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五味识字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五味识字是把一个汉字放在中华民族古今文化大背景下去认识、研析生字的教学方法,教师从一个汉字的意味、句味、歌味、谜味、诗味五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用字、析字,旨在变教师“教课文”为“教语文”,扩大学生的认知面,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增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切实做好学生的识字教学工作。
  【关键词】五味识字;意味;句味;歌味;谜味;诗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01-02
  识字意思是认识文字,指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的认知过程。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事关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母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五味识字的概念
  忽视学生入学实际,教学预设片面;把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尺度不当;盲目扩大识字量,忽视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1]等问题广泛存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对识字教学有畏难情绪、识字研究开展的主动性不足、对识字教学策略不能很好掌握的老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2],这些问题都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果。
  五味识字是在传承中华民族古今优秀文化的理念下,以认识汉字为载体,教师从汉字的意味、句味、歌味、谜味、诗味五个层面去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记忆、研析生字的教学方法,旨在变教师“教课文”为“教语文”,扩大学生的认知面,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增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五味识字的案例
  1.古诗《村居》生字教学片断。
  五味识字:例学烟
  意味:
  (1)物体燃烧产生的气状物质;(炊烟)2.云、雾之气。(烟雾)3.烟草和它的制成品。(香烟)
  句味: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林语堂
  歌味:
  头上长草是绿茵,男婚女嫁即婚姻,宣纸沾水容易洇,用火一烤变成烟。
  谜味:
  因为有火才有害健康(打一字)谜底:烟
  诗味: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 王维《使至塞上》
  2.《詹天佑》生字教学片断。
  五味识字:庸
  意味:
  (1)俗气:(庸俗)。(2)平常,不突出:(庸才)。(3)需要,用于否定:(毋庸赘述)。(4)岂,怎:(庸可弃乎)
  句味:
  庸人非下,侯王非高。
  ——明·李贽《焚书·复郭友朋》
  (凡夫俗子不一定愚蠢,侯门贵族不一定高明。)
  谜味:
  无水津头,也要广用。(打一字)谜底:(庸)
  歌味:
  做人不怕很平凡,只怕平庸又懒散;平凡之中见伟大,踏踏实实作贡献。
  诗味:
  风飒沉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那堪更见巢松鹤,飞入青云不下来。
  ——唐·刘得仁《寄友人》
  三、五味识字的特点
  趣味性。有效消除学生识字中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识字兴趣,巩固识字成效,扩展识字量,促进学生学用结合,让学生快乐识字、自主识字,这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想方设法增强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性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性决定了识字教学的成败,这是因为趣味性在识字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体现了识字教学的深度。
  首先,保护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五味识字过程中,老师利用猜字谜来引导小学生学识字,学生围绕谜面的提示,不断地进行尝试、探索、验证,认识能力得到提高,好奇心也会愈加高涨,求知欲就会不断得到强化,转变成强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其次,满足并强化了学生的表现欲。在五味识字过程中,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查找的资料来解释字义,并组词,看看谁能说得准、组的好。小学生如果能够掌握优于其他同伴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得到更多的表扬和羡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也给学生创设了获得关注与肯定的机会,满足并强化了学生的表现欲。
  文化性。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应该引领学生在人类文化的浸润中,领略其美丽内涵和无限魅力。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挖掘出汉字构成的文化特征和意蕴,只将其作为简单的信息符合来处理,识字教学就变成了死记硬背或者活背巧记的技能之学,那么汉字丰盈的文化内涵、灵动的文化精神就会在识字教学中枯萎、流失,“语文味”销声匿迹了。因此,在五味识字教学中,我们利用经典的古诗、俗易的儿歌及名言警句为学生敞开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多彩世界,而且将汉字所蕴含的意趣和智慧,所反映的文化精神给学生展现得越清楚,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越容易感受到汉字的伟大魅力,拓展了识字教学的宽度。
  系统性。五味识字从字义、词语、句子、诗歌四大体系来诠释某个汉字的内涵与外延,不拘泥于文本字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在识字过程中,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更提升了识字教学的高度。
  四、五味識字的作用
  现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识字教学更是在老师们讲读字音、分析字形后轻描淡写式地走过场,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就字教学,一味地告诉孩子此字怎么写,彼字怎么读;此字不能多一点,彼字不能少一撇,使学生的识字学习窄化为死记硬背汉字的笔画组合,还应引领学生在中国文化的浸润中,领略其美丽姿态和无限魅力。五味识字恰好是在老师讲读字音、分析字形后填补了这块真空地带。   1.通过解疑义项,学生明白了字义。
  清代段玉栽说过,“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广雅疏证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是表意文字。一般研究认为,字义可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和比喻义四类。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突出的现象:一字多义和一义多字。一个汉字所以会有不止一个意义,大多是由引伸和假借而起。汉语表意的丰富性,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的语种相媲美,否则它不可能在世界的东方这个广阔的地域使用五六千年。汉语不仅给人们提供了避免用词重复、单调的可能,而且使人们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准确精当地表情达意。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通过解疑义项,学生明白了字义,正确地认知、使用汉字,才是识字教学的核心。如庸字意味:俗气,(庸俗);平常,不突出,(庸才);需要,用于否定,(毋庸赘述);岂,怎,(庸可弃乎)。
