之路即是渡人之路,宗教信仰渡人性善,教书育人渡人成才,教书不是“填鸭”,教师不是饲养员,学生更不是机械接受者,而应是悟道者。“教一技易,渡一悟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