  2.通过诵读理解附着生字的名言警句,完成了知识积累。
  名言警句,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名言警句,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名言警句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发挥其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其作用。正如程帆所言:“那些闪着智慧光芒甚至是用血汗换来的珠玑之言,无一不是珍贵的指路明灯,为我们掌舵,为我们领航。”[3]我们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庸字句味:庸人非下,侯王非高。——明·李贽《焚书·复郭友朋》。(夫凡俗子不一定愚蠢,侯门贵族不一定高明。)
  3.通过谜面、谜底互动,学生提高了识字的兴趣。
  猜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然的奥妙,探索世界的神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谜语是课堂沸腾的催化剂,有锻炼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功效。教学中,我们恰当地使用谜语,能诱导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猜谜活动中开阔视野,发挥联想,启发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庸字谜味:无水津头,也要广用。(打一字)谜底:(庸)。所以,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发展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给孩子倾注一种积极的情感,尽可能用自然、巧妙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创设丰富多彩且适用有效的识字情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识字。[4]
  4.通过儿歌学唱,学生学会识别形近字。
  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儿歌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需要;儿歌是儿童启迪心智的需要;儿歌是儿童训练语言的需要,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五味识字中,老师通过利用形近字的造字规律编唱儿歌帮助学生以“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来识字。所谓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给基本字加偏旁部首,引导学生利用熟字记生字,使学生在掌握汉字字形的基础上,逐步理解汉字音、形、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汉字音、形、义的统一联系。这种学法,将形、义结合,用汉字特点举一反三,简化教学过程和学生识记过程,达到了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和读写能力的目的。由于字串中有一个共同部件(基本字或部首),以已经掌握的基本字(或部首)为支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利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储备,因此能够化难为易。[5]学生也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烟字歌味:头上长草是绿茵,男婚女嫁即婚姻,宣纸沾水容易洇,用火一烤变成烟。在学习“烟”字时,区别性的认识了:“茵”、“姻”、“洇”三个生字。
  5.通过附着生字的诗歌诵读,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
  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是继承中华文化之大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良方。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有利于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育,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终生受益。
  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6]古诗文是千锤百炼的美文,流传两千多年说明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小学生熟读、背诵古诗文,既能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人的心境,也可以将书面语言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文、名篇佳作,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能潜移默化地吸收了民族的文化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烟字诗味: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五、五味识字的原则
  一字独秀。老师在每一课时可以择优一个汉字进行五味识字教学,如果选择多个生字,进行大批量的移植教学,效果可能不尽人意:首先,耗时,每节课四十分钟对师生来说十分宝贵,而五味识字教学需要时间去查找、收集资料、师生互动、交流、反馈、巩固,五味识字用多了,就会占据大量课堂时间;其次,量大,五味识字教学涉及的汉字内容广泛,知识点多,学生的接受、记忆、理解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有限的,量大了,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接受。当然,如果学生对五味识字有兴趣,可以在课余时间去尝试、探索。
  音形兼顾。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先教学生字的字音、字形,然后再进行五味识字教学,不能“捡了西瓜,丢了芝麻”,本末倒置。五味识字只能作为生字的字音、字形教学的有力补充,我们一定要遵循“音形在前,五味随后”有序教学。
  由此可见,五味识字是介于字理识字和随文识字之间的一种识字方法,难度系数中等,师生都乐易掌控。它完全契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既重音形又重字义、既重结构又重规律、既重识记又重文化”,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张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版.第8~17页.
  [2]章师亚.识字教学:几多欢乐几多愁.[J].浙江教育科学.浙江: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7年第4期.
  [3]程帆.名人名言(学生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4]孙素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页.
  [5]杨华.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6]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J].小学语文教师.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期.第23页.
  作者简介:李德兵(1979-),男,(汉族),安徽合肥市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学历,长期从事小学语文一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978.htm